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教学方法论析
2019-11-19燕居丽
摘 要:书面语言素养的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心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近两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习作指导课的优质课、公开课教学研讨,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引领、带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分析了目前习作指导课喜忧参半的现状,结合平时的思考,提出几点意见,以期能给学生上好习作指导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素养;习作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燕居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山东 东营 25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109-02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已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教师注重习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
一、“写什么”——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在习作课上,笔者常常看到学生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搜肠刮肚,迟迟不能动笔。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因此,写作素材很重要。在写作素材上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学生“深挖洞、广积粮”。
1. 课内创设多种情境,寻找素材之“最”,激发表达欲望。在每一节习作指导课上,笔者会精心创设多种情境,开启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找寻最想表达的“点”。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事情,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通过板书“田园生活”,笔者向学生提问:看到“田园生活”這四个字,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画面?90%的孩子说的是乡村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这就是孩子们最想表达的事情。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要求写特点鲜明的人。课始,笔者跟学生聊天:在你们家,你觉得谁最有特点?在咱们班里,你觉得哪位同学最有特点?你的邻居呢?刚才我们交流的是身边的人,那么陌生人之中呢?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你却记住了他,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层层交流,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写作对象的范围。
2. 课外用心捕捉生活点滴,寻找素材之“源”,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清泉就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除了课堂上开启学生思路,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现素材,有“米”下锅。
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两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学生及家长在习作教学上留下了这样的足迹: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分两步走:第一步,写身边的景物,要求学生星期天带着纸笔参观西苑植物园,写秋天的植物园。由于学生亲身体验过,可以在课堂上写下很多精彩的句段。第二步,写曾经旅游过的一处美景,这一作文命题曾在第一单元质量检测中出现过,学生由于有了感性的认识和方法的指导,写起来毫不费力。第二单元写观察日记时,笔者要求让学生回家种几粒小豆,从泡豆子开始观察跟踪到种进盆里到怎样破土而出。种豆子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素材的积累,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让其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正是有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学生提笔时才如行云流水,而且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怎么写”——解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
在习作指导课上,有东西可写只是第一步。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才是写作的关键。在习作指导课上,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三个对接:
1. 对接教材——精准目标,学以致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为教师清晰地列出了一份关于小学各年段写作教学内容清单,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未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具体教学任务结合起来。
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要求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写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有的教师将其解读为写人物的优秀品质。但是仔细研读单元导读会发现,实际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如果教师对教材有整体把握和细心研读,就不会错误解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从单元统整的角度备课,把所捕捉到的教材中的精准知识拓展、延伸到习作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2. 对接下水文——换位思考,便于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在教学中,下水文在起示范作用的同时,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教师下水文能够让教师在写作中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指导,换位思考,把握难点,突出重点。
在习作研讨课上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下水文,但笔者认为下水文在指导课上出现的时机则要因表达需要而异。如在进行《父母之爱》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对接课文迁移表达方法,学生尝试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自由表达,约十五分钟,写出一件完整的事例。接着展示下水文,学生再感受表达方法。这样,教师的下水文就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学生对照修改时就有文可依。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当笔者以下水文教给学生命题的方法后,像《妈妈的味道》《蛋挞里的爱》《指尖上的父爱》等很有灵气又富有诗意的题目便大量涌现。
3. 对接评价——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于漪老师指出,充分重视习作讲评这个环节,抓牢、抓实、抓活,能激励学生写作的上进心,调动他们练笔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笔者特别看重习作讲评课,学生更是盼望上这样的课,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也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习作指导课上,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个片段后,笔者随后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价。一般是用实物投影仪投出两名学生的习作,笔者朗读完成后,请其他同学对照习作要求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发言,笔者用红笔修改,然后,学生再自行修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任重而道远。因此,教师重视习作教学,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创新习作指导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文章例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 吴忠豪.关注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2017.
责任编辑 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