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2019-11-20康玲珍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资料

康玲珍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山西太原 030003)

2 型糖尿病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临床症状以血糖升高为主,长期高血糖会给全身组织器官带来严重损害,可导致肾衰竭,威胁患者生命[1]。2 型糖尿病在初诊时,胰岛β 细胞功能已经受损,由于处于早期,胰岛β 细胞功能并没有完全缺失,通过积极的治疗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从而延缓病情进展[2]。目前胰岛素是一种早期2 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的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其对血糖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男性26 例,女性22例,年龄 40~62 岁,平均年龄 (54.59±3.32) 岁,体重指数24~31kg/m2;观察组男性 25 例,女性 23 例,年龄 40~63 岁,平均年龄(55.16±3.61)岁,体重指数 25~30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如格列酮类、磺脲类、双胍类等。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胰岛素用量为体质量 x0.4~0.6U/kg,将胰岛素剂量的一半,在三餐前 15min 进行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53001 生产单位: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另一半,在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050050 生产单位: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观察标准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 软件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血糖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用 t 检验,P<0.05 时,表示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PG、2hPG、HbA1C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

2 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胰岛β 细胞与胰岛素抵抗功能异常,导致血糖调节功能紊乱,使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其中胰岛β 细胞功能障碍是主要因素[3]。胰岛β 细胞损伤属于可逆过程,通过减轻胰岛β 细胞负荷,让其功能逐渐恢复,通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将体内的葡萄糖毒素有效的清除,从而恢复胰岛β 细胞功能。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属于疾病早期,体内的胰岛素作用未完全丧失,且有的患者胰岛素水平比正常要高,但胰岛素的作用较低,从而造成胰岛素缺少的状态[4]。口服降糖药物,能在短期内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无法对患者的胰岛β 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带来持续性伤害,导致该类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将葡萄糖毒性降到最低,早期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分泌。有研究显示[5],在对葡萄糖毒素清理时,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 细胞能起到恢复作用,胰岛素分泌能恢复到糖尿病进程早期,同时通过积极的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与代谢。

综上所述,对初诊2 型糖尿病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胰岛胰岛素资料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