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选文类型的课程自觉与重构

2019-11-23王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例文样本

王清

摘   要 囿于历史和语文教材编撰的局限性,当下语文教材对文本类型的模糊性定位,从不同程度上紊乱了课程理路,制约了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一线教师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有敏锐的課程自觉意识,必须对教材中的文本类型的定位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进行或“定篇”、或“例文”、或“样本”、或“用件”式的课程重构。

关键词 课程自觉与重构 定篇 例文 样本 用件

根据王荣生教授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选文类型理论,发现有一个相似的内核:研究者或一线教师进行相应“范式”的研究或教学实践时,都有着对文本类型的某种潜在的预设。如夏丏尊的“诗文不分”的“大文章观”是基于“例文”的预设;朱自清的“纯文学观”是基于“定篇”的预设;叶圣陶的“好文章观”则是基于“样本”的预设[1]。同样道理,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差异很大,也是由于教者对文本类型的预设不同所致。

对文本类型的预设与界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早已超越了技术本身,已然“构成研究语文课程、教材乃至教学的一种认识框架”[2],影响并规范着语文教育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缺失对文本类型的界定,缺失基于某种文本类型的自觉意识上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终究少了一些理性向度上的哲学性思辨,其研究的价值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一线语文教师要有基于选文类型的课程自觉与重构意识,并在其学术“范式”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下面我们以部编七(上)的《纪念白求恩》(下称《纪》文)为例作一些探讨。

一、课程自觉:已然的选文定位

任何教材的选文都有其基本的类型定位,如果对文本类型的定位没有自觉意识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实际教学。因此,一线语文教师对已然的选文定位要有起码的课程自觉意识,依据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素养,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学理性的梳理与界定,为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预习”题的课程自觉

通常来说,最能体现编者意图和对文本类型进行定位的是“预习”“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等助读系统。如《纪》文中的“预习”题有两道:

(1)默读全文,参考题注,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2)这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问问你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对他们的影响。

一、二两题编者基本上是把文本当作“用件”来处理的。第一题并不直接指向于《纪》文本身,而是离开文本纯粹地了解白求恩的其人其事。也就是说,它并不直接指向于与之相关的语文活动,所以只能说基本上是当作“用件”来处理的。至于“参考题注,并搜集相关资料”只是达到“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这一目标的方法。而“默读全文”只是强扣本单元的“学习默读”的主题目标而编设的。事实上,因为没有相关的过程性知识,意义并不大。

第二题看起来离《纪》文要近一点,并不局限于文本中的某个具体人物事件,然而,如果细细研读,我们便会发现,其实,这道题还是远离了《纪》文文本,泛泛地谈《纪》文曾经产生过的影响。这是一种“用件”的处理方式,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依然没有指向于语文活动,所以意义有限。再加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受的教育不同,尤其是偏远的山村,也许还谈不上什么教育,他们对《纪》文又能了解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这必然严重影响“访谈”式的“用件”的使用效果,所以,只能算是基本上当作“用件”来处理的。

2.“思考探究”题的课程自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纪》文的“思考探究”题:

(1)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2)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的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背诵课文第4段。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第一题设计意图是“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厘清课文的思路”[2]。此题是把《纪》文当作“例文”来处理的。只可惜编者并没有就《纪》文的某个角度,某个片段里的,某个外在于选文的“已经成型的知识”[4]具体设“例”,再“变式”展开。也就是说,这里只有“例文”的“形”,而没有“例文”的“实”。

第二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2]。

从题目设计以及《纪》文文本来看,“对比”知识的确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是《纪》文最重要的写作特点,在现实的读写情境中,如果不能理解对比手法,学生在阅读中的确会遇到困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题是“样本”式设计。

而第三题的设计思路就模糊了。说它是“例文”式设计吧,它没有明显的外在于选文的“已经成型的知识”;说它是“样本”式设计吧,在真实的阅读情境中又很少有人这样阅读。

3.“积累拓展”题的课程自觉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积累拓展”题:

(1)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2)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第一题编者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两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体会《纪》文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特点[2]。这里的“双重否定”与“排比”是外在于选文的“已经成型的知识”,显然,这是一种“例文”式的设计,不过,依然没有进行“变式”设计,且没有进行语文化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题则是一种趋向于“用件”式的编撰设计。在这里,朱德等关于白求恩的三篇文章是“用件”,来“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是目的[2]。很显然,这一题的设计指向于“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指向于《纪》文的本身的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脱离《纪》文文本本身,仅仅通过另外三个“用件”来“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有去语文化的可能。再者,这三个“用件”也没有指向与语文相关的语文活动。还有,在学生手中没有这三篇材料时,所有的预设都很难达成。所以,这里的“用件”式的设计并不彻底。

