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竞争优势

2019-11-22荣俊杰

绿色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中外合作办学

荣俊杰

摘要:指出了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稳步发展,但是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以迈克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从基础条件、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及政策背景4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在高等教育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竞争优势,并对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273-03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内容及办学模式也朝着多元化、多层次趋势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并积极创新,开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效应。上海市利用其国际化都市中广阔的就业市场资源和外资企业的人才需求,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苏州市凭借其园区优势积极拓展中外高端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成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并成功吸引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顶级名校,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新典范。除此之外,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都是各地积极探索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新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品牌效应。

河南省作为中部人口大省,近年来在国家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政策的出台后各项发展进入了高速通道。河南省的中外合作办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河南省本地高校带来了更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理念,加快了河南省高校的对外开放,对提升河南省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知名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河南省作为中国内陆人口大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波特钻石模型是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概念在国家(区域)层次的应用,从外部环境方面分析探讨一个国家(区域)如何建立自身竞争优势。波特钻石模型是波特竞争分析理论在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延伸,主要分析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基本条件,如自然资源、基础建设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

(2)需求(市场)状况。本国或地区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和成熟度。

(3)相关产业支持表现。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教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文化等产业的支持,教育产业也能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中获益。

(4)政策环境。一个产业或者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本国或地区的政策支持。政策环境也是企业或产业发展考虑的重要因素。

将钻石模型理论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校如何在激烈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競争中找到自身优势增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从国家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情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河南省拥有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个,均为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办学项目119个,其中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106个,专科层次项目13个。

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河南省的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对象主要来自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18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与英国院校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最多,共计40个,其次分别是美国22个,澳大利亚16个。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院校主要是来自来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以欧美、澳大利亚为主要来源国。

从合作对象的水平看,部分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合作院校是国外一流高校。这些院校中包括,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考文垂大学等,但是因为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引进先进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等原因,整体上来看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院校的水平仍然不高。

从办学层次上看,河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包含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未开展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在119个办学机构和项目中,本科层次的有111个,占总数的89%,专科层次有13个,占总数的10%。可以看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教育占绝大部分,基本未涉及到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教育合作。

从开设的专业看,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涉及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计算机专业类等专业,开设专业范围广泛,但是仔细研究各个办学机构和项目,这些:≥业的设置大多偏向于商管科,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且有很多重复项目被批准,整体上看办学特色不是特别突出。

2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竞争优势分析

3.1基础条件

河南省位于中国内陆中东部、黄河流域中下游,与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份接壤,是中华文化发源地。河南省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省份,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与西部地区发展的中间地带,省境内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横贯东西南北,形成了三宗四横的铁路网,国道干线五纵五横,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枢纽。境内已平原为主,人口过亿,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建设中原经济区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政策的出台,河南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地、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全省经济总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份首位,潜力很大,正处于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坚实的基础条件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发展平台,这是一个重要优势。

3.2需求状况

河南省人口过亿,2017年河南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万多所,教育人口2820多万人,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6%。整体上看,河南省教育市场巨大,2019年全省高考考生人数超过了百万,几乎占到全国高考考生人数的1/10;巨大的考生人数也说明了高等教育需求非常强烈,但是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相比其他省份是匮乏的。每年全省超过百万的考生,省内基本没有全国重点大学,仅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一所双一流高校。高等教育需求的重大缺口,也为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动力。

3.3相关产业支持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需要有开放的文化环境、先进的信息技术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等做基础。河南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农业、工业、交通、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河南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河南省整体的规划部署,河南省在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加强交通运顺、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促进构建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支持河南省各方面的发展。一方面,經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给河南省高等教育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推动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增加作为内陆省份竞争力,吸引更多更好的外方合作高校,引进高质量教育资源进而提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水平。除此之外,河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

3.4政策支持

2012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规划指出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合作办学水平”,是对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提出明确的政策支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中外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河南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各项政策的实施提供人才储备。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人口数量超过一亿人,要将超过一亿的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需要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先进高等教育资源,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培养高质量所需人才,真正将河南省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政策是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最为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后台。

2017年1月国家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逻辑中心”,而郑州市是河南省版图的中心,郑州市的位置就是中国交通东南西北的一个中枢。从经济发展上来看,郑州市也是中原经济带发展最快的地方。郑州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也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吸引力。郑州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特别是教育产业方面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和依据,这也是河南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潜在动力。

中外合作办学是河南省巨大的教育市场需求,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等政策的潜在要求。而河南省从基础建设到农业工业现代化,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河南省发展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有强于其他省份的优势的,当然,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决策者抓住机遇赶上经济、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的列车。

4策略与建议

河南省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了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除了能推动省内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也可以促进河南省与外方合作院校所在的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吸引国际关注。

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与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地方缺少政策支持和引导和创新力不够等有很大关系。对于新时期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建议。

4.1政策吸引。适当调控

从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每一步的发展都与政府的政策引导密切相关。国家出台了许多的相关政策指导高等教育方面的中外合作,并上线了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平台,但都是从整体上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指导和规范并未对具体办学项目或地区进行规范和指导。这就要求各地都要从自身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要出发,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实质性的探索,这方面河南省还明显处于落后的状态。首先,结合实际,根据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和学科做政策引导和鼓励。其次,河南省各个地市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也不均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状况也不完全相同,政府应适当引导各个地市的高等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当地的办学项目有所倾斜以促进各个地区之间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从办学层次上看,一方面,要结合河南省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精英化的迈进的需求,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时,提高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要求,鼓励和引导研究生甚至更高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另一方面,还要鼓励省内一些有实力的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与交流,真正引进高质量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合作办学水平。

4.2加强监管。保证办学质量

在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过程中,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动态的监督机制,从外部教育资源引入教学的实施和运行等方面设立标准,严格准入制度,对合作办学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此外,要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评估,以督促提高办学质量。通过严格的办学准入制度及科学的评估机制,并借助社会的力量,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监督,不断的提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认可程度。

4.3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思路

首先,人才培养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中外合作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和地区发展需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要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培养,需要对办学模式做到真正的研究和探索,要体现“个性化”培养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除了引进外方教师、课程外还要积极摸索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其次,考虑到合作项目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以及本地区发展需要,应着重考虑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的教学力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未来规划课程模块,如出国模块、就业模块等供学生选择,加强毕业学生的竞争力。

再次,中外合作机构和项目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结合本省特点,可以探索不同于现行的教师聘用、引进模式等。

最后,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就业需求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思路,真正把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做出特色,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5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满足了河南省内高等教育个性化的需求,推动了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省地处内陆,应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中外合作办学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西快餐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