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19-11-22赵紫筠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

赵紫筠

关键词:开放出版;图书馆;文献订购

摘 要:文章介绍了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图书馆在开放出版环境下改变文献订购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策略,以期提高文献的使用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0-0110-03

开放出版又被称为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最早应用于学术、科技信息交流方面,旨在推动科研成果在网络平台上的自由传播。开放出版模式在尊重原创作者的前提条件下,为用户免费获取资源提供了可能,是一种拓展信息服务范围的全新机制,其开放性和免费的信息获取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资源的流通效率[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开放出版始终保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依托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服务范围。用于开放出版的资源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有所取舍,充分体现出开放出版的优势,规避开放环境的风险。从整体上看,开放出版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图书馆应顺应这种趋势,对信息服务的方式进行调整。从文献订购模式上来看,图书馆可以将原有的传统数据库采访方式转变为开放出版资源采购方式,从而起到节约成本、提高资源采访质量、促进知识共享的作用。

1 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

图书馆文献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数字资源、讲座资源等。在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数字资源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数字资源成为馆藏建设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出版环境给图书馆数字文献建设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1 图书馆传统业务萎缩

开放出版环境拓宽了文献的来源,丰富的资源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取大量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对图书馆要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传统服务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尤其是在资源建设层面,要依据大众的阅读需求,顺应时代趋势,从文献订购环节入手,丰富文献类型和数量,提高文献质量[2]。总之,开放出版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它给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带来了冲击,导致图书馆传统业务面临萎缩的风险。

1.2 开放出版环境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互联网平台的普及,开放出版应运而生,既降低了文献传播和购买的成本,也促使文献资源的结构更加多样化。开放出版不仅允许读者免费获取资源,也使图书馆无偿地将资源纳入文献库,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数字出版物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数字资源凭借其易保存、便于传播、能够快速复制、消耗低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文献类别,开放出版则放大了数字资源的这一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订购和建设面临着资源结构调整的挑战,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布局。

1.3 开放出版环境导致图书馆运营模式发生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包括资源采访、资源管理和资源保存三个环节,在开放出版环境下,这种运营模式只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开放出版使文献资源可以被无偿获得,图书馆用于文献采访的经费得到调整,降低了订购成本。第二,开放出版环境下,版权问题和学术价值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因其文化服务机构的特殊身份,不能只成为开放出版环境的受益者,更要承担起营造文化氛围的责任,成为学术交流的推动者,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开放出版文献建设服务链条,从自身的文献订购到面向读者的检索成果输出都要秉承规范科学的原则[3]。总之,开放出版环境固然是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成熟的显著标志,促进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但也给图书馆文献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图书馆只有进行积极的战略调整,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2 图书馆在开放出版环境下创新文献订购模式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拓宽知识共享范围

在传统的文献订购模式中,图书馆需要从数据供应商那里购买数据资源,而图书馆用于文献挖掘和开发利用的人力、财力有限,文献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在开放出版环境下,一方面,文献资源的价格壁垒被冲破,图书馆可以通过开放获取完善自身的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节省下来的人力和财力可以用于数据挖掘,使文献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图书馆可以向读者提供数据挖掘与关联的成果,提高获取资源的效率[4]。在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订购和文献传输更多地向数据内容层面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拓宽了知识共享的范围。

2.2 有利于产生巨大的知识效益

开放出版不仅节省了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而且还加强了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和团体间的合作。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将获取的原始数据与已有的文献资源进行数据关联,提高数据整合开发能力。总之,开放出版可以有效节省图书馆传统文献订购所需的费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有利于强化图书馆与知识机构间的资源交流,从而产生巨大的知識效益。

2.3 开放出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

一方面,开放出版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接受。Wiley的调查报告显示,9,000多名作者中,有近60%的作者开放出版过自己的学术论文;NPG的调查显示,学者对开放出版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且开放出版的论文期刊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5];另一方面,读者对开放出版的接受度也与日俱增,因为开放出版降低了读者获取资源的门槛。由此可见,开放出版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图书馆对开放出版环境下的文献订购模式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3 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模式的特点

