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23张慧敏韩英甲李晖李广文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雨课堂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

张慧敏 韩英甲 李晖 李广文

【摘 要】 针对高等院校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运动生理学雨课堂的安装使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应用问题。并指出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考核方式,以智慧校园等信息化手段保障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 高等院校;雨课堂;运动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雨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免费智慧教学工具,它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而成的。雨课堂能够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教学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包括:灵活的课前学习、快捷的课上测验、师生多元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等。同时,雨课堂功能的实现基于PowerPoint 和微信,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病。雨课堂已经成为目前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及智慧教学的主流工具之一,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近些年,一些高校课程已经在进行雨课堂教学改革[1,2],像大学英语、大学思政、高等数学、计算机类课程、高职类课程、大学体育课等,张锐等对运动解剖学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3]但雨课堂在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少,为此,本研究以德州学院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为例,拟对基于雨课堂的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从人体运动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体适应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运动生理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等多门课程都联系紧密,在指导科学训练和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实用性很强。 因此运动生理学教学质量对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1、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繁杂,教学学时少,传统教学效果差

运动生理学课程与生物学、医学、体育等多学科形成交叉。另外,绝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相对薄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进入大学后在思想上重视术科技能训练,轻视理论课特别是解剖学等基础理论的学习,这就给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学时又一再压缩,这就导致在有限的学时里,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基础教学与前沿研究的兼顾。王雪芹等研究指出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4]提高了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学生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运动生理学理论教学与运动实践脱节,研究性教学欠缺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理论既可以为运动训练服务,也可以科学指导全民健身。但在传统的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经常忽视运动实践,偏重于人体生理学方面的讲解。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它跳出了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将课内课外融为一体,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性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即课题选择、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三个阶段。[5]金其贯等研究阐述了《运动生理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理念、[6]实施策略及其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作用;在进行运动生理学研究性教学时,可通过分组选题、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评价等四个阶段来实现,其中选题环节最为重要。例如,可设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对运动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如何利用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恢复期心率等指标控制好运动强度?”;“试着为女大学生设计一套力量训练方案”等研究性教学课题。另外,课堂教学中的教知识要尽最大程度地去追求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不能一套教案、一套课件重复运用多年。追求知识创新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掌握学情,有效掌控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兴趣浓厚,自学和表达能力强,勤学好问,善于质疑。

3、学生极少参与课堂教学,且忽视实验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而在传统的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有教师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极少参与甚至不参与的课堂是很难实现教智慧的目标的。而S型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开放式问题讨论等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李旭辉等研究指出参与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参与式教学实施前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第二,问题的设计必须与课程中的概念及原理等密切結合,必须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且要有实践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课程的发展要求;第三,学习小组分组要均衡,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要适当搭配;第四,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尤其要多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讨论。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许多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 而许多体育院校运动生理学的实验开课不足, 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王晓慧等通过对运动生理学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8]包括让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更新实验设备,改进实验内容,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改革考试方式等,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目前,德州学院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师生互动较少或互动效果差,繁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疲于应付,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较难,知识点太多记不住,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学生课上听不进去,课下不愿意复习等等,这就使得运动生理学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及格率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差,考研录取率下降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和智能手机依赖性大,导致传统的运动生理学课堂上学生低头玩手机的多,专心听课的少。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升教学效果,依赖于更多高科技教学技术的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也要顺应形式变革才行。因此,我们应积极转变思想,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变革教学模式,加快改进教学手段,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雨课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雨课堂在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1、运动生理学雨课堂的安装使用

雨课堂的首次安装需要从雨课堂官网( http: //ykt.io) 下载(RainClassroom3.0或其他版本),安装后,打开 Power Point 软件,点击雨课堂插件,使用该插件就可以制作雨课堂教学课件。该插件额外增加了雨课堂内置的多种功能,比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主观题、投票、批量导入习题、新建试卷、上传试卷或课件同步至雨课堂手机版、插入慕课视频或网络视频、群发公告等。点击工具栏里的“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进入雨课堂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开课,输入运动生理学课程名称,创建相应班级,并生成本课程班级邀请码,邀请学生加入雨课堂进行学习就可以了。

