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导促学”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
2019-11-20陈颖
【摘要】本文阐释本体性语文教学与非本体性语文教学的概念,指出“以导促学”意指非本体性导向本体性,解读“以导促学”中蕴含的方法,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导促学”的实践策略:预热导学,促进学习融入感;问题导学,加深学习参与感;兴趣导学,产生学习自主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以导促学 本体性语文知识 导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03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初中生是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并且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体现。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导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只有如此,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一步步落实,融入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生命体验中。
一、本体性语文教学呼吁“以导促学”
(一)本体性与非本体性语文教学
吴中豪教授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他认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2]与之相对的是语文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从语文学习内容生发出来的“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本体性语文教学内容无论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来讲还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都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基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价值体现。语文知识、语文策略、语文技能不是冷冰冰的知识体系,而是包含情感参与和人文价值的学习内容,因此,本体性语文学习内容与非本体性语文学习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学习本体性语文内容需要非本体性语文内容的导引与促进。
(二)“以导促学”意指非本体性导向本体性
“以导促学”强调引导与促进,“导”的主体是教师,“促”的对象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导”为方法,“促”为目的,教师的引导行为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本体性语文教学的重要关注点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语文策略、语文技能的掌握,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以课文、阅读材料、写作训练等为工具,而这些工具不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桥梁,本身也具有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这就赋予了这些工具性材料的非本体性功能。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调动这些非本体性功能才能过渡到本体性语文内容的学习上来,这一过程就是“导”的过程,导向本体性语文内容的学习,导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导促学”导向的内容是从非本体性语文知识导向本体性语文知识,即教师先从语文知识的外围(如情感抒发、文化价值等)入手,最终指向语言能力、语文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导学—促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清晰明确地树立“课文无非是个例子”[3]的理念,明确一篇课文的本体性知识是关于语言知识、技能、方法的,非本体性知识是课文内容传递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而先从课文的内涵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教学,最终达到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方法的目的。
二、“以导促学”中蕴含的方法解读
从教师方面来说,“以导促学”的重点是“导”,即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有效地学习,适当的方法是“导”的过程,也是导的目的,产生的自然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导”无定法,贵在得法,应据纲扣本,围绕教学目标等选择“导学”方法。[4]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教师的导学需要依据,通常来说,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综合考虑各种条件,选择适应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内容特点相符的导学方法。例如,引导学生掌握写作中写人的方法时,教师要权衡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学习风格、教学资源,是采用小练笔的形式还是采用先读后写的方法,要不要讓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人的语句后再开始写,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等,这样的过程就是调动各方面与学习有关的因素的导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导学的目的包含方法,是因为导学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更多地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导学的方法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学掌握学习方法,达成自主学习。
三、“以导促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预热导学,促进学习融入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范围(时间和空间)更广,借助移动终端,他们课前学习、课中讨论、课后巩固成为可能,也催生了翻转课堂这一时代产物。“以导促学”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前预习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进而在课堂上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更深入地理解本体性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引导学生这样预习——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体会文章为什么会给读者带来这样的感受,进而引出本文的本体性教学,即写人的选材与技法。循着这一思路,笔者设计课前导学单引领学生运用移动终端来预习。在设计导学单时,笔者注意避免“问题大而空,指向不明”[5]。笔者设计的课前导学单如表1所示。该导学单中的“基本阅读”和“搜索资料”属于非本体性知识的范畴,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传达的闻一多先生的人格品质和革命精神;互动交流和说写法部分属于非本体性知识的范畴,可以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即作者是如何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写出来的,作者的语言如何组织才能突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样,非本体性知识有效地导向本体性知识,最终落脚点在“如何写人”这一语言技能上,让学生在情感体悟中领悟语言,融入课文。
(二)问题导学,加深学习参与感
问题导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一步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导学可以用在课前预习的导学中,可以用在课中的讲课和讨论中,也可以用在课后的巩固中。只要是能够引导学生达成更深的思考、向本体性知识靠拢的导学问题都是可取的。对于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也可以课堂生成,尤其是体现课堂智慧的生成性问题是值得教师珍视的。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或理解情况,教师生成的有利于导向本体性学习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从情感表达的层面向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策略学习的层面过渡,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讨论课前预习的问题,尤其是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大多数学生都从课文体现的人物品格和精神方面开始谈起,但是有些学生会停留在这一层面,不能真正地触及写作手法的问题。一名学生谈了很多自己收集的资料,说出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之处,说:“课文中所写的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只是闻一多伟大事迹中的一两件。”正在他想继续说闻一多的事迹时,笔者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课文中写的这几件事有没有代表性?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几件事来写?”这样,笔者把学生的思路拉回了讨论的初始目的,让他开始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问题,回到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上,加深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参与感。
(三)兴趣导学,产生学习自主感
由于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是不同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导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富有兴趣地学习,产生学习自主感。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他们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他们对课文哪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他们更愿意听还是写。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类,进行分组导学,让兴趣类似的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给各组学生适合的任务。最后,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导学任务,如导学单里可以设置更多样的任务,设计不同的导学问题,灵活多样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分组导学和多样化导学可以消除学生因兴趣不同所带来的学习不悦感。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后导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设置了不同的导学任务,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编排有关闻一多事迹的小剧目,并把剧目表演时队员的表现写出来;擅长写故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写闻一多先生的其他事迹,并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或者写一写自己身边的人;等等。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写作技法上不断地练习,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导向本课的本体性语文知识上,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自主学习。
“以导促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将非本体性语文教学导向本体性语文教学,“导”的主体是教师,“促”的对象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导”为方法,“促”为目的,教师的引导行为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中豪.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3(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5
[4]宋卫邦.语文教学中的“导学”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1(3)
[5]杨麦之.教师要清楚“导学案”导向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7-12-19(11)
作者简介:陈颖(1971— ),男,广西岑溪人,高級教师,岑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科研处主任,研究方向:中学教研及小课题研究。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