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戏” 传统戏 地方戏
2019-11-22著名剧作家沈虹光
□ 著名剧作家 沈虹光
沈虹光,女,1948年生于江苏南通,著名剧作家,曾任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北省文联主席。
1979年发表文学作品,出版短篇小说集《美人儿》、散文集《戏剧人生》、《岁月留痕》、《落地》,纪实文学《壮士无言》,剧作集《沈虹光剧作选》多种。电视剧作品《戏剧人生》、《有这样一条船》等。
《五二日志》、《寻找山泉》、《同船过渡》、《临时病房》等剧作上演广获好评,四次荣获曹禺戏剧奖·文学奖,并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最佳编剧奖。《五二班日志》改编拍摄为电影获优秀儿童电影奖,《搭积木》改编拍摄为电视剧获“星光”奖。
《同船过渡》被公认为上世纪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代表作,被收入《中华戏剧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并与《幸福的日子》、《临时病房》一同被日本戏剧家翻译介绍,自1998年起在东京等城市连续数年上演数百场,并作为日中交流访华巡演剧目。
2007年话剧艺术百年纪念,获“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9年,《我的父母之乡》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公演。
作为中国优秀戏剧家,曾多次应邀赴美、澳等国出席世界妇女戏剧家大会。
有评论称:沈虹光的剧作,善于从平凡普通的人生中发掘出诗意,对苦恼而又滑稽的人生深怀善意,表现了对人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向往。
2005年以前,我基本不看戏曲。05年,因为工作不得不看,一看就很喜欢,退休后还延续着参加一些活动,但终归还是外行。参加这样的论坛有点心虚。但我没有拒绝邀请,我想自己可以算一个热心观众吧,就以我这样一个身份,说说对戏曲的看法,也算一个角度,可供参考吧。
先说“吃饭戏”。
刚在黄梅戏艺术节上看到一出戏,《孔雀西北飞》。古有孔雀东南飞,今有孔雀西北飞,东南飞是婆婆磨媳妇,西北飞是媳妇磨婆婆。现实生活,现实问题,切中现代家庭敏感的神经。这个戏就是看媳妇怎么磨婆婆的,开篇一段词儿就抓住了观众。
这是一个道德宣教戏,倒也不耳提面命讲大道理,而是以传统戏的叙事方式,说故事。媳妇要婆婆把乡下老宅卖了跟她去城里。老宅卖了就没有老窝了,婆婆不干。媳妇就用孙子打动婆婆。隔代疼,婆婆答应了。进城后带孙子做家务等于当了保姆。儿媳还百般挑剔,刻薄对待。是家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
处理也不特别“创新”,正是老戏曲观众习惯接受的叙事风格。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太好了,朴素自然的表演,写实又写意,把生活程式化,程式生活化,显示了黄梅戏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
可是在剧场就听人说,“这个戏也就是在安徽演演,北京不要去的”。这话我们都懂,不是重点剧目,不是要打造的“精品”。但观众喜欢,成本也低,经得住演,是“吃饭戏”
既然不是重点,开始演员就不大愿意演,不去北京就获不了大奖嘛。后来问到何云,何云答应了,才演下来。一个演美人儿的青衣,把个老太太演得那么好,显示了她的表演才华。
剧团都必须打造“重点”和“精品”,去参赛、过节、拿奖,日常演出就靠“吃饭戏”,否则维持不了生计。湖北著名导演余笑予曾自嘲是“丐帮头”,就是说剧团困难,得到处要钱。有“吃饭戏”,日子就宽裕一点。
