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

2019-11-22李增新郭建平张婷婷刘权祥白长双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止吐药输液膝关节

李增新,郭建平,张婷婷,刘权祥,白长双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日康复,现对96例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膝关节置换护理中常规康复护理与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快速康复护理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势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依据护理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康复护理组(n=48)和快速康复护理组(n=48).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58~66岁,平均(62.3±10.4)岁;病程3个月~5 a,平均(2.2±0.5) a.疾病部位:36例为单膝,12例为双膝;疾病类型:25例为创伤性关节炎,12例为骨性关节炎,1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规康复护理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59~66岁,平均(63.6±10.2)岁;病程4个月~5 a,平均(2.8±0.6) a.疾病部位:37例为单膝,11例为双膝;疾病类型:24例为创伤性关节炎,13例为骨性关节炎,1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排除标准:将术前有胃炎等消化道内科疾病、术后应用镇痛泵等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 法

1.2.1 常规康复护理组

常规康复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1)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前8 h督促患者禁食水,术前对患者应用止痛剂等;2)术中护理:对患者手术区域皮肤进行清洁;3)术后护理:术后6 h督促患者禁食水,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指导患者下床适当活动,常规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1.2.2 快速康复护理组

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护理: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身体营养状况,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快速康复理念,同时讲解超前镇痛及处理术后疼痛的相关知识,术前1 d给患者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术前1 h给予患者肌内注射50 mg哌替啶;术前禁饮时间为2 h,禁食6 h.此外,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使其熟练掌握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2)术中护理:选取多种优化模式结合的麻醉方法及舒适的手术体位;3)术后护理:术后根据肠鸣音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尽早进食(约术后1 h给予饮水,2 h后进流食),督促患者在硬板床上进行6 h平卧,患者患肢抬高15°~30°,外展保持在10°~20°中立位,为血液回流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将冰袋放置患膝两侧,进行6 h的持续冷敷,并加压包扎,缓解疼痛.利用弹力绷带或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必要情况下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此外,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强度.患者术后还处于麻醉状态时帮助其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CPM机,麻醉解除后督促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直腿抬高训练、伸膝锻炼等[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情况及临时应用止吐药物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此外,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10分,评分越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2].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测定,采用膝关节评分法(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越高,其改善程度越好[3].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情况及临时应用止吐药物情况

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发生率、临时应用止吐药物比例均显著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显著少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Tab.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情况及临时应用止吐药物情况Tab.2 Nausea,vomiting,abdominal distension,hunger,thirst and temporary use of antiemetic

注:与常规康复护理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Tab.3Total amount of infusion, first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and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V(术日输液总量)/mLt(术后首次下床)/dt(住院)/d快速康复护理组(n=48)1870.4±325.2∗0.9±0.4∗4.4±0.5∗常规康复护理组(n=48)2862.9±508.51.4±0.67.6±1.5t4.3033.1822.776P<0.05<0.05<0.05

注:与常规康复护理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ROM、HSS评分变化情况

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OM均显著增大(P<0.05),H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ROM、HS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与常规康复护理组比较,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ROM显著增大(P<0.05),HSS评分显著增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ROM、HSS评分变化情况
Tab.4 Change of VAS score,ROM,HS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组别时间VAS评分/分ROM/(°)HSS评分/分快速康复护理组(n=48)护理前6.9±1.973.5±10.452.8±8.7护理后2.5±0.7#∗104.8±10.2#∗84.7±10.4#∗常规康复护理组(n=48)护理前7.0±1.973.5±10.752.9±10.8护理后4.2±0.7#92.0±10.5#76.2±10.9#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康复护理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现阶段,在对骨科临床膝关节疼痛进行缓解、对膝关节活动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术后极易有疼痛、肿胀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积极准确地进行功能锻炼造成了阻碍.1997年,丹麦Henrik Kehlet教授提出了快速康复外科(ERAS),将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充分利用起来,促进手术应激的减轻、住院时间的缩短、住院费用的降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并发症发生的减少,推动了患者的康复进程[4].近年来,ERAS在关节外科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5].

相关医学研究[6-8]表明: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将人性化、专业的整体康复护理提供给患者,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发生率、临时应用止吐药物比例为8.3%,2.1%,2.1%,2.1%,18.9%,2.1%,均显著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29.2%,22.9%,8.3%,45.8%,43.8%,25.0%)(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显著少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OM均显著增大(P<0.05),H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ROM、HS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和常规康复护理组比较,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ROM显著增大(P<0.05),HSS评分显著增高(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护理中较常规康复护理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饥饿、口渴发生率,使患者尽量不临时应用止吐药物,同时减少患者的术日输液总量,缩短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加大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势显著.

总之,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康复护理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止吐药输液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对595例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使用不同止吐药的情况分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盐酸托烷司琼合成工艺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