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1-20蓝树民
【摘 要】本文阐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点,包括历史基础知识、科学思维、历史学科能力、现实分析等,针对历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方式束缚、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师的历史知识更新速度过慢等问题,提出设计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创设教学情景等策略,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73-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而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点
(一)历史基础知识。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历史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着重讲解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科学思维。虽然每一门学科在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历史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对事件进行分析,了解事件的本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剖析相应的内容,了解事情的原因、结果和影响,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培養科学的思维,把握好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历史学科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和记忆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建立起完善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梳理国内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高中学生应注重提升基本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
(四)现实分析。历史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现在。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历史知识与当前的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结合,充分理解我们党的改革、建设历程,树立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扎实的理论积累投身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历史学习的意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新课改已经推行了有一段时间,各地的学校都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完善,但是从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切实有效地创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一)受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不少高中历史教师目前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课堂授课时依旧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知识点和信息全部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掌握能力。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面对庞杂的历史知识点,常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仅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行学习,并且会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信心,甚至不少学生最终放弃了对历史的学习。教师如果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图书馆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完善相应的教学资源配置,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源,学习方式单一,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有着明显的差距。并且,我国各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地区高中的历史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缺乏对先进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难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三)教师的历史知识更新速度过慢。由于历史是一门涉及价值观的特殊学科,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定期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值观在一系列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更加的客观。但是有一部分历史教师对唯物科学的认识不足,在对历史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掺杂一部分个人的感情,这与培养历史素养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同时,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内容并不具体、完善,使得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缺乏客观、真实的依据。
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设计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对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坚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并且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完善的教学目标。
以“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例。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有对历史事件时空定位的目标达成要求。例如《开辟新航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过程的学习,能画出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线并且在航线上注明时间。以此让学生加深理解 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以“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例。《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是: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雅典民主制度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高一学生并不是很能准确地理解这一原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商品经济追求等价交换的特点,推及他们在人际关系上更追求自由平等的角度去剖析其背景,以此理解雅典民主制度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普遍规律的认识。
以“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例。在设计《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辛亥革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较具体,而且操作性也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又如《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对两岸交往概况的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将教学目标设计得更加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紧密结合,真正解决好教育“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为了积极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团队互动中交流和探索,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应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良好性格的养成,逐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课题研究方向,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团队中积极查找相应的资料,与同学协作配合,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如在进行《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教师可以用“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美国人遇到的困难”为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老师: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探究问题一: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那个时代的美国人遇到的困难。
把学生分成 4 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 4 个问题: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通过分组讨论,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主之乐、合作之趣,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又如,在《改革开放》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身边改革开放的变化,在课上对改革开放成果进行汇报。学生通过合作搜集素材的过程加强团结协作性,同时对改革开放前后身边的变化描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三)创设教学情景。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学习状态,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在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历史教师应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既要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热情。
1.课内活动情景创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适时创设(再现)历史情景,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如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回顾荣家三代创办实业的风雨历程,由此认识到荣氏企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缩影,从而引导学生借助这样的“史料”总结归纳得出“史论”,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所讲述的史实历史年代久远,概念生疏,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储备极为匮乏。怎么办?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学生带回到雅典人生活的时代,真切感受当时的民主政治气息,从而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再如,在学习《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对于危机产生的影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并设置关税壁垒,想要保护本国经济,结果使危机更加严重并且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妨联系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挑起贸易战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等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创设新的情景,打通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课外活动情景创设。历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踏入社会,因地制宜,参观一些纪念馆、博物馆、陵园、古建筑群等,特别是当地和历史事件有关的一些本土课程资源,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感触。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博物馆及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在拓展课外知识面的同时,引导学生领略当地工业发展之路,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记忆,不仅在“时空观念”上更为清晰,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更为浓烈。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紫薇.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2]冯一下,黄 勇,赖蓉辉.试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亮点与实施意义[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9)
[3]李 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J].文教资料,2017(29)
【作者简介】蓝树民,男,教育硕士,柳州市铁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柳州市基础教育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