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9-11-20俞婷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维持性尿毒症血液

俞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慢性肾衰竭病情进展到终末期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血液透析的时间长,需要连续进行,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抗拒、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2]。本研究主要探究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50 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50 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心理组。常规组患者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51.42±4.19)岁。常规组患者男性 28 例,女性 22 例;年龄35~70 岁,平均年龄(51.58±4.32)岁。纳入标准:患者的意识清醒,可以进行交流;排除标准: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死亡。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进行各项检查,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心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告知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目的的原理,帮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和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患者在长期的血液透析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鼓励和安慰,做好思想工作,鼓励患者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要帮助协调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帮助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适当进行一些社会劳动,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家庭负担,疏导精神压力,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缓解精神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告知家属对患者多进行情感支持和言语鼓励,避免患者出现轻生和拒绝治疗的念头。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在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满分均为8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越高,记录两组患者的得分,然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20.0 展开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 用于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 讨论

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理机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长期的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折磨,患者由于无法正常工作,失去经济能力,丧失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很容易破坏患者的心理平衡机制,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

本研究主要探究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原因可能是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了解患者的感受、心理状态、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陪伴,提高治疗的意愿;护理人员对和患者进行交流,告知透析的效果和相关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确切的了解,提高护理配合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另外,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劳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我效能感,让患者看到自我价值,从而帮助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尿毒症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人物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