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数字文化精准服务工作的探索

2019-11-22王彦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服务

王彦君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精准服务;数字文化驿站

摘 要:文章结合近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触摸屏电子阅读设备在全省基层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驿站项目,通过项目试点和全面推进不断延伸服务,在解决全省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效能,开展精准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0-0127-03

1 背景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辽宁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不平衡现象却日益突出,除沈阳、大连外,省内各基层图书馆数据库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资源不足对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制约。为破解这一难题,辽宁省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共建共享,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数字资源服务的覆盖面,加快推进“书香辽宁”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2007年起,辽宁省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中不再局限于通过局域网只为到馆读者服务,而是将服务延伸到馆外,使持证读者可以在馆外通过账户和密码随时随地进行远程访问。同时,辽宁省图书馆充分发挥省中心馆作用,对部分数据库采购全省(沈阳、大连除外)使用权,即读者在12个地市图书馆内通过局域网都可以享受到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

2013年,辽宁省图书馆又采购了包括优质网络课程视频、电子图书、报纸、期刊等数字资源的全民学习中心平台,除省中心外还建立了12个地市分中心,为全省各地的读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

通过以上措施,辽宁省图书馆促进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能力,但对于如何在短期内丰富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提升基层群众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还没有更便捷有效的办法。

2 政策背景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2015年2月9日,文化部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深入分析本地实际问题,策划实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划和项目。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精神,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5月13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步设立图书借阅、数字文化服务终端等自助设备。

从2014年起,辽宁省图书馆就如何利用触摸屏电子阅读设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认为要结合全省基层图书馆的实际,从群众需求出发,提供的文化资源要真正让群众自己说了算,只有让群众“点菜”,服务才能让群众“点赞”。经过反复论证,辽宁省图书馆决定实施“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项目”,利用电子书刊触摸屏阅读系统破解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3 资源特色及设备功能

3.1 资源特色

每套系统的数字资源品种有10,000种近三年出版的电子书,3,000多种文学、经济、时政等畅销期刊,包括受众广泛的《译林》《知音》《读者》《南风窗》《故事会》《爱情婚姻家庭》《海外文摘》《大众电影》等,还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证券日报》《羊城晚报》等20多种重要报纸。辽宁省图书馆通过网络实现了电子书每年更新,期刊和报纸实时更新。

3.2 使用方式

数字文化驿站提供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借阅服务,电子书刊资源有文本版和原貌版,通过40寸的触摸屏设备进行展示,支持夜间模式、字体大小调整、书签、目录浏览跳转等阅读功能。读者使用移动客户端软件可以直接通过扫码方式将电子书刊下载到手机或Pad等移动终端,可在现场或带回家中阅读。

4 精准服务

4.1 成功试点

2014年6月,辽宁省图书馆开始在全省试点触摸屏阅读系统。除沈阳、大连外,每个地市确定一个基层图书馆进行试点,试点单位优先选择地理位置偏远、服务人口多、采购经费不足、数字资源匮乏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最终,辽宁省图书馆在全省确定了15个单位进行数字文化驿站的试点,这15个县区图书馆服务人口达700余万。

关于设备使用,辽宁省图书馆制订了相关方案并与各试点单位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数字文化驿站的配置目的是推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数字化阅读需求,辽宁省图书馆拥有设备产权,并承担数字文献资源的更新费用及主要设备、屏幕、工控机及软件平台的维护和维修,各县区图书馆负责依托设备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如阅读设备不能有效地为本地区读者提供服务,辽宁省图书馆有权收回。

2014年,辽宁省图书馆投入经费1,365,000元,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了20套触摸屏阅读系统。当年8月,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在全省15个县(区)图书馆开展了以“文化触手可及 阅读与你同行”为主题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历时20余天,于9月初结束,在全省掀起了数字阅读体验的高潮。

该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受到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和廣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启动数字文化驿站项目的各地区在推广活动中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分发宣传单、抽奖、体验等方式,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场参与活动的读者人数达数千人次。当地新闻媒体也对活动进行了及时深入的报道。

