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分析及相关探讨
2019-11-21陈刚
陈刚
摘 要:基于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要了解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探讨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公立医院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医院资产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完善医疗风险互助基金等制度,体现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科学性。
关键词:公立医院 政府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公立医院统一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本文针对执行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尝试进行分析,探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公立医院平稳健康发展。医院财务分析采用科学的财务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对医院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影响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现金流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医院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评,及时发现医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管理者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一、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简称新制度)要求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既实现财务会计功能,也实现预算会计功能,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新模式。新增26个预算会计科目、预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对医院会计核算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制度着重从宏观管理角度出发,存在不能完全满足微观经济管理需求的问题。如现金流量表中“日常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财政基本支出拨款收到的现金、财政非资本性项目拨款收到的现金等项目,较好的反映了政府财政拨款收支的情况,但在一些公立医院中,财政拨款金额占医院现金流量的比例很小。对医院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收支反映的比较笼统,这就使其他占医院现金流比重较大的项目难以单独体现,不利于揭示大额资金的具体流向。取消对药品和卫生材料涉及资金的单独列示,可能给相关信息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新制度要求双体系下的平行记账,实行“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需要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要求医院必须更新会计信息系统,新系统建立过程中新旧数据的衔接、调用等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有针对性的对部分科目进行细化核算,在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考验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二、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几点问题
公立医院承担大量的公益职能。为了保障医疗业务正常运行、患者基本用药和急诊急救等需要,必须保证一定的药品和卫生材料的库存,库存物资的价值可能随着市场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新制度未明确资产减值的处理,导致医院部分资产的价值信息缺乏可靠性。
新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有效应用,为科学分析公立医院的财务情况夯实基础。医院财务部门应重点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性指标。可对多期财务报表合理排序,清晰展现出公立医院的经营效果。采用比率分析法明确各部门的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医院运营中的短板。
公立医院强调公益性,承担了大量的应急救治、突发事件抢险等工作,但公立医院未创建公益性会计科目,无法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目前国家尚未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公益救助补偿规范,导致医院常出现不交押金拒绝治疗的情况,贫困病人因难以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导致延误了救治时间。影响公立医院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易引发社会矛盾。
新制度涉及范围较大,需要更新财务软件系统,全面升级HIS系统数据接口等。软件开发人员应根据医院提出的功能需求,加强辅助核算功能、报表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升级。
三、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探讨
新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公立医院在医改环境下规范财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新制度的实行必然会出现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问题。比如当前因医患纠纷引起的诉讼问题时常发生,新制度解决了支出渠道的问题,但仅对医院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做出限制,对不同风险程度的医院未区别对待。对在新制度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公立医院应加强对新制度的解读、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新制度的贯彻落实。
公立医院必须加大资产管理力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有形与无形资产都可能会出现资产减值情况,不利于公立医院进行精准的资产管理工作。公立医院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备查登记,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医院应加强预算管理力度,设置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以医院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建立健全预算刚性约束机制。制定出一定时期内医院各部门(科室)的全部收支预算,并下发各部门(科室)严格执行,持续监督考核,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积极发挥财务预算的作用,保障新制度的顺利推行。
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有合格的人力资源,优秀的工作人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其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公立医院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采取激励和考核等多种方式,通过邀请专家来院和财务人员外出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与医改发展相适应的合格人才。公立医院日常运营管理中,需不断强化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宣传,使财务人员更深刻理解《政府会计制度》,保证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
公立医院是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平台。财务部门在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地位尤为重要。公立医院执行新制度的效果与财务部门有直接关系。公立医院可以尝试在医院内部科室之间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医疗风险互助基金的提取、使用和返还办法,结合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细化,探索解决医疗纠纷的新办法,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四、结束语
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给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必须提高对执行新制度的重视程度,对遇到的一些难点和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既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又要逐步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有效发挥《政府会计制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元元,田立启,陈新平,苏红.《政府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实务与衔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
[2]朱然煦.对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9(19):150+161.
[3]李永翀.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分析——以固定资产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9(0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