为学生播下读书的种子
2019-11-23赵文清
赵文清
[摘 要]“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特设的一个重要板块,目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导读课、阅读单、读书会和拓展延伸等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并养成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让读书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17-03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曾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基于此,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除了安排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外, 还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特设的一个板块,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作为课外阅读进入教材的窗口,如何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通过此板块的学习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让读书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呢?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做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运用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
从一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就安排了“快乐读书吧”的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教学中。编者根据学情,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爱上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好导读推荐课。教师应采取一定的阅读策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预测
一本新书呈现在学生面前,从封面到目录、从人物到情节,都可以让学生进行预测,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二年级上册《一只想飞的猫》的导读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书名质疑:“这只猫为什么想飞?这只想飞的猫最后飞起来了吗……”这其实运用的是预测这一阅读策略。通过预测,唤起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同时发挥他们的想象,使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二年级下册《神笔马良》的导读中,我们可以根据内容进行预测:“马良被关在马厩里,他可能会画什么?皇帝让马良画摇钱树,猜猜马良会怎么办……”在内容跟进的一系列预测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文本中,进行自己的判断。这样,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预测的重点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预测和内容一致,会让他们有成就感;如果不一致,更能激起他们对文本探寻的欲望。教师要做的是在学生预测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点拨,鼓励他们联系已读过的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猜测,渗透预测方法的指导。
(二)朗读
美国吉姆·崔利斯所著的《朗读手册》一书,指出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的重要方式。
在读书课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经典性的片段进行朗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乐于走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在三年级上册《安徒生童话》的导读课中,教师可选取几个经典片段为学生朗读。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儿点燃火柴的画面,《皇帝的新装》里骗子为皇帝缝制衣服的场景,《丑小鸭》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瞬间,《海的女儿》里对大海深处景物的描写和小人鱼化为泡沫的片段……这样,童话内容的丰富多彩、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情节的起伏曲折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吸引着他们去主动阅读、共同感受。
二、设计阅读单,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阅读单,根据学生阅读的图书,设计一些阅读话题,搭建一些简单好玩又有创意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这样,既能有效掌握儿童阅读的真实状态,又能为学生深入阅读提供帮助。
(一)利用阅读单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1.阅读单能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有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表格(表一),让学生结合封面、封底等进行观察,获取整本书的基本信息,达到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目的。
2.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计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文本的主要内容上,从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在阅读《七色花》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下图(图一)把珍妮每次的愿望写出来,让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比较。这样,学生能清晰地看到珍妮愿望的不同变化,理解她每次愿望实现后的心情。最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珍妮实现这几个愿望的看法。
(二)设计阅读单梳理统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板块中,要求学生阅读《小鲤鱼跳龙门》一书。这本书分别描写了鲤鱼奶奶给小鲤鱼讲故事、小鲤鱼找龙门、小鲤鱼得到螃蟹大叔的帮助、小鲤鱼跳龙门和燕子大婶替小鲤鱼捎喜讯的几个画面。结合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阅读单(图二),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出这几个画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再如三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阅读单(表二),让学生把同类的寓言故事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将故事内容板块化,培养了学生梳理信息及对故事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利用阅读单建立联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我们可以将书中所描写的情节和学生生活进行联结,让学生利用阅读单(表三),找到相似的场景进行填写,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安徒生童话》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设计为童话中的人物颁奖的阅读单(图三),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并说明原因。这样,学生能将文本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开展讀书会,加深阅读体验
阅读虽然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但是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将阅读感悟外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化阅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认知。如,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获得更深入的阅读体验,使他们的精神不断成长。
如,在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读读儿童故事”中,经和学生讨论,我选择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由短篇故事组成的书进行共读。这是因为,一是大家都很熟悉这个系列故事,二是这些故事贴近他们的生活。共读后,我们开展了班级读书会。结合本书特点,我从学生的角度,精心选定了几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你最喜欢书里面的哪个故事,为什么?
2.分别用三个词形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在小组内交流。
3.你由哪个故事想到了你自己身上的哪件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4.给你喜欢的故事配上插图或给本书重新做封面,你准备怎么设计?
这些话题与学生的阅读实践紧密关联。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
再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读书会,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引导学生由图到故事到人物再到自己,不断地加深他们阅读的感受。
1.回顾导入:看图猜故事。
2.互动交流:利用阅读单的分类,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故事。
3.聚焦讽刺:将讽刺类寓言归整,谁是最可笑之人?
4.迁移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发现。
5.拓展阅读:总结阅读经验,阅读其他类的寓言。
四、拓展延伸,养成阅读习惯
“快乐读书吧”板块设置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阅读几本书,而要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部作品阅读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阅读过程的开始。
在阅读内容上,在学生阅读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图书后,我们可以拓展阅读同一作者其他的作品或同一主题的其他的书。比如,二年级上册读完书中提供的一系列童话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然后认识故事的作者,并鼓励他们阅读作者的其他故事,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如,读完《安徒生童话》后,再读读《格林童话》;读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后,再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不同的寓言故事。同时,引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童话中出现了不少公主,她们有什么不同?寓言故事中出现很多狐狸,这些狐狸的形象都是一样的吗?……”这样,通过拓展对比,将阅读、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形式和活动组织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当的阅读活动,丰富他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进而养成阅读习惯。一是视频再现故事。比如,读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之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电视画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将文本信息重组,调动已有的阅读体验,加深阅读理解,获得阅读的乐趣。二是演绎书中的故事。学生阅读之后,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复现、改编故事内容,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形象表演,在演绎中理解故事情节,深刻感受人物,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总之,“快乐读书吧”作为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潜心研究实施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阅读、终身阅读的道路。
[ 参 考 文 献 ]
[1]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J].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5
[2] 曹爱卫.统编教材低年级语文这样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 朱煜.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