4.2 全面推进

首批数字文化驿站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验证了这一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坚定了辽宁省图书馆把这一项目继续实施下去的信心。为此,辽宁省图书馆在2015年投入147.7万元,先后采购了两批共25台数字文化驿站设备。三批设备被部署到全省基层县区图书馆后,使12个地市的38个县区图书馆通过数字文化驿站服务人口达1,500余万。这38个县区包括桓仁、本溪、清原、新宾、阜蒙、喀左、岫岩、宽甸等省内全部少数民族自治县。辽宁省图书馆在这些地区优先配置文化驿站的做法,贯彻落实了中办、国办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中提出的通过数字文化服务等手段,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实现精准扶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数字文化驿站项目的逐步深入,辽宁省图书馆结合全省实际情况拟定了远期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项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全省基层图书馆以及部分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市馆,通过多层次、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让全省人民充分享受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7年年底,辽宁省图书馆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下发的服务推广专项资金中的197,000元采购了5套触摸屏电子书刊阅读系统,用于边远贫困县开展文化精准扶贫。2018年年底,辽宁省图书馆利用省财政公益性资源采购专项资金完成第5批数字文化驿站采购工作,共投入资金2,479,800元,采购设备60套。至此,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53万元,采购设备110套,实现了全省县区图书馆的全覆盖。以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覆盖全省县区为标志,加上前期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市级馆VPN建设成果,辽宁省覆盖省、市、县(区)的数字资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4.3 延伸服务

在数字文化驿站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重点覆盖省内各基层图书馆外,辽宁省图书馆还对社会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不断把服务延伸到机关、企业等单位。近年来,数字文化驿站先后被部署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边防检查站、省政府采购中心、沈阳自贸区办事大厅等单位,为机场工作人员、出入境旅客、市民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2019年5月,辽宁省图书馆与雷锋旅共建雷锋图书馆,把数字文化驿站送进军营,提升了部队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的质量。随后,辽宁省图书馆又与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在八一建军节前夕,为雷锋旅官兵特殊定制了“龙源云借阅党建学习平台”触摸屏阅读设备,资源包含300种优质党建期刊、5,000册电子书、300种数字报纸,并集成了学雷锋数字图书馆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雷锋日记、历任雷锋班班长的图文信息、学雷锋的图书和期刊、各个年代写给雷锋的代表性信函、雷锋生前的录音和图片等珍贵资料。该平台还将学雷锋数字图书馆的领导题词、雷锋日记、书信、图书等数字资源,通过大屏触摸阅读机或移动终端提供阅读服务,让雷锋旅官兵能够随时随地阅读党政资讯,为广大官兵提供便捷、高效的立体化阅读服务和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5 成效显著

5.1 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

辽宁省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驿站项目以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浏览量和下载量持续攀升。对2015年到201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见表1、表2)。

5.2 提升了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数字服务水平

实施数字文化驿站项目,不仅使辽宁省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通过资源共享缓解了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匮乏的现状,丰富了基层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部分县区图书馆实现了数字资源的从无到有,提升了其开展公共数字服务的水平,使数字阅读走进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

5.3 消除了城乡数字文化鸿沟

辽宁省图书馆通过数字文化驿站的数字阅读方式,使全省各地的读者都能享受到基层图书馆方便快捷的数字资源服务,缩小了城乡差别,为破解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文化驿站在改善县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匮乏,提升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6 结语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严重落后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实际需求。从辽宁省内来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还很不均衡,部分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手段还不够丰富,服务水平还较低,保障措施还不到位。在数字文化驿站项目的成功实践基础上,辽宁省图书馆将汲取经验,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全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引领全民阅读、推進“书香辽宁”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9-05-10].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115/c1013-26387591.html.

[2] 文化部.文化部发出通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9-05-17].http://wht.zj.gov.cn/dtxx/2015-02-12/179752.htm.

[3] 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19-05-11].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Db=lar&EncodingName=big5%25ode& Gid=12431ce23d3c3b342915e8d3fdd42f34bd fb&Search_IsTitle=0&Search_Mode&keyword/ 2019-05-11.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精准服务
互联网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化精准服务
昌吉州气象为现代农业精准服务现状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科研出口端精准服务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校科研管理新模式
就业精准服务模式下的成效研究
文化馆“精准服务”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分析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下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
浅谈文化馆“精准服务”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
“精准服务”破解养老难题
精准发力人才培养服务县域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