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史回眸
2019-11-22罗安鹄
文 /罗安鹄
丹砂简史
丹砂因其颜色常呈红色,又名朱砂。我国开采和使用丹砂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也是最具开创性的。
丹砂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如距今7000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就有多处发现彩绘灰陶瓮口部的红色,经研究确定是丹砂;距今6600年左右的河姆渡村遗址发现的漆碗,器壁外均有一层薄薄的红色涂料,是丹砂;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中,不仅有丹砂绘制的彩陶片,而且玉器、铜器都裹在丹砂里;距今约3000年左右的广西花山岩岩画(图1),所用红色为丹砂;殷墟五号墓出土了研磨丹砂的工具及用丹砂涂抹过的甲骨文刻字;秦始皇兵马俑及汉代彩绘陶(图2)的红色都是丹砂。作为经久不变色的矿物颜料,从陶延伸到中国国画,红色历来大都使用丹砂。
丹砂是用途很广的一味中药材。《本草纲目》载:“朱砂,原名丹砂,为本经上品”,《 药性解》曰:“丹砂,味甘,生者微寒,无毒;炼者大熟,微毒。主镇心安神,通血脉,益气明目,除烦闷,止消渴,疗百病,杀精祟鬼邪,祛疥癣虫症。”据现代临床实践证明,朱砂有安神解毒的功效,可内服、外用。
在道教文化里,朱砂是极具仙灵之气的神物,常用来驱鬼、画符、开光、炼丹,认为其能辟邪消灾、斩妖除魔、提升仙灵之气。因此除了王侯以之炼丹“饵服”以求长生不老,而且死后在墓葬的棺下大量放置朱砂,有的甚至厚达数十厘米。如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中,就有六座周代贵族墓均在棺底铺撒约2厘米多厚的朱砂,可见这种葬俗出现的久远。
在佛教文化里,朱砂常被做成佛珠、念珠,用以礼佛念经时用,是信佛之人必备的吉祥物。至使朱砂珠串、佩饰在民间极受欢迎,千余年常盛不衰(图3)。从数千年前的方士起,就把朱砂那鲜艳的红色与生命和灵魂联系在一起,成了中华文化与审美的一个独特现象。
◎图1
◎图2
◎图3
秦始皇重视丹砂开采
贵州东北部(即铜仁地区)与湖南西北部(即湘西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丹砂储量最大和使用最早的地区,其闻名于世还得从秦始皇的“资源战略”谈起。
秦统一中国后除了修万里长城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时从都城修一条直达今内蒙的“直道”,以取得良马; 在今云贵乌蒙山区修“五尺道”,以取得乌蒙山东麓的铜与乌蒙山西麓的锡铅。之前,秦始皇表彰“巴寡妇清”封其为“贞妇”,并为她修筑“女怀清台”,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为表彰女子而筑台纪念,是秦始皇的独创,此后罕有类似案例,秦始皇生前对女性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仅此一例,目的主要是获取丹砂和水银。
秦始皇兵马俑等大量陪葬坑内器物、动物、人俑需大量朱砂彩绘;秦始皇陵墓中以水银为江河,据考证不低于100多吨;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 ,常有众多方士以“灵砂”( 即朱砂)为其炼“丹”, 仅从这几例就足见秦始皇对丹砂的重视与追求。
巴国东南部是春秋战国时期丹砂的主要产地,不少文献也证明了古代巴地盛产丹砂的事实,是当时距关中平原最近的丹砂主产地,历史上多有向中原王朝纳贡丹砂的传统与记录,故此时丹砂名曰“巴砂”。 宋代以后,因地靠北宋都城开封与南宋都城南京较近的关系,丹砂主要产销市场东移到辰州(今湖南沅陵),丹砂才称为“辰砂”。
据考证,当时巴清家所在地枳县(包括今长寿、涪陵、武隆、南川、彭水、垫江、綦江、黔江等地),全县人口约计5万人,而巴清家从业的就有万余人,她的企业不会仅在一县之内。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现今土家族聚居的湖南湘西地区与贵州铜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应是巴国(或巴势力影响控制)的东南缘。贵州桐梓、务川、思南、德江等地的丹砂开发与利用,与巴清企业的扩张与繁荣相依相承,与秦始皇重视与表彰巴寡妇清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图4
◎图5
丹砂与鎏金器
丹砂还应用于另一项实用技术——鎏金,这是中国独创且流通到西亚、南亚及东南亚的重要“方术”。
早在商周时期,“炼丹术”就将丹砂加热脱硫分解而得水银,称之为“汞”。之后将金和水银混合加热形成糊状“金汞剂”,将其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均匀附着在铜器表面而不脱。鎏金工艺始于春秋战国,到了汉代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先在青铜器上铸制或雕刻花纹,再交错鎏以金、银,华贵璀璨,经久不褪,此类金碧辉煌的铜器深得当时王侯富室的喜爱与追求。
如西汉出土的长信宫灯(图4),就是汉代鎏金铜器的典形代表。隋唐时期鎏金技艺精益求精,广泛用于宫殿、寺庙、塔台及佛像等的装饰上,如唐代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图5),精致秀雅而又实用。宋代鎏金造诣更高,并且将其传至日本。明清时期鎏金工艺仍然普遍运用。
