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习居诗漫谈
2019-11-22冯瑀珊
冯瑀珊
意象是不是一只大象?
意象是诗的灵魂和质地。读一首诗,意象和文字技巧主导了风格和阅读方向。我认为意象必须精准,必须秾纤合度。精准地以文字勾勒心中所想,意象不贫乏也不花哨。要让意象开展,却不沦为断线的风筝,要做到能收到放,大开大阖。说实在,要谈论“意象”以及如何书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功夫。有些作品,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意象的经营,要么薄弱,要么花哨,中庸之道全凭长期以来大量阅读和思考,以书写累积经验。
我一直很喜欢王弼的一段话,足以道尽何谓意象:“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要表达意境,表达心中浮现的景致,就必须有个景象或象征物让我们寄寓。不然,海洋何以温柔?月光何以思乡?可以说,借由景象或象征物的摹写,重新建立起脑海中的画面。而,这景象或象征物要如何跃然眼前,栩栩如生?就必须修辞,使其历历在目,清晰可辨。所以,我们借由修辞,回溯脑中的画面。这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意念因为景象或象征物得以呈现,这仰赖的媒介就是修辞语言。这是我对于“意象”的初步定义:你心中所想表达的画面,托生于景象或象征物,再以修辞呈现。
“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属于意象的经营,这并不是说意象与修辞的表达必须两两相忘。事实上,它们应该是我前面所提,互为表里的关系。我们用文字表达意象,却不被文字所局限。不过度使用意象,也不因为文字技巧的绚丽而遮蔽了意象。两者必须相辅相成,试想,美好的意象却没有适当的文字开展,或是空有绮艳的词藻,却没有丰盈的意象支持,岂不可惜。
拥戴修辞,还是反修辞?
若说修辞和意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那么,该用什么修辞语汇让意象附丽于上长出血肉,就是所有为诗者值得细细推敲的问题。诗的修辞决定作品的造型,我认为作品就是我们的脸,要做什么造型,端看写作者(造型师)的巧思。修辞必须和意象配合,试想,分明是小家碧玉的脸,却浓妆艳抹犹如京剧花旦,在质地上就不适合。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用意象相悖的词汇书写,但这比较危险,还是得经过长期的书写经验累积,以免失所附丽。修辞让诗的灵魂更加透亮,借由修辞,让意象更清晰。
书写应该有着策略性,并经过设计。
也曾听过有些诗人提倡“反修辞”,我认为修辞是不能“反”的,毕竟修辞为意象服务,意象必须附丽于修辞之上,才能跃然纸上。我们应该反对的是浮滥粗糙的修辞,反对过度造作的修辞,反对技巧拙劣的修辞,反对华而不实的修辞,而不是反对修辞本身。文字技巧重要吗?我听过很多诗人说不重要,但我认为文字技巧非常重要,甚至可以上升到“技艺”的高度。有手工技艺卓越的匠人,当然也有文字技艺卓越的诗人,这和诗意绝对不相悖。
浅谈台湾近年来的小诗运动
近几年,台湾风行写小诗,从只有一行的“独行诗”,到行之有年的两行诗,甚至蔚为风潮的“新诗截句”。小诗必须在十行内开展,并达到完整度,我认为讲究的是通透灵巧,具体而微。十行写出一个小宇宙,像万花筒般炫目轻盈并具备应有的完整度,也是高难度的挑战。
我常常听台湾很多诗人说小诗最好写,长诗最难写。但我不如此认为,事实上我认为没有所谓“好写”的作品,端看各家擅长罢了。我也常说,要看一个诗人的文字技艺,就看他最长和最短的诗,若能架构长诗的大气磅礡,驾驭小诗的灵巧通透,我才认可这是一位技艺卓越的诗人。
对于四行的新诗截句,有些诗人选择从旧作撷取修改为四行小诗,有些诗人直接就写四行。我认为若要写截句,一开始就得将架构限制在四行内。在我看来撷取修改旧作,意味此诗只这四行有价值,其余都是糟粕。若如此,为何一开始不就写四行诗呢?再者,若一首诗只能撷取出四行,为诗者必当好好自省,是否自己过度挥霍了修辞语言而致糟蹋。
