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9-11-19田俊飞
田俊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数控技术专业方面,如果能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对于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新型人才,这样才能够推动专业向前发展。将校园和社会深度融合,最大程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完成社会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本文主要说明数控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建设,然后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关键词: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数控技术专业是数控装备应用的专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那么在当前急需人才的背景下,就需要升级当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水平,然而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当前培训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生产环境。
一、数控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程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相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模式是校企更加深入合作的一种表现,所建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保证生产环境的真实性,并且需要保证实训基地的产品为真实产品,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经验,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1]数控技术专业和相关的机械制作企业进行合作,在企业的帮助下建立相应的高机械化作业工厂,其中有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多种功能集一体的工厂,能够让学生适应当前制造业的生产环境,并且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综合一体的应用实践型人才。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保证其合理性,要在真实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相比于模拟环境来说,模拟环境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却无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生产性实训基地却能够保证提升学生的经验,还因为教学项目和生产项目相匹配,所以能够保证实训能够顺利完成。
(一)实训教学功能
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是以教学为核心,在实训基地中所采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在这其中学生需要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工厂制作、加工中,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职业素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开始创新培养方法,将原本对学生的基础机械使用要求,上升到使用智能机械,需要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智能机械中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素。[2]
(二)生产运营功能
生产性实训基地直接承担着企业的生产任务,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生产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弥补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生产性基地的向前发展。
(三)科学研究功能
在生产性基地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产品研发、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解决,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在生产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通过了解市场走向,将新型工艺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新创业功能
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创新思维,改变传统模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一)企业化管理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果想要顺利开展,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管理机制需要由学校负责人和企业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并且加以管理和经营。学校和企业都需要配备人员建立多个部门,来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转,这些部门也是负责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转的重要保障,促进实践和教学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和学习也需要对其进行监督。
(二)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优于传统实验室,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这也是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新型发展,如果想要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就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培养高素质学生。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收益,会积极参与到提升学生能力的工作中来,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完善数据资料库,并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从而突出课程的专业性,保证学生水平和产品质量共同发展。
(三)协同创新共赢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企业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生产研究中,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选择正确的解决办法进行解决,以此来提高企业发展速度,并且需要保证教师水平也有所提升,学生的角色以此发生变化。还需要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程,来承接相应的生产任务,将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在用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上,这样企业就能够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员工,教师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水平。
(四)考核评价整改制度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那么就需要通过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从资格、要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要以企业生产中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将衡量标准作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凭证,通过对其多方面的培训,能够保证人才水平。
结语
总得来说,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非常大,能够促进学生转变自身职能,并且丰富学生经验,这样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后,才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姜云龙.关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39.
[2] 向志渊,须麒.关于高职院校康复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