关于金汞剂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至于明清广为流传的金铜佛像(图6),在东汉末年始见于记载,在佛教初传期多被称为金人。
在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古埃及盛产黄金,其次是两河流域与古印度,古代中国相对较为缺乏黄金,但中国创造并广为使用鎏金术,便大大降低了黄金的使用量。在制备“金汞剂” 时,黄金与水银重量比大约为3比8,而且涂刷金汞稠糊后,加热中水银蒸发,当时没有任何回收设备,水银蒸发就损失了,因此广泛使用鎏金器物以及宫廷、寺亩建筑鎏金构件,使用和消耗的水银数量很大。作为丹砂储量最大质量最优的贵州铜仁地区与湖南湘西地区,对这项传统工艺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贡献是史不绝书的。
世界文化是相互流通的,器成走天下,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规律。中国独创的鎏金器,价廉物美,必然流向海外,如瓷器一样加入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浩浩泓流。
由于史籍对此书之罕有,我们就以古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载体——鎏金器来补证这段历史。
◎图6
唐代银胎金花神兽花卉四曲长杯(图10),在桂东北接通湘江与洛清江源头的运河“相思埭”水域一带发现,高4.2、杯口最大径17.3、最小径 9.1厘米。金花长杯的造型为四曲海堂花形,杯口微敞,浅腹,杯壁微弧斜收,圈足(图10附1)。杯心一圈椭圆如意云纹与一圈椭圆绳纹围成一个开光,开光内一似犀似鹿的神兽趴伏在花叶丛中(图10附2),花型为錾刻折枝串花纹,折枝纹是唐代艺术作品中常用的纹样,一般有花头、花苞和叶子,形态大都比较写实。腹内壁两圈椭圆绳纹,杯口饰一圈三角叶纹。所有纹饰皆先錾刻,然后鎏金,银胎氧化呈灰黑色与金光灿灿的金花形成强烈对比,更显富丽堂皇、气韵高雅。
唐以前的中国传统器皿中,除汉晋时期的耳杯外,并不流行长形器皿,这种长杯是对波斯萨珊式银器的模仿和改造。在3至8世纪,伊朗高原流行一种长椭圆形、器壁呈多曲瓣状的杯子。因此时伊朗高原主要是波斯萨珊王朝统治,这种多曲长杯被视为萨珊王朝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萨珊多曲长杯多为八曲或十二曲,口沿和器身呈变化的曲线,宛如一朵开放的花朵。
据文献统计,萨珊与唐王朝通使达到了29次,官员及商人交往密切。萨珊式多曲长杯传到中国,经历一个由仿制到创新的演变,逐步脱离了萨珊长杯造型,日益本土化。9世纪后,多曲长杯以四曲最为多见,并且加高了器足,使器身更具稳定感。(图10)四曲长杯就是此时中国改造后的萨珊文化风格器物,重要的是它为银胎鎏金花,是当时波斯没有的器物,显然是欲销往波斯的途中受阻而遗留在内河航道附近。
在洛清江流域还发现一件唐代银胎鎏金花胡瓶(图11)及一件唐代铜胎錾刻佛像鎏金军持(图12),都是西亚及南亚经水路传来岭南的。
胡瓶在波斯至整个中东地区都使用,16国时期传入我国,唐朝和波斯文化交流深远,受波斯文化影响非常突出。胡瓶在唐代史籍中多有提及,如唐王昌龄《从军行》诗:“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开秋月团”,唐代称中国之外的人,往往不辨其国籍,统称“胡人”、“ 胡商”, 所用之物一概冠以“胡”字。(图11)胡瓶,高15、口径4.6、底径4.8厘米,侈口,细颈,鼓腹,喇叭形高足,最典型的是多达21层的鎏金纹饰,长颈与高足皆一圈圈的宽带鎏金弦纹,腹部錾刻鎏金折枝花卉为主题纹饰(图11附1),鎏金很薄、工艺粗糙,显然是鎏金术传至西亚,波斯人学而未成熟的产品。
◎图10
◎图10附1
◎图10附2
◎图11
◎图11附1
◎图12
军持也称净瓶,盛水器,是礼佛前的净手器皿,军持约在隋唐时期传入我国,唐代最为盛行。(图12)军持高10.7、腹径4.6厘米,细长嘴、细长颈、鼓腹、圈足,似从佛塔型衍化而来。通体鎏金,腹部满饰一周三层金纹饰,上、下层为莲瓣纹,中部前后对称两伽趺坐释迦牟尼像,两侧满饰站立众佛。鎏金薄而不匀,錾刻工艺粗糙,与上述胡瓶一样,学拟中国鎏金术还不成熟。
唐代西南地区南向入海的通道,除早在秦汉时期就成熟、繁荣的直达番禺(今广州)的牂牁江水路外,“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夏六月,渝州(今重庆)人侯弘仁开牂牁道,经西赵(今遵义至都匀一带)出邕州(今南宁),以通交(交州,今越南北部) 桂(今桂林)”(《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因此这时西南出海水陆两路皆便利通达。唐时,长安、广州、(福建)泉州为当时国际贸易中心。早在汉代,张骞就认为,不管从西北还是北方草原出中国去中亚,都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只有从蜀地经西南地区去印度到中亚,才既便捷又安全。所以广州及广西港历来是西南及中原外贸的主要通道。其盛况如《岭外代答·财计门》载:宋时“自蜀贩锦至钦(今广西钦州港),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其实钦州当地并不产香料,这些珍贵的奢侈品,都是由海外辗转输入的。一般一枚宋代铜钱重4克,一缗为1000个铜钱,重约4公斤,千缗铜钱重4吨,数千缗,3为最低数,也就是12吨了。别说载货,就是单载钱就不是人马长途跋涉所能做得到的,大宗货物必然以通海内河航道为首选。
黔东北丹砂,作为宫廷、王侯、民间需量极大的多用途重要矿产,其矿区也正当西南出海的重要道路上,因此所产丹砂及其加工衍生的各类产品,一直都在水陆丝绸之路外贸中抒写着自己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