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说“如果你不懒惰”
2019-11-20沈丽新
沈丽新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那些特别懒的学生。他们平时课堂作业经常拖拉,家庭作业不做也是常事。教师在课间把他们找过来补写作业或者订正作业,他们永远是各种磨蹭或者懒于动笔。其实,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但长期这样懒惰,可想而知学习成绩有多糟糕。当教师找家长面谈孩子学习情况的时候,“他就是太懒。如果他不太懒,他能学得好一些”,家长或教师经常说出这样的话。
可是,“他就是太懒”是全部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懒惰背后的种种原因
“懒惰的儿童其实正在享受懒惰的好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这样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儿童成长的陪伴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孩子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能引起父母和教师较多关注。一种是积极行为——孩子各方面都表现良好,得到很多赞美与肯定。另一种是消极行为——各种不合作不配合,很多行为演绎成“懒惰”,从而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一旦孩子体验到了自己的懒惰能得到更多来自父母和教师的关注,他就会无意识地继续这些行为,并持续用一些懒惰的外在表现掩饰背后的真相:自信不足、能力不够、逃避责罚。
也许很多教师和父母看到了孩子“懒于写作业”的表面现象,但这个“懒于写作业”的背后,首先是他自信不足。懶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道自我保护屏障。他们不是真的不愿意写,而是怕出错。如果说写作业就像走钢丝,别的孩子都是勇敢地走钢丝(完成作业)),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安全地走完钢丝(作业全对),也有可能会从钢丝上掉下去(作业出现错误)。他们不害怕掉下去(接受自己会出错),所以掉下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而那些孩子成为众所周知的“懒于写作业的孩子”以后,他们行走的钢丝下面开始张起了一张保护网(得到各种鼓励和帮助),这样即使他们掉下去,所受的伤害也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不受伤。可见,说他们“懒于写作业”要比发现他们“不自信”所能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小。所以,懒惰的背后通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权谋”——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但同时这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以“懒于写作业”而闻名的孩子,其实有时候也是在尽力地改善自己的处境。他们宁愿继续拖拉作业,宁愿以“懒于写作业”而出名。他们中的有些人其实知道自己是不懂、不会,但他们害怕自己这样的无能被人识破。他们宁愿承担“懒惰”的名声,这样就不会被指责“能力不够”“不聪明”,甚至有时候还能得到“如果他不懒,他什么都能干”的假设——这种假设其实会令孩子暗自窃喜,也就给他们带来了自我麻痹的借口——我只是懒了一些,不是能力不够。人们越是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不停的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他能力问题的注意,而这正是他期望的。
也正因为已经是“懒于写作业”的孩子,所以不需要背负老师和父母对他们的高期待。他们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这样可以不需要努力。他们即使没有什么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谅解,甚至应得的惩罚也会大大减轻。
可见,教师和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欺骗性的“如果”句式的标签——如果他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这会使他们的落后变得理所当然。越是说他们懒惰,越是满足了他们的期待,他们“不自信、能力不够、逃避责罚”的真相就不会被发现。即便教师和父母有时候去惩罚他们,也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帮助,不是惩罚——惩罚不解决问题。
二、如何应对懒惰的孩子
那么,面对那些“懒于写作业”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办呢?
第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这样的孩子都要达成共识,坚决不使用“懒惰”一词去给他们贴标签。这样就避免他们的自我心理暗示,让他们知道学业上的“钢丝网”(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必须要撤掉,他们必须勇敢面对,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
第二,当孩子作业拖拉甚至不写作业的时候,教师不再批评孩子懒于写作业,而是仔细地问清楚:“是刚学的数学运算法则还没掌握吗?我再给你讲讲。”“读后感没写是因为没有课外书吗?我借给你一本课外书。”“英语课文没背熟吗?我再给你5分钟时间,你再准备一下。”不给这些孩子“懒惰”的借口,要给他们具体、及时的帮助。
第三,深入考察一下孩子的家庭情况。很多“懒惰”的孩子是潜意识里用自己的消极行为来换取父母的关注——哪怕这个关注是不耐烦的、生气的责罚。当前很多家庭在生了二宝之后,家里的大宝就会出现各种消极行为——包括各种“懒惰”。父母忙着照料更年幼的二宝的同时,如果对大宝的呵护、倾听、陪伴不够,大宝就会以各种消极行为来倒逼父母的关注。在学龄阶段,他们就会以“懒于写作业”的形式,倒逼着父母不得不坐在他们身边。很多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是责备:“你为什么不能让爸爸妈妈省心一些?你为什么不独立完成作业?我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呢,他(她)比你小。”这样的责备只会让孩子更羡慕年幼的弟弟(妹妹),他们会弱化自己的能力,以求父母不得不腾出时间与精力关注到自己。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愉快的体验。教师要帮助“懒于写作业的孩子”的父母省察自己家庭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把被孩子倒逼的、不得不给出的、消极的关注,化为积极的、主动的倾听与陪伴。当孩子感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陪伴时,他们的潜意识里会不再弱化自己,他们更有可能希望自己足够强大,能够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并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