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干预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自我效能与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9-11-20周海艳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幽门效能

周海艳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200235)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发很多种胃部疾病,严重情况可能导致胃癌发生,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护理感染患者,以此有效影响患者自我效能和预后处理[1]。本文就我院应用的多方面干预护理模式影响效果做详细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中选择了120 例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68 例男性患者,52 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 36~79 岁,平均年龄是(43.32±13.86)岁。使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60 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做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到常规模式的护理,严格禁止患者饮水和饮食,控制时间为4 个小时之上。观察组中患者接受到自我行为与饮食干预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患者自我行为干预主要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传递给患者关于该种感染的有关知识,幽门螺旋杆菌在革兰微需氧菌范畴内,其能够引发慢性胃病,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溃疡或者慢性胃炎。其一般进入体内的途径是口腔,通常会隐藏在口腔分泌物或者牙龈中。患者了解这些知识后,消除对该种病菌的恐惧,从而更有效地配合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而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提高自身效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患者能够有较高的护理依从性,强化护理效果;饮食干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饮食注意问题,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使用过多的温湿热和流质的食物。在患者腹部位置,使用热水袋保持肠胃温度,能够有效缓解胃部疼痛[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依从性。主要针对合理用药、戒烟戒酒、分餐和少量多餐的依从性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采用t 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从表1 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从表2 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随着医学服务水平的逐渐提升,各种新型护理模式被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均取得了不同效果。自我行为和饮食实施干预的护理模式,被应用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中,有效影响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和预后。此种病菌的传播途径为口腔,因此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护理依从性对于护理效果显得非常重要。而想要控制病菌传播,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不抽烟、不喝酒、少食多餐等,这时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高,则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自我行为,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康复。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种干预护理模式有着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我行为与饮食护理干预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自我效能与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了患者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幽门效能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