2、运动生理学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环节对运动生理学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任课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尤其是设计和制作预习课件,合理布置学生需要完成的预习任务。课前,授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课程,包括课程资源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合,选取并制作出适合学生的课程视频资料并共享给学生使用,根据学生情况制定预习任务,制作预习课件,在预习课件中利用雨课堂插件精心选取并加入合理的选择题、填空题等测试题。学生利用自己的手机根据预习课件要求来观看课程视频,完成课前预习,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终端,查看学生课件预习完成情况、预习材料中的习题答题情况、课件数据(主要是点不懂课件页数)、学生反馈等信息,可以督促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完成学习。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3、运动生理学课中教学活动

有效的课堂互动是课中教学活动的关键。雨课堂提供了多种课堂活动,可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当一个知识点讲完后,可以选取一些选择题,发送到学生手机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由于回答正确率和学生的平时成绩相关,这就使得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错过知识点的讲解而回答错误。教师可通过手机显示学生的作答情况,也可以把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投屏,使学生掌握自己的答题情况。另外,雨课堂课件下方有“不懂”和“收藏”两个按钮,学生点击“不懂”按钮,教师就会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因而可以针对多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教师还可以开启弹幕功能,学生可以随时以弹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运动生理学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非常重要。雨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数据总结,主要包括课件数据、学生数据、答题数据等方面,方便任课教师查看分析数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程内容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进行额外辅导。课下,雨课堂课件将保存在学生手机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回顾和复习,对于没听懂的和想深入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 “报告老师”按钮给教师留言,教师可实时看到学生留言情况,和学生一起互动探讨,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对雨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用于践行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团队和任课教师要积极转变陈旧的传统课堂思想,勇于践行高新技术引发的混合式在线智慧教学模式改革,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提供,科学合理地利用国家级、校级精品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最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陈小琼等指出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作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课程教学资源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进行免费共享,为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型学习提供支持,支持教师研究型、开放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杨桂松等研究提出混合式在线智慧教学方法结合了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两大教学方法的优势,[10]互联网技术有机地加入教学过程中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通过在师生之间建立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交流渠道,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

2、雨课堂需要智慧校园等信息化保障

雨课堂需要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需要教室有互联网,需要教室的计算机系统安装好雨课堂的插件。目前有很多高校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果教室没有联网,教师也可以借助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热点上网用于雨课堂,但这会额外增加师生的经济负担。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智慧校园。张国培等[11]研究指出高校教学改革,实现“互联网 + 教学”模式,改善高校教学环境将是重中之重,同时雨课堂自身也要不断改进,增强它对设备的适应性。

3、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要先行

基于雨课堂的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对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能再局限于一次考试来确定成绩。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好智能手机进行课程的学习,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

运动生理学作为体育院校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利用雨课堂,结合精品课程资源进行了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经过精心设计各环节教学活动,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期末考试课程通过率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是大学育人的主要路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食物的滋养,更离不开“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型的课堂教学的用心哺育。今后,运动生理学的课堂教学,借助于雨课堂模式,应紧紧围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教知识、教能力、教智慧和教人格这四个基本点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授课教师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以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潔,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2] 窦丽,陈华卫,钱澄.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价值与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136-141.

[3] 张锐,于芳,闫先赟,等.“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运动解剖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6)100-03.

[4] 王雪芹,奚凤兰,陈士强.《运动生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34(1)112-114.

[5]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

[6] 金其贯,刘霞.《运动生理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12-114.

[7] 李旭辉,范晓梅.参与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2016.45(6)879-882.

[8] 王晓慧,娄淑杰,张剑等.“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34-136.

[9] 陈小琼,郝选明,梁健等.《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17.24(5)93-97.

[10] 杨桂松,梁听听,何杏宇,等.对混合式在线智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8(3)112-116.

[11] 张国培.论“互联网 +”背景下的雨课堂与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94-96.

【作者简介】

张慧敏(1980—)女,汉族,山东定陶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雨课堂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