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9-11-20张秀琼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历流动民办高校

■张秀琼/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根据2018年8月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17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查,截止至2017年8月24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民办高校741所(含独立学院265 所 ),成人高等学校 283 所。[1]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频繁,稳定性差,流动问题严峻,这将不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着重对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对实现民办高校教师的师资建设起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四川大学成都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等中西部地区的10余所民办高校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研。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调查前期查,主要用于对国内外的有关人才流动、流动管理、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定义、特质,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文献与实践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为本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自编问卷,调查重庆市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流动的因素。问卷涵盖教师基本属性信息、所受高等教育信息、职称晋升与兼职及出国情况、所学专业的信息,流动意愿、流动原因及对现任职学校各方面的满意度情况。问卷发放结合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实际回收400份,扣除36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0%。

3、实地观察法和半开放式访谈法

选取中西部几所民办高校进行实地调研,较全面的了解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和概括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类型。半开放式访谈法主要用于选取有过流动经历的民办高校教师,对其半开放式访谈和田野观察,探索影响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各种因素,发现影响其流动的主要因素。

二、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

(一)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现状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中各个年龄、学历、职称和毕业院校类别、学科类别等均有所涉及,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按照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2]的几个维度—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具体整理如下:

(1)年龄分布方面,21-4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比高达90%以上,这表明民办高校的教师在年龄结构上极为不合理。

(2)毕业院校所属方面,这表明在民办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方面,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地方院校、再次为其他部属高校。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学缘占比较少,低于1/5。

(3)在学历结构方面,将近3/4的教师为硕士学历(学位),无硕士学历(学位)的本科学历(学位)占比将近1/4,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占比不到1%。由此可见,民办高校教师学历结构不均衡。

(4)职称构成方面,初中级职称占比90%以上,高级职称人数不足10%,职称结构及其不合理。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动率高

民办高校教师中更换过工作单位的人数有128人(35.16%),这些更换过工作单位的民办高校教师更换工作个数的平均值为1.75,没有更换过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直接进入民办高校工作的人数为236人(64.84),流动率高达35%以上。

(三)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类型和流动路径呈多样化

通过论述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基本类型,有助于从不同侧面了解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具体路径。结合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发现:最近一次流动的类型主要是应届毕业直接进入民办高校工作(64.82%),其次是从公办校到民办校的流动(10.71%)和跨行业流动(10.16%),本市内民办院校的流动、不同地域民办校的流动和退休之后的流动占比较小,均在10%以下,流动类型总体呈多样化。由流动意向可知民办高校教师可能的流动路径,进入公办院校是民办高校教师主要意向流动方式、其次是考研考博之后的流动和本市内民办院校的流动、此外还有本校内转岗、考取公务员、跨行业流动等方式,意向流动方式亦呈多样化。

(四)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纵观以上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类型,因此有必要对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认识和把握,为民办高校教师流动达到动态平衡提供前提条件,因此,导致出现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必然是多重的。本研究基于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以及对民办高校教师对现任职学校的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将影响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制度因素、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个人主观因素[3]。其中,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作环境的原因(2.59)、管理制度的原因(1.79)、个人主观原因(1.62)。

三、解决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对策

(一)工作环境方面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能否给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民办高校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其追求的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普遍重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由前文研究可知,工作环境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教师流动因素占比最重的因素,因此民办高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术氛围,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自主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制度方面

民办高校教师要解决无序的流动问题,促进人才流动的合理化,必须要从源头上入手,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在制度方面,首先是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全面优化教师学缘结构。其次,多方式多渠道开展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民办高校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此外,创建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利用情感、文化以及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来控制教师的无序流动。与此同时,要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度,除了从自身的办学水平出发,提高办学品质之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为民办高校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使得民办高校教师有良好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

(三)个人主观方面

针对个人主观方面引发的教师流动问题,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及福利保障,是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民办高校从教的关键。关心民办高校教师,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优化民办高校教师子女的教育资源,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养老保险制度、职称晋升制度以及各项福利保障制度,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以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师资,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学历流动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流动的画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膨胀学历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