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视角下的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研究及内涵揭示*

2019-11-23周金元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书目范畴编码

解 荣 周金元 杨 桦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1],书目是阅读疗法实施的关键,其使用价值是使读者得以宣泄情绪、平衡心态、提升认知,实现心理困惑的解决和心理疾患的治疗。阅读书目的评价研究可以为读者阅读需求的满足和书目内容的认识提供保障[2];为阅读疗法实践书目的开列与选择提供支撑;为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与图书评价提供协助;为图书馆界图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阅读疗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衍生了大量的阅读治疗书目,积累了丰富的书目资源,为阅读疗法的发展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书目基础。但是阅读书目应如何选择、其作用如何,目前的研究仍缺乏相关的科学评价,这势必会影响阅读治疗的持续发展与深入研究。而阅读是读者的一种行为,因此以读者的新颖视角,着手于读者的反馈意见实现书目评价,探索书目的价值和功效,以更好的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进展及阅读服务质量的提升[3]。

本文从开展的阅读疗法实践入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访谈数据,获取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并基于吸引力因素理论与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揭示其内涵,为阅读疗法书目评价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 研究设计

1.1 阅读疗法的实施过程

本次实验招募江苏大学学生为对象,选择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进行前测,筛选后按单项因子最高大致分为人际敏感倾向组4 人,强迫倾向组5 人,焦虑倾向组3 人,抑郁倾向组2 人,其他倾向组4 人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被试实施阅读治疗干预,干预时远程辅以生理信号监测,同时施以前后测访谈。每周实施1-2 次,每次约45-60 分钟,历时约3 个月。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过程中学生均未参与其他心理辅导。实验结束后再次实施SCL-90 量表后测,并将后测数据与实验前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对象的心理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

1.2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访谈对象为实验组18 位被试,访谈采用半结构化,分别在被试阅读干预前后实施访谈,平均每次时间约10分钟左右,贯穿整个阅读干预过程,以收集读者被试角度的书目评价。

1.3 研究方法

将访谈数据转录成文字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被试角度的书目评价,探索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主要用来指导数据的质性分析,通过对访谈资料的不断分析和归纳,进而转化成为概念,并逐渐范畴化建立理论[4]。

2 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分析

2.1 初始分析

被试的基本信息。本次实验选取的被试包括本科生与硕士生,年级范围涉及大一到研三,专业背景涉及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能源经济、药物制剂、农业机械、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可以看出受测被试覆盖各个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科背景,分布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扎根理论质性分析

首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获取读者视角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的原始资料;其次进行原始资料的开放式编码即原始资料的概念化,整理归纳文字资料使其范畴化,形成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的具体指标;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探究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即主轴式编码,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关联;最后实现选择式编码,分析合并选择出核心范畴,建立范畴之间的关系,根据编码分析结果初步确立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

2.2.1 开放式编码 根据扎根理论分析的原则,研究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即以阅读疗法过程中读者被试阅读书目的直观评价与阅读感受等为研究主体,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剔除资料中与研究主体相关度不高的内容,共获得443 条相关原始语句。研究中尽量使用了被试者的原始语句作为标签以降低主观性的影响[5]。对原始语句进行初始编码的分析与整合,得到26 个初始范畴[6]。为了减少篇幅,只列出每个范畴中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如表1所示。

表1 开放式编码

注:P**表示第*位被试对象访谈资料的原始语句。

经过对相关原始语句的筛选与整合,实现了基础性的开放式编码,但是得到的范畴相对比较零散,需实现进一步的主轴式编码。

2.2.2 主轴式编码 在初始编码的基础上,对初始概念范畴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归纳,即探寻零散的范畴之间联系的主轴式编码,建立访谈资料之间的有机关联[7]。基于前期对书目特征的分析及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的理解,基于读者被试对于书目的直观评价与自身感受对开放式编码获得的26 个初始范畴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建立有机关联可得到8 个主范畴,见表2所示。

表2 主轴式编码结果

2.2.3 选择式编码 最后实现访谈数据的选择式编码分析,这是对主轴编码的范畴进行更进一步的提炼与整合,通过对主轴编码范畴的高度凝炼与归纳,最终得到书目的固有特征与功能特征两个核心范畴[8],即可从阅读疗法书目的固有特征和功能特征两个方面实现对书目的评价。

表3 主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

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根据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原则[9],即当无法从获取的资料数据中提取发现新的概念或范畴时,表明已经达到了理论饱和。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对读者被试进行效果的跟踪与回访,分析回访资料发现没有新的概念范畴的出现,因此认为确立的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评价指标基本饱和。

3 书目评价指标的内涵分析

3.1 基于吸引力因素理论的书目评价固有特征内涵分析

吸引力因素理论是阅读辅导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为读者推荐书目遵循的重要原则。吸引力因素理论最早是在1989年由美国图书馆学家乔伊斯·萨瑞克斯(Joyce G.Saricks)的《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咨询服务》中提出,认为阅读选择取决于节奏、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画面这四项基本因素[10]。随后萨瑞克斯又将基调和心境[11]、语言与风格[12]纳入其中,后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将表达读者感受的术语、描述故事情节的术语及图书设计相关术语等也纳入吸引力因素体系[13]。

吸引力因素理论指出,读者大多并非受主题或者体裁形式的吸引,而是对书目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而这种独特的感受就是吸引力因素[14]。本文将阅读疗法书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读者阅读书目的直观评价与阅读感受,认为读者视角的书目固有特征评价遵循吸引力因素理论,读者对阅读书目的评价指标即书目对读者的吸引力因素。

