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黄梅戏《孔雀西北飞》“刘金芝”人物塑造

2019-11-22

黄梅戏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黄梅戏人物形象语言

□ 王 莹

黄梅戏《孔雀西北飞》,是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于2017年打造的新编大型现代舞台剧,编剧刘云程、导演李云、作曲陈精根。该剧以“讲述普通百姓生活”为其根本创作导向,它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且是一部与广大的普通观众声气相投,取材生活、扎根民间、还原百姓生活的黄梅戏原创舞台剧。整部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对当前社会的敏锐观察、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有着极其鲜明和端正的创作立场与态度。从家长里短、日常俗事的婆媳关系出发,从而引发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追问与思考,并最终表达出对人间真情、善良、美好的渴望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呼唤。

作为一名青年演员,我当初被剧院安排为该剧二组主演,饰“刘金芝”一角,实在是倍感荣幸又压力重重。荣幸的是作为一名青年演员能首次担纲主演,是不可多得的业务锻炼机会,也十分感谢院部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首次担任主演,面对大段的唱腔和表演,心中总感觉没底。其次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在现实生活中还并没有该剧刘金芝角色的“婚姻”、“子女”、“婆媳”等关键情绪的现实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很担心因为自己缺乏这种生活体验而导致角色表现苍白无力。所幸在创排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量学习,以及各位老师及同事的点拨与支持,还算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该剧的人物塑造。这次演出经历既给我建立了舞台信心,也对我将来的演出起到终生受益的作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回顾和浅谈一下我对于该角色的理解和塑造。

一、人物形象设定

拿到剧本后,我首先通读了剧本,了解整部戏的故事情节、自己所分到的人物角色在整部戏里的分量,应占据多大的比重,与剧中各人物的关系,然后以此去进行自己的角色创作。创排之初,导演要求我们每个演员写 “人物自传”,这是对角色的初步认识。在经过对剧本不断的研读和长时间的揣摩之后,我认为刘金芝一角的底色最终还是善良的。她是这个时代里普通不过的底层妇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变过程中,骨子里依然有着小农意识、小算盘、小格局。在时代推动下,作为销售员的她精明能干,追求更高更好的物质生活。在家庭关系上,她对丈夫、儿子关爱有加但态度强势;孝亲母、薄婆母。她不是一个道德缺失的人,只能说在道德认知上存在严重的偏差。自私却不乏善良,又与知错能改的复杂性格融为一体。在之后的排练表演中,我一直以这种人物基调去进行塑造,让我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坚实的人物基础。

二、从语言角度进行的人物创造

语言是现代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物创造方面,语言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想要实现事半功倍的创造效果,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戏曲的社会背景,采用真实生动的语言,才能够打动观众,与观众形成共鸣。

戏曲语言又分为唱腔和念白两个部分。唱腔上,本剧在继承传统黄梅戏曲调的基础上,创新地添加了花腔小调与现代歌剧曲调。根据人物的性格及情绪波动,专门创作了符合每个人物形象的曲调唱腔。

在刘金芝登场的第一段唱腔中“管男人先要管好胃,胃不受用男人会发毛”、“吃好喝好万事了,接下来就是管钱包,钱包宜瘪不宜鼓,鼓了赶紧往外掏”、“育儿也是有诀窍,浇花须从根上浇,要想老来有依靠,母子情感须打牢”等这些质朴又不乏幽默的唱词,很鲜明地就刻画出了这个人物的基本调性。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容易让观众记住这个角色。这就是恰当地使用语言在人物创造方面显现出来的优势。现代戏语言通俗、质朴,更容易拉近戏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让观众从更贴近生活的距离去欣赏演员的表演。这对我而言,既是展现自我的机遇,同时也有挑战自我的压力。我深知在舞台上必须要十分入戏,才能够将质朴的语言发挥到极致,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

戏曲表演中的“念白”也是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段,通常有“千斤念白,四两唱”的说法。在戏曲念白中,又分为“韵白”(也称为“大白”)和“小白”。“韵白”讲究韵律感、节奏感,表现为平仄四声押韵,尾音拖长。“小白”就是稍加修饰的生活语言。黄梅戏是从民间小戏发展起来的,剧目表现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面貌,因此剧情人物说的基本都是“小白”。黄梅戏念白用的是安庆方言,安庆方言色彩浓郁,通俗、生动、幽默,语速较快,口语俚语多。比如在本剧刘金芝的台词念白中戏称丈夫“这个砍头的鬼哎”,又如在第二场中与弟妹的对话“你看看妈,就是向着弟妹,姐想拍个马屁,妈甩腿就给我一蹄子”及第三场中面对丈夫儿子讨好自己时说出“算了,焦家苦儿媳,没有这个福分”等语言,短短几句话,就将一个聪明伶俐、略显刻薄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我认为在表演这样的幽默语言时,一定要掌握住人物特点及对话情景,放低表演身段,做到“松弛”但不“松懈”。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拉近观众距离。

三、从生活角度进行人物创造

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而现代戏的主要特点在于体现现代生活。因此,在进行人物创造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活。演员首先要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只有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有充分的体验,才能够将这种体验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进而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在创造人物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人物的思想,这是人物的灵魂所在,只有把握思想,才能够让角色活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戏曲表演的具体内容,对人物从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进行包装,如服装、动作、语言等。虽然我没有过“婚姻”、“婆媳”等生活经验,但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学习来体验角色。作为演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塑造角色。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事情未曾经历过,谁当过皇上?谁做过太监?哪个又是真的仙女?但是在舞台上,我们都要表演得让观众信服。这就要求演员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来达到最终的表演效果。毕竟,“艺术源于生活”的下半句是“艺术又高于生活”。

人物的情感变化,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体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方式。例如剧中刘金芝从刻薄、自私转变为最后的知错能改、幡然悔悟,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内心也是递进的过程。为此,在人物创造的过程中,不能够将人物固定化分析,而需要让人物在演员的头脑中活起来,演员自己就是人物的灵魂所在。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人物表现才会游刃有余。

《孔雀西北飞》的整部剧的创排及表演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作为青年演员,我学习到了更多关于人物塑造的体验。对于演员来说,塑造人物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理解人物就是要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思想深度,探索角色的潜在动机,感受角色的潜在情绪。体现人物就是把角色演出来,不是外在的、夸张的表演形式,而是能深刻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表演形式,并且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并且我强烈地感觉到: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每个演员的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是分不开的。我还是过于年轻,很多方面依然有诸多的不足。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丰富舞台上的角色,给观众带去更多、更好的、成功的人物形象!

猜你喜欢

黄梅戏人物形象语言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语言是刀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