其实许多“精品”都是“吃饭戏”,如许多传统戏,元明清延续下来演了几百年,现在还活跃在舞台上,养活着我们大大小小的剧团。一些传统精品在香港演出轰动,在乡下老百姓也点名要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经得住观众检验的真正的“精品”。
《孔雀西北飞》并不完美,评点时提了许多意见,特别是人物,婆婆可怜,一味悲苦,内心的良善宽厚和自尊呢?观众喜欢人物不仅可怜,还要可爱。瑕疵不少,但与一些同样瑕疵多多的“重点”相比,它至少拥有观众,如果剧团多多积累“吃饭戏”,在众多的“吃饭戏”中提高加工,也会从中涌现“精品”,“精品”不一定是预先设定的。
《琵琶记》一类传统经典,就是一代代艺术家的积累性创造。我孤陋寡闻,去年才偶然看到湘剧《琵琶记》,太喜欢了!编剧是湖南优秀的老剧作家,也是湘剧名演员早先赵五娘的扮演者彭俐侬的先生,他与老戏剧家郭汉城讨论剧本,通信竟达九十封之多!“打三不孝”在明代高则诚的本子里就是一句话,生不养,死不葬,葬不祭,叫做三不孝,要打。送信人就替蔡伯喈解释,张大翁就算了。湖南人火辣,发展成为一场戏,就是要打。好看得很。
这类传统戏不是“大型原创”,可它性价比高,比那些大投入大制作不能流传的“精品”划得来,实惠,别的剧团剧种都可以演。对这样的“吃饭戏”,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
其次是传统戏。
到安庆看黄梅戏,还很想看看传统戏。只是现在强调现代戏,历史剧也是新编的,这种强调也有道理,要配合现实嘛,况且,现代戏也更加难做。
常常感叹“剧本荒”,其实到手的剧本又空前得多,征稿约稿孵化稿,动辄几十部,看多了难免变得很现实,觉得把故事说通顺已经不错啦。
我看传统戏,是把传统戏当课本的,第一,它是几百年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艺术、技术含量高,有看头;第二,它真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尊重观众的审美,懂得观众的口味。
《缀白裘》里有一折戏,叫《势利》,两个人物,庙里扫地挑水的老汉和掌门的大和尚。大和尚攀龙附凤,出入权贵府第,回来就吹,又带回来什么什么东西。什么人家给这样多东西呢?老汉问。大和尚就吹这家老夫人怎么不得了,儿子文状元武状元,女儿又嫁给了宫里的谁谁谁,如何显赫,家财万贯。祭奠的谁呢?祭奠她的先夫徐小福。老汉一惊,嗨,我就是徐小福呀。呸,你是徐小福,人家徐小福二十年前就死掉了。老汉说是啊,我就是二十年前投水,被老和尚救起来才到庙里来的!大和尚一听纳头便拜,哎呀老太爷呀,怪不得我看您富贵像呢。老汉却又问,那个徐小福是干什么的呢?大和尚说,做法事纸条上写着什么什么官衔。老汉一听不对,我一个大字不识,怎么可能做这个官呢?大和尚马上爬起来,生气了,那你害我跪下!老汉又问其他情况。大和尚说我凭什么告诉你?要我告诉你,你先把我那一跪还给我!你看他损不损!对上了,他就喊老太爷,下跪;对不上就起身骂老汉,反反复复,把个势利小人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显出对人性的洞察力。
湘剧《琵琶记·上路》是那种朴素的善良,赵五娘说张大翁啊,我走了,你年迈之人独自要当心啊。张大翁说,你一人上路也要小心,天未黑就投宿,鸡叫别急着出门,渴了别喝山泉水,还是要讨热茶汤。相互牵挂呵护,大白话,上下句,就跟说话一样,反反复复,也不奔向高潮地慷慨激昂,就那么打动人心。
不管是不是“重点”,不管是不是“原创”,不管是不是“创新”,观众对戏剧的要求就是好看,好看了,“新”也就在里面了。
可是,好看的传统戏少了。
我省青年演员比赛,地方戏会演,楚汉花黄十几个剧种,来来去去的《打神告庙》《挂画》,玩水袖,在椅子上跳来跳去。小生《庵堂认母》《逼侄赴科》。就那么几个老师跑来跑去教戏,如果没有他们教,就连这几出都没有。汉剧号称“汉八百”,在哪里呢?
