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空间观

2019-11-22周小莉

丝绸之路 2019年4期
关键词:以太虚空亚里士多德

周小莉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古希腊人思考空间问题的出发点来自于“存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①的假定,“某个地方”就像一个容器,把存在的东西容纳其中,“某个地方”就是对空间最形象的表述。在哲学诞生之前的时代,虽然人们尚未思考空间的本质是什么,但在对空间形态的感性描绘中就已经清晰地体现了空间作为“某个地方”的特征。

据传生活于公元前9 世纪的诗人赫西俄德在其《神谱》中勾勒了宇宙最初的空间格局:“最先产生的确实是卡俄斯(混沌),其次便产生该亚——宽胸的大地,所有一切(以冰雪覆盖的奥林波斯山峰为家的神灵)的永远牢靠的根基,以及在道路宽阔的大地深处的幽暗的塔尔塔罗斯。”②紧接着大地生下了皇天乌拉诺斯、山脉及居于山谷的自然女神纽墨菲、深海蓬托斯、河神俄刻阿诺斯(他和妻子忒提斯生下了所有的河流泉水)。从这个由大地、天空、地狱、海洋、山川、河流构成的宇宙中,可以看到希腊人对空间秩序的强烈渴望,也正是这些地点为人和众生灵提供了栖息之所。

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古希腊人空间认识的最高水平,他对空间的研究亦来自实体存在于何处的疑问。与神话的作者相比,亚里士多德对空间的思考已经由描绘空间的具体形态深入到对空间本质的探索中去了。他对空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包括空间的本质、虚空、空间与事物的运动以及宇宙空间的结构,这些讨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们研究空间问题的基本思路。

亚里士多德主要是在《物理学》中讨论了空间的问题,他所说的空间指的是“地点”,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空间”一词含义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和神话的作者一样,也认为事物必须存在于某处,事物存在的场所就是地点,亚里士多德的空间研究其实就是对地点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将地点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初始的地点,即“每个物体最初直接所处的特有地点”③。很多希腊人容易把地点和处在地点中的事物混淆在一起,有的认为地点就是事物的形式,有的认为地点就是事物的质料。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指出,地点是不同于事物的东西,它既不是事物的形式,亦不是事物的质料。地点的本质是界限,这个界限包含三个规定性:第一,积量等于该事物;第二,不是该事物;第三,可与该事物分离。

第二种是容纳了初始地点的更大范围的地点。例如一本书,容载它的初级地点就是与它等积量的界限,高一级的地点是书房,再高一级的是整幢楼。上文中所说的作为事物界限的地点只是最初级的空间层级,依次往上走,处于等级体系最高层的是天,是极限,万物都在天之内。大地、海洋、气、以太、天构成了空间的基本层级,它们的包容关系是:“地在水中,水在气中,气在以太中,以太在天中,但天就不再在其他东西中了。”④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空间是有限的,在天之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因此天不在任何东西中。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研究了虚空的问题。既然地点是物体存在的处所,那么有没有失却物体的地点(虚空)存在?阿那克萨戈拉、麦里梭、毕达哥拉斯、芝诺等早期哲学家都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都把虚空当作没有什么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地点,有的认为存在虚空,有的认为不存在虚空。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明确:虚空不存在。首先,他指出失却了物体的地点不存在,因为一旦物体从它先前的地点移出,立刻会有其他东西充满那个地点。其次,虚空不是事物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把事物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两种,自然运动指事物因其自然本性而进行的运动,强制运动指事物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的运动。在自然运动中,每种事物都因其性质而具有确定的运动方向。如果假设虚空存在,那么自然运动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将不存在,因为虚空是无限和无差异的,其中没有方向的差异。这种假设和事实相悖,现实中的自然运动是有差异的,因此可以推知虚空不是自然运动的原因。

