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0包刚强
包刚强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论述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构建朗读情境、诗歌意境、任务情境的做法,让学生发声、入心、动手,真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语文 诗歌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64-02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一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学习意识;二有助于调节教学氛围,刺激学生学习参与性;三有助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鉴于此,笔者总结归纳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当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其一,在当前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把握诗歌精髓,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讲解诗歌主旨”视为教学重点,而忽略诗歌当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让本来应该充满丰富情感的诗歌教学变成呆板无趣的“填鸭式”教学;甚至还有部分教师直接把诗歌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一股脑塞给学生,要求他们记录并且背诵,导致学生学习意识受挫,创造性思维未得到有效培养,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其二,长久以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未受到足够重视,一方面源于“重理轻文”传统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手段简单,再加上中职生多数对诗歌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因素,最终导致中职语文诗歌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新的技术为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一)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信息资源的传播共享、创造创新成为一种融合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文化形态。传播载体多种多样,传播形式呈泛在化特征,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均能够获取到充足的信息资源,用以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这种新型的学习形态、认知模式和互动关系,给传统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
(二)推动课堂教学媒体的转变
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课堂教学媒体由原先单一的“黑板+粉笔”,发展到如今的多元化现代教学媒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现代教学媒体是传播教学知识的重要媒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抽象、模糊的知识以形象、具体的形态展示于学生面前,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动态化教学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知识概念直观化,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现代教学媒体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其正在逐渐改变教学环境的构建要素、教学资源的形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推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三、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朗读情境”,多法并举,让学生“发声”
长久以来,部分教师不重视培养中职生的朗读能力,再加上多数中职生语文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对诗歌兴趣不大,在朗读方面存在吐字模糊、发音错误等问题,而教师大多使用范读和跟读等传统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朗读,这些呆板无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越发无心朗读,更别谈是否从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和产生共鸣。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生动、新颖、有趣的“朗读情境”,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做到多法并举,让学生“发声”,提高朗读能力训练的有效性。以《致橡树》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听读时,播放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等名家的配乐诗朗诵《致橡树》,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和饱含感情的朗诵声中,将学生引入诗人舒婷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之中,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舒婷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所提倡的独立自主、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在学生自由朗读时,鼓励学生大胆发声,可以模仿名家朗诵,把握好诗歌朗诵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并且注意情感的适当植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训练,以便找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最后,学生还可以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挑选自己喜爱的音乐,自行录制配乐诗《致橡树》并上传至网络,与更多的人分享诗歌的意境之美,让更多的人对自己的朗诵提出有益的建议,便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兴趣盎然的朗读情境,有效诱发了学生的朗读意识,强化了学生的朗读行为,学生在听名家朗诵时聚精会神,在自由朗读时专注认真,在录制配乐诗时全神贯注,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朗读情境”时,必须合理分配好教学时间,不能主次不分,如可以把名家朗诵安排在课堂导入环节,把自由朗读分为课堂朗读和课后朗读两大部分进行,把录制配乐诗安排在课后,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诗歌意境”,视听结合,让学生“入心”
中职生年龄不大,身心尚处于成长阶段,形象思维远远强于抽象思维,极易被形状、颜色、声音等因素影响,喜欢新生事物,但关注力持续时间较短,“喜新厌旧”现象时有发生。诗歌所描述出来的意境较为深远,很多学生不能完全领会,导致学生学习意识受挫,教学成效不佳。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图文并茂、视听皆全的“诗歌意境”,视听结合,让学生“入心”,增强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以《抒情短诗二首》(纤夫)一课为例,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纤夫的爱》开篇,在音乐声中引出“纤夫”这一职业,“一步一叩首”的歌词精准地勾勒出纤夫工作时的状态,进而导出新课。多数学生并未亲眼见过纤夫工作的场景,仅仅从文字描述中无法完全感受到纤夫的悲惨命运,更谈不上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里所呈现出的泛黄的河岸、灰蒙蒙的天空,一队头发很乱、脸上很脏、衣着破旧的纤夫迈着缓慢的步伐,在烈日下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地不断前行,生动描绘出纤夫的悲惨生活。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长江三峡纤夫的纪录片片段,通过信息技术把诗歌文字转变为图像、声音等,直接作用于学生不同的感官,让学生好像身处纤夫工作的现场,真正了解纤夫工作的辛苦,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豐富自身情感内涵,深刻领会诗人的写诗意图。由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诗歌情境,通过音乐、名画、纪录片等载体把纤夫工作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学生的想象和视觉巧妙地融为一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诗歌意境”时,一定要熟悉相关信息资源,了解其歌词、图像、视频等是否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图像展示和音乐、视频播放时间是多久,音乐、视频是全部播放还是部分播放,哪些教学内容学生已通过图像展示和音乐、视频播放完全理解,哪些教学内容尚需教师的简单提点或详细讲解,等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要正确定位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角色作用,明确其是辅助工具 而非主要教学工具,不可过度进行信息技术展示,导致本末倒置。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任务情境”,问题导向,让学生“动手”
信息技术为中职师生构建了更为自由、轻松、宽广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完全颠覆以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局面,让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能够依据自身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以及兴趣爱好来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内容、方式、措施以及发展方向等。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任务情境”,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动手”,提升自学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以《雨巷》一课为例,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资料收集任务,要求学生 3 至 5 人为一小组,从网络中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如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其他代表作等有关资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优化整合、应用共享信息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之后开展的教学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测验、PPT 展示以及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过程中了解诗歌、欣赏诗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后,教师可以在网上设置交流讨论区,让学生上传自己录制的配乐诗,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予以评价并相互借鉴,教师和学生均可在这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推荐与《雨巷》同类型的优秀作品,并写上推荐理由,让更多的学生得以观摩学习。由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为学生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通过一步步解决学习问题更深刻地认识诗歌的内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加强。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任务情境”时,不能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而减少师生互动频率。比如在课上,因为 PPT 均为教师事先设计制作好,一般不能临时改变,学生的思维容易被 PPT 牵着走,出现按“剧本演出”的局面(PPT 展示问题—学生回答—PPT 展示答案)。一旦学生未按“剧本演出”,PPT 的后续展示就会“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重视计算机和人机交互行为,而忽视了师生相互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否则就会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呈现单向状态,就会是“新瓶装旧酒”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任务情境时,必须重视师生交互行为,形成双向沟通,一方面要有教师的教学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要有学生的学习反馈。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有助于构建朗读情境、诗歌意境和任务情境,让学生“发声”、“入心”和“动手”,真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但过犹不及、水满则溢,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秉承使用有度原则,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为教学“发力”,真正进一步提升诗歌教学效果,让学生爱上诗歌,并从中受益。
【參考文献】
[1]张秋宏.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语文课教与学方式的探讨[J].学周刊(C 版),2014(9)
[2]王文平.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