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京剧舞台上的几出三国戏

2018-06-29马晓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戏京剧

内容摘要:“三国戏”是京剧剧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国的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在京剧史上历史悠久。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就有三国的连台本戏演出,这些剧目更是成为三庆班的大轴拿手戏。从中可见三国戏在众多京剧剧目中的分量。这些戏经过代代京剧人的传承、加工,使其无论从艺术性、欣赏性还是表现力等方面均成为为京剧舞台上的经典。

关键词:三国戏 京剧 传统戏

一.子龙将军显奇能 长坂坡上救少主

三国戏是京剧传统剧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剧目都是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为题材。京剧《长坂坡》就是其中一出非常有特色的经典传统剧目。

京剧《长坂坡》又名《子龙救主》《当阳桥》,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败走新野,曹操大军夤夜率兵追及,刘备与家眷在乱军中失散。赵云舍生忘死,单枪匹马冲入曹营,七进七出,屡涉险境,终于在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后又奋力保护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接应,吓退曹兵。清道光后期,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程长庚邀请卢胜奎为三庆班编写新戏,将《三国演义》改编成三十六本连台本戏《三国志》。这部戏被搬上舞台后成为三庆班的代表作,一般在年底封箱戏时演出。每次全部《三国志》演出结束之后都会再重演一遍《长坂坡》,据此可见这出戏的分量和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当时程长庚、卢胜奎、徐小香也因为《三国志》获得“活鲁肃”、“活诸葛亮”、“活周瑜”的美誉。这几个舞台形象也被收录入“同光十三绝”的画像中流传至今。

《长坂坡》这出戏文武并重,对演员的唱、念、做、武功要求很高。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杨小楼先生以武戏文唱的表演风格精彩地塑造出英姿飒爽、武艺超群的赵云形象。他非常善于塑造人物,表现故事。在这出戏中,他运用武生特有的唱念方法来处理剧中的唱腔和念白,既有力度又富有激情,而且节奏感很强,高亢挺拔,非常有大武生的气势,准确地塑造出趙云威武、勇猛的青年将军形象。剧中的一个精彩看点——“抓帔”,这是全剧的经典桥段,表现的是糜夫人为了救阿斗,不拖累赵云,自己投井自尽,赵云追至井口救糜夫人,结果只抓住了糜夫人的衣服。然后,赵云一个高难度的武戏身段“倒扎虎”翻下来,这样的处理将当时情势的急迫和赵云救糜夫人的心情表现得恰到好处,十分精彩。在这出戏的早期演出中,“抓帔”的情节是没有的,后来经过王瑶卿先生和杨小楼先生的艺术加工才有了今天的版本。厉慧良先生的《长坂坡》在此处的演法与杨小楼先生有所不同,首先在这场戏中赵云的上场,厉慧良匠心独具,运用了一连串几个“鹞子翻身”的技巧,将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中的情境表现得精准生动,同时也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到京剧武戏的独特魅力。在“抓帔”的时候,厉先生也是使用“倒扎虎”的技巧,但是到了晚年演出时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他根据剧情创造出另一种演法,即用把抓下的帔抛到半空中,然后走一个大翻身接住,跪搓步到井前。这样的处理同样表现出了赵云当时急切悲痛的心情。

这出戏常与《汉津口》连演。这种连演的演法看点在于演员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一人分饰两角,诠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长坂坡·汉津口》即是如此,演员前饰赵云,以武生应工,后饰关羽,以红生应工,这就是京剧中常讲的一赶二”。甚至在有的戏中还会出现“一赶三”的情况。类似这种演法在京剧中很普遍,如《群·借·华》中前饰鲁肃后饰关羽、《红楼二尤》中前饰尤三姐后饰尤二姐、《龙凤呈祥》中前饰乔玄后饰鲁肃等。不同于话剧,这样的设计在京剧中就意味着要以两个行当来应工,演员要通过对念白、唱腔、表演身段、技巧运用上的不同处理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戏剧情境。这种演法不但要求演员十分全面,也是对演员艺术功力的一种考验。这虽然是考验,但也是演员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对于优秀的演员来讲这个过程是非常过瘾的。

二.龙凤呈祥成美事 孙权巧计一场空

《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又名《龙凤呈祥》,是京剧传统剧目。故事见《三国演义》、《锦囊记》传奇。这是一出包括老生、旦角、小生、净、老旦、丑等行当的群戏,旧时常作为吉祥戏于新年正月开台时演出,又常作为大型合作戏,集中各行当、流派名家演出。这出戏一共有五个版本,本文阐述的是其中最早的一版。这一版本与其他的有所不同,刘备出场直接带黑髯口,别的版本都是带黪,因此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就取消了乔玄让刘备染黑须发的情节。1952年开始戏改,许多传统戏根据时代背景做出调整,有的是修改了唱词,有的是情节发生变化。《龙凤呈祥》即是如此。在“甘露寺”一场中,为破除迷信,乔玄的唱词由“青龙偃月神鬼皆愁”改成“青龙偃月世人皆愁”。这也说明京剧剧目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逐渐发生着变化。剧中主要人物乔玄的主演是马连良先生,“甘露寺”一场中,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腔“劝千岁”体现出马派唱腔舒畅俏丽,表演诙谐潇洒的风格特点,引人入胜。在这出戏中他的表演充分体现出马派艺术的风采。在京剧电影工程中,由马连良先生的弟子冯志孝担任京剧电影《龙凤呈祥》中乔玄一角,这是继1997年音配像之后,时隔20年他在影视中再次饰演乔玄,不同的是这次是从电视屏幕登上电影银幕。剧中饰演孙权的是刘连荣先生,他的演唱厚重而不失情绪变化,将孙权的心机和计策失败后的懊恼表现得惟妙惟肖,为全剧增色不少。吴国太的主演马富禄先生气力充沛,嗓音宽亮,充分体现出人物的年龄感,成功塑造出这一舞台角色。后半出饰演刘备的演员是杨宝森先生,他演这出戏的次数非常少,所以这份音像资料具有极强的资料性,十分难得。饰演赵云的李万春先生嗓音宽亮。他饰演的赵云英雄气魄,气度非凡,准确地塑造出一位胆识过人、英勇不失儒雅的将军形象。在这出戏中,高维廉饰演周瑜,他的唱、念、做、表演表现出周瑜少年英才,气度不凡的人物气质和身份。剧中重要人物之一鲁肃由李盛藻先生饰演,他从人物出发,通过对念白的巧妙处理将二人的上下级关系和作为挚友,真心为周瑜着急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准确而生动。