在强制运动中,事物运动的速度与该事物通过的介质的浓度成正比。例如一个物体A 分别通过水和气,那么在水中的运动时间肯定大于在气中的运动时间,两个时间之比等于水和气的浓度之比。如果假设A 在虚空中运动,那么它通过这一段虚空的时间和速度就无法计算,因为虚空没有对充满的比例,所以无法算出其他介质和虚空的浓度之比。人们只能想象在虚空中物体要么静止、要么永远运动、要么一切物体同速运动,这些假设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虚空不是强制运动的原因。

在研究了事物存在的初始地点、各级地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虚空等问题之后,亚里士多德在《论宇宙》中进一步描述了整个宇宙的空间结构,让人们对自己周遭的世界有了清晰而富有层次的认识。

他肯定了宇宙是一个由“天、地和被包含在它们之中的自然事物”⑤构成的自足完满的系统,它层次分明,秩序井然。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包围着地球的是诸神居住的天,天上有绕圆形轨道运动着的星体,圆周运动的中轴是由南北两极连成的线,因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⑥。星体分为恒星和行星,恒星在天上的位置不变,行星则在轨道上做自然运动。星体之间并非虚空,而是充满着一种神圣的元素“以太”,“以太”之下是一种像火的、无序的元素,再往下是“气”,它的变化可以形成风、云、雪、霜。“气”之下是海洋和大地,海洋由“水”元素构成,处于大地的表面,它包裹着由“土”元素构成的大地。“土”不能运动,质地紧密无比,是宇宙的最低处。这样由高到低由五种元素构成了五个球面区,“其中,较小的球面总是被较大的环绕——我的意思是,土在水中,水在气中,气在火中,火在以太中——,它们构成整个宇宙。整体的上方代表诸神的住所,下方则是有死生命的家园”。⑦

在解释了其他所有问题之后,亚里士多德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一切?像他之前和之后的很多哲学家、科学家一样,亚里士多德将空间问题的最终归宿指向了神。他认为是神创造和管理着这一切:“神在任何意义上都是这个宇宙中的一切东西的保护者和生成者。”⑧神居住在宇宙空间的最高处——天上,在天的极顶上,管理着由上自下的万物,首先是天上日月星辰的转动,其次是大气中风雨雷电的变换,再次是河流山川的形成,最后是动植物的生灭。

亚里士多德对地点、虚空和宇宙整体结构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理论体系,完美地回答了一切存在物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2 世纪,托勒密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体系,整个中世纪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这种宇宙模型在15 世纪才受到了挑战,哥白尼发现用“地心说”无法解释一些天体的实际运动,因此肯定“日心说”。但即便如此,哥白尼依然以谦恭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托勒密的敬意:“亚历山大城的克洛狄阿斯·托勒密……把这门学科发展到几乎完美的境地,于是似乎再也没有任何他未曾填补的缺口了。”⑨伽利略也将自己在天文学方面的进步建立在超越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体系的基础上,其著作也是以两大体系对话的方式展开。⑩虽然哥白尼和伽利略以“日心说”代替了“地心说”,但他们对宇宙基本结构的描述依然没有脱离亚里士多德的框架。直到牛顿的出现,人们才真正从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中走出来,开始认同无限宇宙,不再执着于某个中心,并学会用力来解释星体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空间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很幼稚,但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他的理论几乎可以解释当时人们对空间的所有疑问。

[注 释]

①③④⑤⑦⑧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徐开来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82 页、86 页、97 页、606 页、609 页、621页。

②赫西俄德著,张竹明、蒋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29 页。

⑥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插图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年版,第4 页。

⑨哥白尼著、叶式辉译:《天体运行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4 页。

⑩伽利略著、周煦良等译:《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猜你喜欢

以太虚空亚里士多德
以太极为旗,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你在黑暗中看我
车易链:做汽车业的“以太坊”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百通推出入门级快速工业以太网络交换器系列
关于它,或水
以太互联 高效便捷 经济、可靠、易用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虚空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