央视“青京赛”,观众也说,就那几出,看来看去兴趣就衰减了。
好看的传统戏上哪儿去了?
一位七十多岁的京剧演员,她从小学跟父亲学戏,受过严格的训练,能文能武。我说您会那么多戏,怎么不教呢?她说,我教,谁学呢?有的戏需要功夫,没功夫学不了。功夫又不是几天练得出来的。年轻人嗓子好,就教唱吧,抱着肚子唱下来了,还能得奖。那些难的还学它干嘛?
我偏好传统戏,来源于早年看的戏曲影片:《十五贯》《生死牌》《周信芳舞台艺术·杀惜·跑城》《宋士杰》《团圆之后》,还有咱们的《天仙配》,精彩绝伦,一出好戏对人的教育,胜过说教无数,受益终身。
优秀的传统戏和优秀的现代戏一样,都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是教科书级的作品。让观众和孩子们多看经典的传统戏,犹如看文物,不看赝品,看真的,可以提高鉴赏力,不论对创作还是对市场和生态都有助益。
最后说说地方戏。
地方戏要有地方味儿,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可是,现在成了一个问题。
这次看宿松的黄梅戏《情暖山乡》,看到了宿松的文南词断丝弦锣鼓,很有味道。希望这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艺术多一些。时常看到的是,“土”的变洋了,场面变大了,乐队也交响了,还有歌队舞队,开幕半天不知道是什么戏。
更奇怪的是有的地方戏还不说地方话了。
我们有一个县,在赣方言区,有上古之音,声腔音乐古雅有味。1964年,武汉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杨匡民带教师学生田野调查,发现了这里的采茶戏,当年推上舞台,被誉为田野里绽放的鲜花。
四十年后举办地方戏艺术节时,我们发现这个采茶戏不说地方话而说武汉话,武汉话是西南官话,与赣方言不兼容,伤及声腔韵味,求雅而不得,两头失塌,田野的鲜花变成了纸花。
地方风味除了方言声腔,还有地域风情、地域个性、地域的精神气质。最近还看到一出荆州花鼓戏《拦花轿》,七十年代创作的,当时坐花轿还被视为封建礼俗,所以要“拦”。大嫂带着花轿接新娘,要过河。艄公思想进步,要拦花轿。一个抬,一个拦,一个船上,一个船下,一会儿上船,一会儿下船,整出一场妙趣横生的好戏。
拦花轿的时代过去了,观众喜欢的是天沔人的机趣,天沔人的腔调和语言风格,乡间处理矛盾、转化矛盾的方式,亲切有趣,一点不过时。
大嫂气得要下船,艄公说好啊,下去吧。一下去就糊涂了,这是哪里呀?原来下错了,下到对岸了。只得复上,盘腿坐在船头说大话,你不送我也过得去。你么样过咧?么样过?我把花轿扛到“打鼓秋”过去!“打鼓秋”就是狗刨,瞎扑腾。
得意时站在船头随波荡漾。排到这里,导演余笑予说,你们的西腔不是蛮好听吗,就唱西腔!全剧都是小调,突然冒出一段西腔。西腔也是小调,但富有歌唱性抒情性。果然,西腔一起,清风拂面,观众也随之心荡神怡。
这是余笑予导演巅峰时期的作品,他出身梨园世家,五岁登台,小人精,在传统戏中浸泡透了。《拦花轿》中传统程式运用之多,运用之合理,活泛,巧妙,充满智慧。
好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戏是荆州地区创作,作者有好几个人,演出也不止一个剧团,后来省戏校拿去演,不断地修改加工,最后被余笑予发现,袖子一卷,好了,看我的了。调换演员,调整音乐,重振旗鼓。扮演大嫂的孙世安如今已经七十多岁,她说,余导好下功夫哦,一把伞这样那样都有好多花样。这样的地方戏、现代戏谁不爱看?
积累“吃饭戏”,学习并多演传统戏,保持地方戏的地方特色,对于咱们论坛提出的“创作、市场、生态”暨“多元的发展路径”,或许也有些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