依据扎根理论的分析结果,结合吸引力因素理论分析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固有特征的内涵。阅读书目固有特征评价即书目固有的内容文字对读者的吸引力。书目的故事情节特征表示书目情节内容展开的全过程,由于故事情节贯穿整本书目且情节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因此故事情节能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持续阅读,保障阅读强度的吸引力因素;内容组织特征是指书目内容整体的组织结构与框架,清晰条理的书目组织更便于读者保持明晰的阅读思路,吸引读者边阅读边思考的继续阅读;写作风格包括人称、视角、写作技巧等,以不同人称从不同视角展开书目内容,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提升书目的趣味性,同时也更加吸引读者;最后是书目的语言,首先大多读者更加喜爱阅读母语的内容,其次语言描写是否具有一定的美感,再有就是语言整体所渲染的一种基调[15],三个方面概括了书目语言角度吸引读者阅读,坚持阅读行为的重要特征。

运用吸引力因素理论揭示阅读疗法书目固有特征的内涵,即阅读书目固有的故事情节、内容组织、写作风格、语言等特征对读者阅读的吸引力程度,因此从阅读书目的固有特征角度实现书目评价,揭示不同固有特征对读者的吸引程度,建立读者与书目的匹配,进而评价不同特征的书目对于读者的疗愈与保健作用,从而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实现阅读治疗[16]。

3.2 基于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的书目功能特征内涵分析

王波在研究阅读疗法原理时认为,心理学的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学说尤其适合阅读疗法[17]。阅读疗法的共鸣、净化、平衡、暗示与领悟的心理学原理主要从读者阅读书目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心理学层面对阅读疗法进行揭示,而文中扎根理论分析结果中书目的功能特征中大多描述的是读者阅读书目后自身的心理感受,因此可用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来分析阅读疗法书目功能特征的内涵。

依据扎根理论的分析结果,结合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分析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功能特征的内涵。其中,书目功能特征的传播属性涉及到的是书目情节的展开,其展开形式、如何展开等让读者产生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书目的教育属性中契合性表明了书目情节与读者经历等的贴合程度以便于读者共鸣的实现,读者对于书目内容的认可度可解读为书目内容对读者的暗示作用,而知识认知则是领悟说的一种表现;书目的文娱属性中的共鸣同感、联想反思、引发感触则直接体现出了阅读疗法原理的共鸣说、领悟说及暗示说,读者阅读书目发现共鸣同感,书目内容暗示引发感触,思考书目内容联想自己获得感悟;最后,书目的反馈属性则是读者阅读书目体验感受后的直接应用表现,是阅读疗法共鸣、净化、平衡、暗示与感悟的切实实践[18]。

运用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揭示阅读疗法书目功能特征的内涵,即读者阅读书目后获得传播属性、教育属性、文娱属性与反馈属性[19]的感官程度,因此从阅读书目的功能特征角度实现书目评价,揭示阅读不同书目后的读者不同程度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以及结合自身实现的具体实践,进而实现对阅读疗法书目改善读者心理状况的评价,实现阅读治疗。

4 结论与启示

阅读疗法以书为药,书目是阅读治疗的实践基础,而不同书目在阅读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保健及疗愈作用,因此,评价阅读疗法书目,分析书目疗愈作用,才能更好的达到阅读治疗的目的。本文以阅读疗法实验前后访谈数据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剖析,归纳出读者视角下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的固有特征和功能特征指标。同时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吸引力因素理论和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对书目评价指标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揭示。

关联规则是用于发现大量数据中存在潜在规律的挖掘工具,可以挖掘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20]。而阅读书目的评价是对书目进行客观评价以实现读者书目的选择开列,即建立读者与书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借鉴关联规则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前述研究结果为阅读疗法的深入研究提出下列建议。

(1)阅读疗法书目的固有特征评价指标是书目本身固有的不同要素,可以基于书目的固有特征指标将书目进行标签化,如李默提出一种基于标签和关联规则挖掘的图书组合推荐模型以实现用户的图书推荐[21],依据书目具备的不同固有特征建立标签,同时仔细获取读者对于书目的不同诉求,建立书目特征标签与读者阅读诉求之间的关联,从而做到准确、有效的书目推荐。另外,读者书目阅读后可依据书目固有特征表达自己的主观见解与诉求,实现书目再评价,保证书目评价的动态化、更新化。

(2)阅读疗法书目的功能特征评价指标是书目阅读实现的作用功能,可以根据书目功能特征的不同属性实现书目的选择与评价。在建立关联数据驱动的数字图书推荐模型研究中,根据图书馆资源信息的不同特性,实现了图书馆本地数据与外部相关的关联数据的相融合[22],因此,可基于书目功能特征记录书目不同的功能属性,同时获取读者书目阅读的不同期望,建立书目功能属性与读者阅读期望之间关联,使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书目不同属性功能特征的确立也对于书目效用及评价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读者主观角度实现阅读疗法书目固有特征和功能特征指标评价,保障读者针对不同书目指标表达自己主观见解;支持阅读疗法实践书目的准确有效开列;有利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动态更新和书目评价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界图书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的服务准则,因此从读者视角对书目进行评价,重视读者的阅读反馈[20],可以加强读者与图书馆间的交互,同时也为图书馆阅读疗法书目的开列选择、疗效评价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书目范畴编码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生活中的编码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Genome and healthcare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