在“洞房”一场中,【西皮慢板】“昔日梁鸿配孟光”一段,张君秋先生唱6句,使用的是京剧传统唱腔,他嗓音甜亮、韵味醇厚,既尊重传统又有新意,令人回味无穷。

《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带“张飞听琴”一场,景荣庆先生塑造的张飞神采飞扬,在粗犷中不失细腻。在后面的“芦花荡”一场中,张飞的身段表演十分繁重,吴钰璋的配像形神兼备,颇见功力。

在这出群戏之中,每位演员的节奏掌握得都很好,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和情绪,这使整出戏节奏紧凑、趣味横生,体现了原名剧的风采。

三.施巧计孔明化险为夷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京剧传统剧目。故事见《三国演义》。诸葛亮闻魏国又启用司马懿为帅,因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拟派将驻守,马谡请令前往。诸葛亮再三叮嘱,须靠山近水扎营,并令王平辅之。无奈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违抗诸葛亮军令,在山顶扎营。终被魏将所败,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进军,欲攻取西城。此时西城兵力空虚,万分危急之际,诸葛亮妙用“空城计”,令城门大开。司马懿见状生疑,以为城内必有伏兵而退去。后探明虚实,复夺西城,诸葛亮已调回赵云,惊退魏军。马谡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爱惜马谡才具,但军法无情,乃挥泪斩之。并因用人失当,上表请自贬。

京剧《失·空·斩》是一出老生的经典剧目,谭、余、马、杨、奚、高等流派均演出该剧,各具特色。剧中净行饰演马谡,为侯喜瑞最为有名。司马懿一角为金少山、裘盛戎、王泉奎等所擅演。《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经常连演,简称为《失·空·斩》。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刘备借东吴荆州之地不还,孙权与周瑜设美人计,假意把孙权之妹孙尚香许配刘备,欲将刘备诓骗过江,迫使刘备归还荆州。赵云保刘备过江招亲,依诸葛亮的计谋,先结好太尉乔玄。乔玄在吴太后面前道破孙权与周瑜所定之计,建议“将计就计结鸾俦”。吴太后在甘露寺面相刘备,同意了亲事,为刘备与孙尚香完婚。在赵云的催促下,刘备回转荆州,孙尚香持吴太后所赐尚方宝剑同行,一路冲破周瑜兵将的阻挡,在诸葛亮和张飞的接应下回到了荆州。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谭富英嗓音尤佳,清脆嘹亮,行腔酣畅淋漓,韵味清醇。诸葛亮在剧中的首次登场时的【引子】“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就非常有气势,体现出了人物的身份、气度。在第一场戏中,诸葛亮叮嘱马谡驻守街亭一定要靠山近水扎营时的一段【西皮原板】,语重心长,唱腔流畅自然,悦耳动听。剧中,街亭失守后探子回营报信,共有“三报”,是全剧的重点场子之一,主要通过念、做表现人物的内心波澜,又不能过度,有伤诸葛亮的形象,因此极见功力。在“三报”中,谭富英先生通过对念白节奏、力度的不同处理,步步推进,层次分明,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空城计》一折中,诸葛亮在城楼的【西皮三眼】和【二六】,是该剧经典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節奏平缓,唱腔舒展平和,但十分具有张力,表现出诸葛亮的临危不乱,保持着凝重、淡定的统帅气度。【西皮二六】“我坐在城楼观山景”则语气感极强,谭富英先生唱得流畅自如,将诸葛亮在险境之中的沉稳和过人的智谋表现得精彩到位。

最后一场《斩马谡》,诸葛亮升帐准备军法处置王平、马谡的【西皮导板】“火在心头难消恨”翻高处理,高亢激越,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当时极为激愤的心情。后面几段【西皮快板】表现出诸葛亮对马谡既气愤又惋惜的心理,谭富英先生的【快板】演唱速度非常快,同时咬字清晰,声声入耳,让人感觉痛快淋漓,情绪饱满,一气呵成,十分过瘾。

京剧三国戏系列的剧目很丰富,由于三国故事里涉及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所以要在舞台上体现首先需要求剧团演出阵容齐整、各个行当完备,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呈现。因此,我们通常用能否演出三国戏作为考量一个演出团体的标准。同时,由于人物众多,每个人物又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要准确诠释出三国众生相也是对演员艺术功力的一种考验。这时的舞台便是演员们的竞技场,通过互相的角力和配合必将为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演出盛宴。

(作者介绍:马晓慧,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博物馆员,研究方向:戏曲史论)

猜你喜欢

传统戏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观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引发的几点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徽州传统戏场建筑的声学装饰性构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