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研究
2019-11-23黑龙江工程学院王蕴洁李大莉罗玲刘海昕
文/黑龙江工程学院 王蕴洁 李大莉 罗玲 刘海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图书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成为现实,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图书馆自身的馆藏质量优化和服务优质化的要求下,特色馆藏资源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正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图书馆自身影响力。以往传统的图书馆馆藏建设由于读者获取资料受地域性限制,各馆追求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造成了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枯燥、缺乏特色、“人有我有、人无我无”。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技术的成熟,读者查找资料打破了传统的区域性限制。馆际互借制度的成熟、资源共享的便利,使得读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图书馆。一个图书馆是否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能否为读者提供某学科、领域有价值的信息,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信息服务特色,决定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有助于图书馆自身建设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我国纸质文献出版物的出版量激增。我国每年出版图书10多万种,公开发行的报纸2000多种、期刊1万多种,同时印刷成本的上涨使得文献出版物的价格呈不断上涨的趋势。电子资源中一些知名的大型数据库每年的价格以百分比的形式固定上涨,教学、科研利用价值高的电子图书的价格几乎赶上了纸质图书的单价。而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与本地的经济形式密切相关,一些经济落后、不发达省份的省属高校经费逐年紧张,分配到图书馆的经费普遍下降。地方高校在经历扩招潮后办学设施需要相应做出补充,如图书馆的阅览座位需要增加、馆舍规模需要扩大、设备需要增加与维护、阅览环境需要优化……致使分配到文献资源购置方面的经费与实际所需的缺口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只有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重点学科建设、特色专业设置制订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用有限的资金建设“专而精”的特色馆藏,为教师、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建设特色馆藏可以集中经费购置特色文献资源,减少非特色馆藏资源的经费,用节约下来的经费投入到新设备购置、阅览环境优化改造等图书馆建设中,使自身建设得到优化。
(三)有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认证的顺利开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更是一个高校彰显实力的金字招牌。近几年国内举办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工科专业建设,实现了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在高校学科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些工作离不开图书馆提供的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的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以支持该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达到要求。以往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全校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购入新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考核的是参加认证的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近三年的持续更新情况,希望册数尽可能多。这种考核指标要求下,图书馆必须在馆藏资源建设上重点保障参加认证的专业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这样也就逐步形成了围绕本校重点学科、领域的特色馆藏。
二、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突出特色馆藏的“学科性”。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参与专业认证的工科院校,被认证的专业都是学校重点投入建设的学科。图书馆立足于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因此馆藏资源建设应突出“学科性”,要与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参与认证的学科高度契合。要以上述学科领域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为基础,结合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教师等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特点,合理构建本馆的特色馆藏。“学科性”是馆藏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特色,为了保证“学科性”这一特色,我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积极邀请各院系的专家、学者、教师参与,通过召开座谈会、推荐书目、现场参与采购等方式参与到纸质图书、期刊和电子图书、数据库的订购工作中。尤其是外文专业图书、期刊、数据库的订购完全下放到相关院系,使购入的文献资源具有较高的学科利用价值。同时我馆每年都根据专业需求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经费向重点学科领域文献倾斜,保证经典、核心文献的收藏和载体类型的多样性。
(二)突出特色馆藏的“地方性”。地方性高校应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应对地方文献有所侧重,形成“地方性”特色,努力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地方文献反映的是本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是“有关该地区一切资料的总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地方文献具体包括与本地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料、记载本地区历史、政治、民俗、史料等研究资料。应开辟多种收集渠道,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采取交换、赠送等多种方式获取,从而形成本馆特色馆藏的“地方性”。
(三)重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运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纸质化文献为主逐步发展成为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并重的局面。数字化资源的出现缓解了图书馆纸质文献激增与馆舍面积有限的矛盾,由于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了新型、高效的文献服务,使图书馆能够进一步拓展空间,充分发挥网络图书馆的优势,推进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购买高质量的专业数据库、电子图书外,还要重视纸质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工作。对于一些珍贵的纸质特色馆藏如古籍、孤本文献,为方便读者阅览,应将这些文献扫描后形成数字资源,读者可网上查阅,从而提高稀缺文献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自建数据库,将本校教师的优秀讲义、教案、科研规划、演讲稿及优秀学生毕业论文等系统收录,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馆藏资源。不仅节约经费,而且形成了馆藏资源“人无我有”的特色。
(四)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做好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馆员队伍,要求馆员不仅仅要具备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检索、利用外文数据库、外文电子图书,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能够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先进手段,开展新型的网络服务。更重要的是在馆员队伍中,应配备一定比例的具备学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熟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文献资源购入中发挥作用,在参考咨询工作中能够快速融入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提供对口的信息服务。这样不仅能保障特色馆藏建设,还可以提高特色馆藏的利用率,充分开展特色服务。
三、结语
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馆藏资源的特色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使图书馆充分开展优质的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合理规划、保障经费,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工作,积极探索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新途径,为本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