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黑山岩画述略
2019-11-22王媛
王 媛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甘肃嘉峪关735100)
嘉峪关黑山岩画(以下简称黑山岩画)的发现,是甘肃田野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这批资料不仅丰富了甘肃考古学研究的内容,而且也促进了我们对嘉峪关及其周边地区历史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一、黑山岩画的发现与分布
黑山岩画最早发现于1972 年,后来于1978 年和1987 年进行了两次普查,共发现岩画155 幅。2005 年在蕉蒿沟又发现岩画10 幅。2006 年10 月,嘉峪关文物景区管委会成立黑山岩画普查小组,对黑山岩画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又新发现岩画35幅。截至目前,在嘉峪关黑山区域内石关峡口、交河沟口、红柳沟、四道股形沟、磨子沟、蕉蒿沟共发现岩画分布点6 处,岩画200 余幅。
二、黑山岩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黑山岩画分布地区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黑山属马鬃山支脉,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至二叠纪(2.9~2.45 亿年),其岩石有古生代灰绿色片岩、板岩、黄绿色暗紫色的硬砂岩、黑色的硬质灰岩、大理岩、火山岩和黑色页岩,以及黄绿色云母质砂页岩、石英粗砂岩和杂质页岩。黑山自寒武纪开始,经历各个地质造运动时期,断裂隆起形成干燥剥蚀中山,海拔最高(主峰)2799 米,最低1700 米。北翼倾角约80 度,南翼倾角约50 度。山顶浑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山体表面岩石破碎,山间有水塘、泉水、溪流,山麓为洪积扇发育。山东南翼有大草滩水库,湖水顺山涧东向流泻,形成水草丰茂的幽谷,适于畜牧。黑山地区植被稀少,山地属石质荒漠性山地,剥蚀强烈,几乎寸草不生,山间峡谷地带为灰棕荒漠土,存在旱生、超旱生及夏雨型或短命型荒漠型植被,主要有红柳、蕉蒿、黑柴、蓬草、芨芨草、野刺玫、白刺、骆驼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黄羊、青羊、野兔、狼、旱獭、刺猬、蛇、山鸡、蝙蝠、鹰等,分布于山谷水草较好处。
黑山南麓有石关峡,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峡口中间的黑山湖农场,原有居民200 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峡口南侧为酒钢集团自备工业水源地——大草滩水库,连霍高速公路和312 国道从水库南侧经过。峡口东端为悬壁长城文物景区和峪泉镇黄草营村,有公路通往嘉峪关市区。黄草营村有居民约1000 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岩画分布的沟谷,大多有简易便道可进出,近年常有勘探、采石、采矿人员在此活动。
黑山岩画多刻画于硬度大而不易风化的硅质岩上,岩画的整体保存现状较好。在自然破坏方面,由于风雨侵蚀、冷热物理效应的长期作用,造成个别岩画发生崩裂、剥蚀等情况。由于距离酒钢厂区较近,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不断侵蚀岩石表面,或岩石本身长期的化学反应(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致使岩画画面漫漶不清。另外,夏秋两季偶发的泥石流,岩石间生长的植物根系等,对岩画的保存也有一定的影响。岩画的人为破坏主要是乱刻乱画和开矿采石等生产活动。
三、黑山岩画的制作技法和造型特征
黑山岩画的制作主要有磨刻、凿刻、线刻三种方法,前两种方法刻制的岩画多呈深咖色或茶黄色,后一种方法刻制的岩画一般呈浅灰色或灰白色。其技法虽很简单,但画境古拙,形象生动,粗犷有力,风格独特。在图像造型方式上以线造型为主,即以凿刻或磨刻的线条勾画图像,岩画所表现的人物或动物图像较为简略,一般只注重体型特征及动物姿态的刻画,对细部末节的描绘很少。岩画中的动物图像的装饰化趋向在部分画面上十分明显,如虎身上的斜线纹、直角折状纹的刻绘,相比之下对人物的刻画则显得简单、粗略。
四、黑山岩画的年代特征
黑山岩画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大致如下:
第一,岩画中出现的各类动物均属全新世以来的现生种。由此可以认为岩画年代最早的部分应相当于全新世以来的某个较现今气候条件良好的时期。
第二,岩画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经济发展阶段是进步发达的狩猎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类型,说明岩画的时代应晚于新石器时代。
第三,岩画中所出现的狩猎工具和操练武器,有一部分为金属品,由此可推测该部分岩画的制作应是金属器出现以后。
第四,有一部分与佛教有关的题刻,带有明显的藏传佛教的特征,这说明该部分岩画是唐宋以来藏传佛教传入该地区之后的作品。该部分岩画严格讲应该属于唐宋石刻类作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岩画。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认为黑山岩画的大致年代早在青铜器时代(战国)一直到藏传佛教传入河西之后的唐、宋及以后时期。在较大的范围内嘉峪关黑山岩画遗存与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岩画有一定的文化联系现象,是中国北方岩画群的典型代表。
五、黑山岩画的题材内容及历史文化价值
岩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狩猎、畜牧、操练、宗教、舞蹈、动物等。其中动物图像达80%以上,种类共有10 余种,多数为草食动物。人物图像有猎人、武士、舞者。此外,还有一些神秘符号、宗教符号、自然物及神灵形象等。
黑山岩画作为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记事画,内容丰富,刻凿年代时间跨度大,是古代先民在黑山乃至河西地区生息繁衍、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着“描绘在石头上的史书”之称。
岩画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可归纳如下:
第一,岩画有许多狩猎图像,反映了狩猎时代、驯养和畜牧时代以及狩猎转变为驯养和畜牧过渡时期历史转化的某些特征。
第二,岩画中众多的舞蹈图像和舞蹈形式,充分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古老先民能歌善舞和热爱生活的欢快感情。从岩画中可探寻出中国西北古代舞蹈形式的源头,对于我们研究早期舞蹈和舞蹈的产生、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岩画中众多的人物造型和服饰形象,对研究古代羌人、月氏人、匈奴人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岩画有许多动植物图像,包括野牛、野鹿、野骆驼、黄羊、盘羊、虎、狼、獾、狐、鹰、野雉、野兔、旱龟和蕨类植物等,这些动植物有的喜温暖潮湿,有的喜干旱寒冷,反映了河西地区气候由温暖潮湿向干旱寒冷的转变,植被景观由森林向草原荒漠的转变。同时对断定岩画年代有很大帮助。
第五,岩画中许多反映先民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及佛像、佛塔图像,为研究古人宗教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
第六,岩画刻凿方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采用了写实、夸张、传神、抽象、符号化等艺术手法,使图像显得有立体感和空间感,艺术风格别具特色。
总之,黑山岩画对研究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进而对研究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