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探析

2019-11-23刘智杨军伟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高校

刘智 杨军伟

【摘 要】 本文依据新时期学生党建与育人之间的重要关系及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现状,提出了党建育人理念下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创新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模式,抓好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培育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干部队伍。

【关键词】 高校;党建育人;学生党组织建设;对策建议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新时代下,面对新的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发展需求,高校党建育人工作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学生党组织作为高校中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主体,是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开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推动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党建育人理念下,推动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组织在高校全过程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党建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党建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新时期学生党建与育人之间的重要关系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中重要性的肯定,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等表面工作,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今后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学生党建工作对于高校的全过程育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党建工作开展起来并非那么容易,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普及到学生之中,各种不良信息也随之扑面而来,为了树立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度,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高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校在条件成熟的高年级成立了学生党组织,其中推选出适合的学生党员担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职务,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同时划分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现在高校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比较合理,而且质量较以往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因在于高校加强了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积极落实党委精神,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党员发展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计划进行有效调整,保证任务的完成。同时对被选拔党员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既要求其有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还要求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保证党员在每个专业分布合理,共同促进每个专业的党建工作。从思想状况来看,绝大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有很高的思想觉悟,能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引导周围学生朝着主流思想靠拢,体现出了一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应有的先进性,积极带动广大学生开展学习和各项活动。

三、党建育人理念下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把握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之间的重要关系基础上,結合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现状,下面主要对党建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作一探讨。

1、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学生党组织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断通过多种方式选拔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做好指导团推优工作。在开展党建育人工作中,高校学生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优势,采用灵活的形式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一是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要做好他们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使他们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充分一些。二是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团建工作的良好开展,突出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活力,使积极分子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党支部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三是学生党组织要充分做好推优工作。推优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对党建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学生党组织应积极将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转化成正式党员。

2、创新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模式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模式应从工作载体、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入手。

一是创新学生党组织工作载体。新时代下,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开展中的重要载体作用日渐得到重视。在党建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开展工作时,应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流行的传播载体,传播正能量信息,深化与广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以及党员学习活动、党员生活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也可以借助微视频等途径开展学生党组织的学习工作,促进党员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是创新学生党组织工作的内容。创新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积极学习十九大报告的重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时在党组织内集中学习党的精神和系列讲话。第二,做好学习典型、学习榜样,积极开展校内朋辈、师长、校友优秀典型的学习活动。

三是创新学生党组织工作的形式。以往的学生党组织工作主要以学习活动为主。在党建育人理念下,应对学生党组织工作的形式予以创新。例如,可以开展先进党员系列学习活动,学生党员进社区服务,进福利院、养老院提供志愿服务等,也可以邀请一些老党员、老专家开展讲故事活动等。

3、抓好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使党建工作开展到位,就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学生党建工作教师队伍。首先,党建工作队伍中专职教师不可缺少,并要发挥好指导和引导作用。作为专职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要高,对党的相关理论要掌握充分,能在一言一行中做好表率榜样,积极践行党对高校的相关工作要求,成为“四讲四有”教师,为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贡献自身力量。其次,对党建工作队伍中的现有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只有人员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建工作的良好开展。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党员干部间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学生党员干部有条不紊的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当然,如果让他们一味的重复相同的工作,必定使他们产生烦躁,从而降低工作质量。这就需要高校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他们不断成长和开辟党建工作新内容、新途径。

4、建设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干部队伍

光靠老师是无法开展党建活动的,需要有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配合,共同将各项党建计划落实下去。因此,应当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发展前,先对所有被选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随后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使他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需要肩负起的责任,提高他们对党员的全面认识。其次,高校要努力为他们提供可以展示自我和带动学生做事的平台。再次,不断提高对学生党员干部的标准,让他们自觉地不断学习和进步,从而更好地带动大学生开展各项学习和生活活动。

四、结语

总之,高校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在全过程育人层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新时代下,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学生党组织建设,使学生党组织在凝聚学生群体、体现模范榜样作用,推进党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学生党组织也是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教育和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引领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更多优秀、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彭凌霄,张伟.新时代高校学生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研究[J].管理观察,2019(03)132-134.

[2] 任思琪.微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01)74-76.

【作者简介】

刘 智(1983.6—)男,汉族,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韩国培材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军伟(1986.10—)男,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高校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