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滨海体育资源开发探讨

2019-11-20王民强北海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滨海广西

■王民强/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滨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正待开发的体育资源潜能。当前,我们国家处在对外建设的重要阶段,开发广西滨海地区的体育资源,能够提升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高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资源和旅游资源,切实配合“一带一路”事业的开展。广西地区拥有开发体育资源的固定范式,但如何在广西滨海地区有效开发体育资源,仍然需要相关管理者认真决策,切实落实。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滨海体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地理位置良好

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角度分析,广西滨海地区与许多东盟国家隔海相邻。从地理位置上看,广西滨海城市与处在多个经济圈的交叉部位,完全可承担中国对外发展的任务。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各个东盟国家急需稳定的途径,进入中国开展文化和经济交流活动。一旦广西滨海地区能够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双方就极有可能持续打开交易局面,直至成为成熟的战略支点。

(二)广西滨海气候良好,资源丰富

根据国家气象局统计信息分析可知,广西滨海地区全年处于亚热带气候范围内,阳光常年充沛,降水量充足。适合游泳的时间长达八个月,拥有著名的广西北海银滩,可接待较大数量的外国游客。同时,通过调查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得知,绝大多数进入广西滨海地区旅游的国人表示,广西滨海城市民风良好,沙滩洁净度较高。

(三)地方文化特色鲜明

广西滨海地区拥有钦州海豚节、民族区域龙舟赛以及各类民族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特征,可满足一些对地方文化具有兴趣的外国友人参观和研究。同时,绝大多数地方特色体育活动,均具有提升身体素质、锻炼身体机能的优势。一些具有健身爱好的旅游者,也可进入广西滨海地区旅游,从而满足体育需求。

(四)拥有体育赛事举办经验

广西滨海地区自十八大以来,已经开展20余场国家级以上体育比赛,比赛主题以沙滩排球和足球为主,近年间逐渐开展帆板比赛,不断配合年轻人的体育需求。多数比赛均具有国家级称号,部分赛事具有国际属性,如在2017-2018年开展的“2018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钦州公开赛”,就属于具有国际属性的经典赛事。

(五)地方政策推动性作用明显

广西政府对于滨海地区的体育资源开发工作,持有乐观和推动性态度。从2015年开始,广西政府不断推出专门的指导思想。在众多思路与行动条文中,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内容较多。但其中多数均以利用体育推动地方发展,作为主要的思想内容。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滨海体育开发面对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广西滨海地区开发体育资源,聚集效应一旦成功,滨海地区内将产生大量的外来游客。游客数量的增加,将对公路、铁路、航空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形成一定压力。调查可知,当前广西滨海地区内高速公路数量较少,即使在旅游淡季也会发生大面积的交通拥堵现象。因此,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的隐患和压力问题,属于体育资源开发的当务之急。其次,广西滨海地区国家级以上的专业的体育旅游项目举办数量和项目还不多,也没有太多经验,多数体育活动项目可容人数过少,有很大概率无法支撑未来的体育开发事业。

(二)需求与供给问题

体育资源开发应以创新意识为主,但当前广西滨海地区内的开发团队,明显欠缺创新意识。他们所提交的开发报告中,很多项目仍然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虽然地方特色体育活动具有建设的必要性,但不含任何创新元素的体育活动,将无法快速吸引游客。

(三)品牌意识问题

广西滨海地区的品牌意识始终相对欠缺,虽然内部的地方文化和体育活动,明显具有品牌传播的优势。但当地相关管理者,并未建立品牌开发和推广的意识。在这种思路作用下,广西滨海地区即使开发体育资源,也将面临无效输出的局面。

(四)团队专业性问题

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团队内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前瞻性决策人员以及大量的技术型人员。但事实上,通过文献资料、网络和电话调查当地的建设团队可知,体育专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数量极度匮乏。继而导致广西滨海地区即使建立开发体育资源的规划,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设定完善的开发计划。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滨海体育资源开发的路径

(一)以地方特色为主,创建特殊体育产品

首先,广西滨海地区应该坚持以地方特色为主,重视地方特色所具有的发展性特征。“一带一路”倡议开启的基本条件中,文化交流属于占比较重的条件之一。每个民族区域拥有不同的文化“灵性”,只有拥有灵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广西滨海地区,扩展本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体育事业。因此,广西滨海地区必须坚定走地方特色路线,重点开发沙滩运动会、花炮节、海豚节等地方特色活动。其次,地方政府也可以利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挖掘地方存在的少数民族村落,要求各个村落将特殊的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事业融合。这样一来,当地不但可开发特色体育事业,也能够辅助少数民族完成文化传播和传承,为文化自信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二)以休闲娱乐为主,开发娱乐体育产业

以游客的角度考虑可知,多数游客进入广西境内参与旅游,根本原因即为谋求休闲娱乐的轻松性。因此,广西滨海地区体育资源开发者们,务必要以休闲娱乐作为主要目标,开发娱乐类体育产业。但开发娱乐体育产业,需要当地民众的配合。当官方开设地方体育活动项目时,本地群众要积极发挥主体意识,切身参与体育活动项目。这样一来,当地休闲娱乐体育项目可不断完善,以最好的一面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同盟,切实发挥地方体育资源的建设性作用。

(三)以提升素质为主,吸收升级团队质量

无论在开发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哪一主体成为开发的决策者。决策者都应提升开发团队的整体素质,尽可能通过提升内部工作质量的方式,尽快高质激活广西滨海地区体育事业。首先,开发团队需要吸收审美型人才和技术型经验人才。审美型人才主要负责宏观调配,令地方体育事业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能够与广西滨海城市当前的发展状态融合。成为既具有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特征,又具有地方文化生命力的体育资源。其次,技术型团队需要负责质量提升工作。对于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例如海上救生体验项目、海上摩托竞赛项目等,技术人员需要维护各个环节之间的平衡性和安全性。高度保障体育事业开发过程中的整体价值,维护“一带一路”倡议事业的开展质量。

(四)以长期发展为主,设定长效开发规划

地方政府应持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从宏观角度观察,明确广西滨海地区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状态,及时为各个决策者提供开发思路和调整思路。另一方面,也要从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分析,深入调查当地民众和外来成员对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并结合意见和官方的发展诉求,制作长效开发计划。这样才能令广西滨海体育事业,长期保持活性状态。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一带一路”作为研究视域,对广西滨海体育资源的开发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开发体育资源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当地政府、体育企业和体育旅游协会等需要通力协作,不断吸收发展经验,结合地方发展实际调整计划。希望文中所述内容,能够为各个体育资源开发相关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滨海广西
广西贵港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广西戏曲》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滨海白首乌
轻轻松松聊汉语: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广西诗歌五人谈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