总之,在教材对《纪》文文本类型的设定中,“例文”式、“样本”式、“用件”式的设计似乎都兼顾到了,然而,掩卷深思,又似乎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一般,并没有深入下去。编者对《纪》文文本类型的设定如此的模糊,唯一的解释是为了紧扣单元主题。可问题是,《纪》文对单元主题的“默读”和“厘清思路”的知识与能力并进行系列化的设计,到头来单元主题只是象征性的扣住了不说,文本自身的价值也失落了,得不偿失。

二、课程重构:应然的选文建设

有了对文本类型的自觉意识,认识到教材编撰上的缺失,这只是第一步,虽然很为关键,而更为重要的是建设。当我们无法改变课程与教材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的选文,按照四类选文的“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有区别地组织教学,可能是改善语文教学的一种可靠选择”。即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基于课程的文本类型的自觉意识,更要有基于课程的文本类型的重构意识。就《纪》文而言,根据不同的目标取向,可以做不同的课程重构。

1.经典:“定篇”式课程重构

《纪》文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它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就其文本本身的影响力而言,已经是事实上的“经典”,更何况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更有着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完全可以以“定篇”的地位对《纪》文进行课程重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经典”的“定篇”,“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于“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朱自清语)。其基本要领是“按照‘定篇的本性,通过材料的增补、通过丰富多采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1]。具体如下:

(1)史料背景

①《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始末》(穆阿妮)

②《〈纪念白求恩〉版本考证》(李红梅,王思遥)

思考:阅读上述两篇文章,梳理《纪》文的写作、发表及版本情况。

(2)课文阅读

①纪念文:《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②回忆录:《“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聂荣臻)

思考:同样都是纪念白求恩,同样都有叙述,都有议论,为什么毛泽东的纪念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且侧重于议论,而聂荣臻的回忆录,却以叙述为主呢?

(3)尝试写作

①《纪》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是白求恩,《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是一悼念性的文章,悼念的是玛丽·居里,议一议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请仿照《纪》文的写法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并跟《纪》文对照。

②指导学生用诗或散文的形式创作一个作品以怀念白求恩同志,并跟《纪》文对照。

2.例证:“例文”式课程重构

当然,《纪》文也可以以“例文”的地位进行课程重构。所不同的是,“例文”式的课程重构重在探讨语文“形式”中的“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夏丏尊语),重在学习“相对外在于这一篇选文的”“已经成型的知识”[1]。其基本要求是要足以“例证”知识。不要让不相干的知识干扰、影响了“例文”主题。因此,课程重构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要把精力“集中到‘例的局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会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策略、态度”[1]。具体如下:

(1)学习抓住关键句,理解段意

①试找出《纪》文第一段的关键句,并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请抓住关键句分析第二、三、四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运用“双重否定句”和“排比”句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①学习“双重否定句”

a.下列两句在句意上有什么变化?你觉得哪一句更有力度,更有说服力、感染力?为什么?

句一: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句二: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為他的精神所感动。

b.请仿照句一写一个双重否定句,用上“没有一个不”。

②学习“排比”句

a.下列例句连用五个“一个”,在语势上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能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句子吗?

例: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b.请仿照例句写一个排比句。

3.典型:“样本”式课程重构

《纪》文也可以以“样本”的地位进行课程重构。“样本”的本质在于“典型”,这就要从“学生现在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真实取样”。因此,要进行“样本”式课程重构,就必须认真细致地研读文本,研究学情,要着力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要把知识“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具体如下:

(1)第1段运用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手法来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课文多处运用了这一写作手法,请你找出来,并说说作者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

(2)第2段作者把什么跟什么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请你找一找课文哪一段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目的是什么?

总之,由于历史和当下语文教材编撰的局限性,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类型的定位并不清晰,一线语文教师如果对选文类型没有基本的课程自觉意识,很容易使语文教学处于混乱状态。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分析教材,分析选文类型,并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进行或“定篇”、或“例文、或“样本”、或“用件”式的课程重构,指导并引领自己的语文研究与教学实践,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自身专业的共同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温儒敏,王本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例文样本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
植物也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