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中医脉诊系统与家庭医生平台应用示范

2019-11-22杨国玉雷春红李禹廷高文艳林一帆胡文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脉象家庭医生调理

杨国玉,雷春红,李禹廷,高文艳,林一帆*,胡文平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医疗保健服务和信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面对互联网医疗的大好形势,由于中医脉诊尚无法在网上传输,严重影响了移动远程医疗在中医领域的实现。因此,本课题组研发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中医脉诊系统,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验证,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同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构建了家庭医生平台与远程中医脉诊系统的对接融合,以为复诊患者提供远程移动家庭医生服务。

1 中医智能远程脉象分析系统与家庭医生平台概况

1.1 中医智能远程脉象分析系统概况 中医智能远程脉象分析系统包括:充放气控制模块(充气式腕带、气路系统、气泵、快速气阀和慢速气阀)、压力信号采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蓝牙模块、基于智能终端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该系统采用充气式腕带通过腕带的充放气测量手腕部位放气时的脉搏波数据,且能够提取脉搏波的特征和分析波形变异性,将采集的脉搏波与脉象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快速比对,从而得到脉象诊断,同时还可以检测血压(医疗器械许可证号:20132351,专利号:201611241265.6,软件著作权证书号:3253755)(见图1)。

1.2 家庭医生平台概况 家庭医生平台患者端与医生端模块,为手机端APP 应用(软件著作权证书号:3254695),使用智能手机登录即可使用。平台(软件)支持指定硬件连接,采集患者脉搏波数据及血压,结合舌像拍照与病史资料同步上传给服务的家庭医生进行分析归档,平台依托沈阳军区总医院,医生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与内科门诊专家组成,平台连接患者端、线下药房及基层医疗机构。复诊由患者发起,患者在家庭医生平台患者端挂号,检测脉象,结合舌像拍照与病史资料同步上传给服务的家庭医生,医生分析病历资料后调理处方,发给患者,患者手机支付后,信息转给基层医疗机构或药房,患者就近取药或快递到家。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远程问诊、复诊、处方调理、药物快递到家或就近取药的服务(见图2)。

2 平台患者端主要功能及应用

2.1 患者诊前准备 患者端进入分为“我的医生”“家庭医生”“我的咨询”“我的信息”4 大模块。默认进入“我的医生”模块。“我的医生”模块分为“医疗导诊”和“医生列表”两部分。其中“医疗导诊”由“科室医生”“诊前咨询”“咨询订单”与“搜索条”4 个引导性入口组成。点击“科室医生”,通过科室查找医生;添加关注后,已添加医生会自动加入“我的医生”的医生列表中(图3a)。(2)在医生主页,可以提供预约以及相关服务,默认进入“图文咨询”,在此界面患者可通过查看专家出诊的日期与时间,来进行预约。每项预约中均有“诊前必填”和“给医生留言”两项,诊前必填同预约时所填写的诊前描述类似,可在之前的描述中进行修改,也可进行语音录制(见图3b)。点击“给医生留言”可以直接与医生进行沟通,在医生出诊时或者在医生登录平台时就可进行回复,既不耽误患者问诊的需求,又可让医生上线后第一时间回复患者(见图3c)。

图1 基于移动终端的中医智能远程脉象分析系统图Figure 1 TCM intelligent remote pulse analysis system diagram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图2 智能脉象/家庭医生系统应用方案总体框架 Figure 2 Intelligent pulse condition/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of family doctor system

图3 平台患者端诊前准备功能应用Figure 3 Application of pre-treatment preparation function in the platform for patients

2.2 脉象仪自我检测 远程中医脉诊系统首页有提示患者脉象测量前的注意事项,以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就诊ID、性别、手机号。使用方法:(1)蓝牙配对:打开手机蓝牙,完成“平台”与硬件配对。在首页等待配对完成。(2)开始号脉:点击“开始号脉”按钮,开始号脉,时间大约需要1 min。号脉结束后系统自动报告检测结果,同时包括本次检测的血压和脉率。患者结合舌像拍照与病史资料同步上传给服务的家庭医生,医生端可以共享检测结果(见图4)。

图4 脉象仪自我检测示意图Figure 4 Diagram of self-examination of pulse detector

3 平台医生端主要功能应用

3.1 查看患者诊前自述 医生登录医生端后,在患者个人基本信息页面,可以查看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历史看诊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地址、初诊号、患者类型、患者分类,以及备注。进入图文页面,可以看到患者病情自述、舌象照片及脉象分析结果(见图5)。

