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1-20朱兴忠唐丽军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根型疼痛感颈椎病

朱兴忠 唐丽军

(江西赣州 兴国县人民医院 342400)

临床上,颈椎病属于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1]。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增长趋势明显。对于这一疾病传统保守治疗是主要方法,其中牵引可尽量伸展颈椎骨,改善堵塞、压迫神经的现象,但是这一治疗方法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且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研究尝试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可从根源上治疗疾病,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案中抽取124 例,同意参与研究,并将存在脏器严重疾病、精神疾病者予以排除。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 60:64,平均年龄为(47.5±1.5)岁,平均病程为(4.9±1.0)年。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以双盲筛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对比不明显,不会干扰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结果。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的方法,使用日本欧技技研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颈椎牵引仪。协助患者取坐位,告知其全身心放松,对枕颌带予以有效固定,持续牵引,借助牵引仪上部横梁伸缩对牵引角度予以调整,调整角度范围保持在15~20°,起初重量控制在6~8kg,渐渐增加重量,男性患者可增加到12~14kg,女性患者可增加到8~10kg,每一次牵引时间不得低于二十分钟,每天牵引一次。观察组在这一治疗基础上再接受针灸治疗,基于临床检查结构分析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选取俯卧或坐位,将针刺部位充分暴露在外,并认真消毒。以大椎,风池,颈 2,3,4,5 夹脊穴,完骨,百会,太阳为主穴,针刺入后,感觉到针感后进行捻转,每隔十分钟行针一次,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天针灸一次,一个疗程十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 短长期疗效以患者头晕、恶心、疲倦乏力、椎旁压痛点、视物模糊等方面进行评价,基于患者的临床正无、轻、中、重分别计分为0、2、4、6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感予以准确评定,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2]为参照,评价分数为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感十分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值以SPSS18.0 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临床观察指标采取%、()表示,经 X2、t 检验,P<0.05 代表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据统计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通过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详见表1。

?

2.2 两组短长期临床疗效对比 统计得知,观察组短长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典型类型,发病率较高,往往是由于脊柱神经被压迫或刺激所引起的眩晕、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无需手术,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其中牵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向颈椎添加压力,不断缩小横突孔口径,改善椎动脉及周围神经丛压迫情况,缓解疼痛感。由于牵引时间、角度及重量直接影响了牵引的效果。针灸属于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选取有效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有效缓解疼痛。祖国医学[2]指出,该疾病往往是因邪气集中在人体的阿是穴和夹脊穴,且风穴属于湿热之气化阳部位,使用针具以一定的角度刺入这些穴位,对其进行刺激,从而发挥逐邪外出、扶正养血的功效,促进微循环,缓解疼痛感。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更低(P<0.05),这充分证实了针灸+牵引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临床可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疼痛感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