令我着迷的长诗,及文学奖的长诗评审经验
前几年我一头埋进长诗的创作里,写了十几首百行以上的长诗,深深明白长诗的魅力迷人之处犹如设计精妙的巧连环。正巧前些年也受第四届喜菡诗奖邀请,作为评审,我对于长诗的评选标准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架构、叙事手法、修辞语汇、意象和创意,总共这五个层面加总来看最后呈现的完整度。而这也是我一贯读诗的标准。
我认为长诗独有的迷人特质就是架构和叙事手法,也是使得长诗吸引人往下阅读,以及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关键决胜点。因为是长诗征选,所以有三分之二的参赛作品,在架构方面过于松散。更甚者犹如分行散文,诗意尽无;平铺直叙,文字的精炼度和密度大幅降低。而进入决审的参赛作品,大致上都在架构上皆具有均匀且细致的分布,由此高下立见。“集中,包覆,托高,收拢。”乍听之下犹如女性内衣广告词,却是我对于架构的层次的形容。
例如当我读洛夫《石室之死亡》时,便惊叹洛老写作长诗的技艺,此首诗共有六十四节,环环相扣,每节长度和段落皆不同。可单独赏读,也可整体综观。诗中散布的各个意象连贯开展犹如锦缎,像巧连环的工艺,每个小节都能顺利衔接;连接开解与否都是丰富完整的作品。我认为,这才是成功的长诗。
不只叙事,更是说一个好故事
真正的好诗也应该具备强烈的叙事性,这里的“叙事”,不单单只是叙述一件事情,更是说一个好故事。或许有人会问,诗就是诗,不是散文或小说,还需要讲故事吗?当然需要,叙事手法能适当地呈现氛围,写悲伤难道只能直接写“我”的悲伤吗?难道要直接写出那些悲伤的词语吗?
大可不必。写自身的悲伤,多的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多的是借由有形的景物或看似无关的他者烘托悲伤的氛围。行文不见得非要理智的论说,带点“故事”性,会更引人入胜。毕竟人是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论述固然有条不紊,但我认为柔软细腻的文字更能够打动人心。尤其是诗,作为密度高且最为精炼的文体,当然有更多表现手法。
对于“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我认为这是“热眼直观”,将读者逐步带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创作的时候,“我”可以适时出现,但应将读者也当成“我”那般叙事。而较于热眼直观的“我”,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更像是冷眼旁观。书写情境和现象,这里的“你”或“他”,可以是有所指涉的对象,也可以是写作者自己。而这样的人称如果是作者本身,往往会使得作品呈现冷静的抒情,毕竟抽离主观的我,更能以旁观的角度去看自己,和自己对话。而有指涉的“你”或“他”,則能使读者进行深度思考,诗的氛围也能有所不同。
关注现场,但不必进入现场
每个诗人都应该关注诗歌现场,但我认为关注却不必进入诗歌现场。适度地抽离能培养写作者的观察能力,提升鉴赏能力,更能够保持自身的纯粹。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保有纯粹,那才是诗歌的本质。过好生活,就不愁没有好诗,就像每次访谈或演讲,总有人问我灵感怎么来?我的回答是不依靠灵感;我认为生活中充满写作的素材,“大块假我以文章”正是最好的批注。许多的细节和微小的感受,都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我常常抬头看天空、夕阳、道旁不起眼的花草虫类,有点闲人的感觉。
这些就是我灵感的来源:留心生活,品味生活,甚而玩味生活。更何况是生命中每个值得纪录的感动,每个让你觉得如梦似幻的当下,我总将这些生命的吉光片羽戏称为“魔术时刻”。与其进入诗歌现场,不如进入生活本身。当你回到生活,诗就会回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