3.2 调理处方发送给患者 中药调理模块是提供给医院认证的中医师的线上开药服务,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由医院或医联体单位药房负责配送或患者就近取药,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进入中药调理的入口有2 个,一个是在诊室上方快捷功能按键里,点击中药调理;另一个是点击页面悬浮“+”号,打开扩展项,点击“中医调理”按钮,即可(见图6a)。(2)中药调理页面分为3 个功能区域,分别是药单基本信息区域、药单明细项区域、发送按钮区域(见图6b)。(3)在药单基本信息区域,可以选择开药人员信息、服用方式、服用周期、药厂信息,以及预设好的药物模板,和开出药方的合计信息(见图6b)。(4)点击“快速导入模板”,弹出医生预设好的多个快速导入模板,点击相应的模板名称,模板内的药物即可导入到药物清单内。(5)选择好处方内容后,在发送按钮区域,设置好剂数,如果暂时不发给患者,可以点击暂存处方,如果想立即发给患者,可以点击“发给患者”按钮。此药单将通过诊室发送给患者,患者在患者端手机支付(见图6c)。至此,平台完成了远程移动复诊闭环。

图5 平台医生端查看患者诊前自述功能应用示意图Figure 5 The platform function in the doctor end to check the patient's self-complaint before diagnosis

4 应用示范结果

该平台试运行8 个月,开通医生125 人,完成复诊2 468人次,总关注人数19 488 人次,快递药物或就近取药2 637 次,为患者节约往返复诊旅费及食宿费用约一百余万元,受到患者好评134 次(见图7)。

图6 平台医生端调理处方与发送功能应用示意图Figure 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atform's doctor prescription and delivery function

图7 患者对远程中医脉诊系统与家庭医生平台好评Figure 7 The patient's praise of the remote TCM pulse diagnosis system and the platform of family doctors

5 小结

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中明确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智慧医疗服务[3]。智慧医疗是利用物联网、数据挖掘等技术,将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机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患者为中心,推动医疗行业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其实现了医疗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智慧医疗可以给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就诊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费用,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便捷服务[3]。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装置,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与互动。物联网为优化医疗就医体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新手段,对于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模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移动医疗正在快速兴起[1]。通过移动医疗服务,患者无需直接面对医生,在家就能接受医生的诊断。例如,患者体温的持续监测可通过远程技术分享给医生;部分医院使用带个人数字助理(PDA)功能的手机,可以通过共享医学检验图片,实现远程移动会诊[5]。同时,移动医疗的出现给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慢性病患者病情的追踪及监测和信息管理带来了发展的春天[6]。移动医疗是移动设备普及之下的衍生物,具有低成本、普遍化、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消除地域障碍,尤其是快捷的问诊咨询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就医前等待[7]。当医疗服务不充足时,移动医疗通过便利可得性满足急迫的医疗需求,从而有效解决医疗信息服务对用户的需求反应慢这一问题。移动医疗服务是一场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适合患者的变革[8]。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在诊断时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简便的诊断方式决定了中医可以不依赖于仪器诊断,随着现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9]。目前“望、闻、问”三诊均可通过移动互联网轻松地实现信息传输。但是,由于患者的脉象无法进行有效的识别传输,从而造成了中医学无法广泛开展移动互联网医疗,制约了中医学在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10]。本项目运用中医智能脉象分析系统与移动家庭医生平台开展远程移动复诊,帮助患者实现跨地域中医辨证施治、复诊调方,实现了中医脉象准确的智能分析、远程传输,结合舌像拍照与病史资料同步上传,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远程问诊、复诊、处方调理、药物快递到家或就近取药的服务。因此,中医智能脉象分析系统与移动家庭医生平台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给中医反复复诊调理处方带来的障碍,是落实中医领域远程复诊、家庭医生模式的有效途径。

6 展望与不足

家庭医生医疗服务模式是我国分级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针。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远程医疗的发展时机已逐步成熟,而远程医疗的实现有助于我国分级诊疗技术上的创新,为我国分级诊疗助力[11]。然而,家庭医生医疗服务模式还未应用到医联体中,且在分级诊疗中,还需进一步探索。目前,这种模式仅局限于本院中,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加入该模式,将其进一步推广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医疗模式,远程移动复诊、会诊将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贡献:林一帆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李禹廷、高文艳、胡文平进行文章的可行性分析;杨国玉、雷春红、李禹廷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杨国玉、林一帆撰写论文;雷春红、李禹廷、高文艳、胡文平、进行论文和英文的修订;林一帆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脉象家庭医生调理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