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9-11-19郑嘉曦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航实践教学

摘  要:针对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文章围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与实现路径,对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民航安全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机场安检员考证中心、开展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郑嘉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2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和根本要求。新时代下中国民航业面临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作为民航发展第一生产要素必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肩负着为民航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安全保障人才的重要职责。如何适应民航产业发展升级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构建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用航空系统”构建系统性人才保障体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安全技术检查简称安全检查,是指在民用机场实施的为防止劫(炸)飞机和其他危害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旅客、机组人员和飞机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性检查。与民航研究型本科院校专业不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作为民航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专业,其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新技术应用和民航核心技能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提高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构建民航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保障体系,是民航高等职业相关院校进一步强化民航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凸显行业职业教育示范引领的基础,也是民航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争创优质大学的必要条件。

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点与实现路径

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民航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参与程度、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应创新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内实训基地硬件环境及校外实习就业平台建设为依托,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切实提升民航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要实现这一具目标,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建立系统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才能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民航一线必要的实践技能。特别是随着民航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度日益增强,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提高民航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是強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3.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实践能力提升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主要是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材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等,形成一套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开展对外职业教育相契合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引入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题、明确教学指向,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学习的效果。

4.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包括“硬件”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建设是指实践教学团队成员数量、学历结构、能力与专长、双师型教师比例、专兼职比例与结构等;“软件”建设是指团队共同愿景、团队沟通与互动、团队精神与文化、团队协作创新力等方面。

5.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对于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主要是指从校内基地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制订系统的规章,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平稳运行;二是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实习与实训管理制度,保障校外实习效果与实习学生安全。

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开展虚拟仿真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资源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吸引各种资源。尤其要以校企合作模式,争取行业、企业对校内实训基地在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2.建设机场安检员考证中心,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做好培训资质调研工作。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寻求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企业的帮助,达到培训与考证中心申请与建立的资质要求。

3.对民航安全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开发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实践课程体系。基于行业标准对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制订每个专业的实践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开发实践课程。二是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材体系。与行业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编写教材,充分体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三是开发基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体系。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定量为主,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研究制订监管指标体系,制订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制订学院中长期“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计划,校企共建团队培养方案,提高各个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岗位实践能力。

4.以民航安全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安全运行为出发点,保障实训基地安全运行与流畅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管,定期检查和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利用RFID等先进技术提高对实验室实训设备的跟踪定位,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在实验室设置文化墙,内容包括专业前景、行业准则、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能力考核标准、评价方式与标准等,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和鲜明的职业学习环境。

按照民航局“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民航安全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的有效实施,引导学生形成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做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专业实训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工作岗位中明白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主动积累和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质,从而为将来获取职业与战胜竞争对手打下坚实基础,实现高职学生的有效就业,增强高职学生的整体就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锐.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竞争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7):15.

[2] 王晓宏,龙卫兵.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93-94.

[3] 陈斗雪,吴志荣,陈诗伟,等.构建高职实训基地标准化管理体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3):61-64.

[4] 蒋九.探讨高职院校建立物流实训基地的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4):66-68.

责任编辑  陈  佩

猜你喜欢

民航实践教学
民用航空空中管制中的人为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基于颜色特征的行李箱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