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的选择权、资料归属权和监控权会发生转移,这也是图书馆文献订购模式的创新之处。

3.1 选择权转移

在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的来源与渠道更加广泛,因此,订购文献的类型及形式就成为文献订购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文献订购模式下,选择权在于图书馆员,他们会从馆藏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采访计划。而在开放出版环境下,选择权向读者转移,读者可以从自身的阅读需求出发对文献订购提出建议,如果该需求符合图书馆的订购标准,就会触发图书馆的自动购买(见图1)。选择权转移不仅缩短了文献订购的时间,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2 文献归属权的转移

在传统的文献订阅模式下,图书馆向资源出版商付费,资源归属权长期属于图书馆,这是一种先买断再输出的文献订购方式。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阅渠道增加,订阅过程是动态的,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源订阅。与此同时,文献的归属权也发生转移,图书馆不再是文献版权的所有者,而是文献资源的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在文献订阅过程中要注意版权的保护,在获取文献时应去伪存真,加强对资源的筛查和过滤[6]。

3.3 监控权的转移

在传统的文献订阅模式下,图书馆需要从资源供应商手中购买文献,因此资源供应商会随时随地监控文献资源的下载与使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资源供应商会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以保障文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例如:中国知网会实时监控通过各基站下载资源的行为,当有恶意行为出现时,知网会立即限制下载方式、频率和速度,并采取一些验证措施,核查下载IP地址。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没有特定的供应商,资源的发布者也没有义务和责任对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维护,因此文献的监控权就转移到了图书馆。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订购时,一方面要追踪文献的来源,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另一方面要监控动态的资源下载和应用情况,承担起原属于资源供应商的文献维护职能。

4 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模式的创新及发展策略

4.1 建立开放资源交流平台

从文献订购的来源来看,在开放出版环境下网络资源的数量虽多,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确保订购文献的质量,图书馆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筛查力度。图书馆可以与专门的学术机构和文化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开放的资源交流平台。机构间的开放出版资源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规范的,可以降低图书馆资源过滤的难度。图书馆应主动打破学术知识的壁垒,积极整合不同机构的数据库,充分获取开放性资源。同时,图书馆可以建立文献订阅竞争机制,对合作的机构或网络上的开放出版资源提出订阅要求。图书馆进一步规范资源的格式和语义标准,不仅有利于数据的开发和长期保存,也有利于提升图书馆文献的质量。

4.2 加强对开放资源的组织和管理

国外关于开放出版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完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开放获取已经十分成熟。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可知,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订购的成效与其资源组织管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文献订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对文献的采访,也包括对文献的管理和组织[7]。可以说,开放资源的组织管理是有效文献订阅的保障。目前,我国在探讨文献订购时大多局限在文献采访层面,忽略了文献的组织与管理层面。此外,大多数图书馆对开放出版缺乏深入了解,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有限,图书馆如果不重视开放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将会造成文献订阅与文献挖掘、成果输出之间的脱节,不仅不利于发挥开放出版的优势,还会造成图书馆文献订阅工作的滞后。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对开放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文献订阅的技术含量。

4.3 增强开放出版意识

有效的文献订阅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主体利益平衡基础上的。开放出版环境下,图书馆不仅扮演着文献订购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文献输出者,这就需要图书馆增强开放出版意识,主动参与到知识互动中,推动制定开放出版环境的相关规则。例如:图书馆可主动与学者、专家合作,及时获取第一手开放资源;构建开放出版环境下的服务体系,将传统文献订购经费转变为开放出版费等。

参考文献:

[1] 靳国艳.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OA出版机制与启示探析[J].出版广角,2019(7):52-54.

[2] 潘明茜.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业务协同运作策略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1):29-32.

[3] 宋家明.基于开放获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5):69-70.

[4] 李雪萍,吴青林.数字出版的趋势及其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影响[J].科技风,2018(28):61-62.

[5] 刘金玉.开放出版模式下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0):180-181.

[6] 贾丽君,刘贵玉.图书馆参与学术数字出版的角色与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4):10-14.

[7] 汪全莉,张蔚.国外学术图书开放出版商业模式研究[J].圖书馆建设,2017(2):71-75.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