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在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2019-11-19杨晓辉杨万和康永利马海波赵海军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指导组脓腔新液

杨晓辉,孙 斌,杨万和,康永利,马海波,赵海军

(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超声科,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放射科,河北张家口075000;3.张家口宣钢医院放射科,河北张家口075000;4.乐亭县医院影像科,河北乐亭063600;5.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外科,石家庄050011)

0 引言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乳头皲裂、导管畸形、乳汁淤积等导致炎症反应诱发急性乳腺炎所致,可引起患者乳房疼痛、哺乳困难等。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哺乳期妇女日益增加,乳腺脓肿的发病也随之增多[1]。目前,乳腺脓肿主要采取脓肿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其中康复新液是一种创面修复的常用药物,有助于促进脓肿创面愈合,但其传统术式为开放性手术,易损伤乳腺组织,不利于预后转归,故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疗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渐被应用于乳腺脓肿治疗中,但关于其对指导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中的应用报道较少[4]。对此,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本院乳腺脓肿患者100 例,年龄20~40 岁,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切开组和指导组,每组50 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病史、超声等检查为乳腺脓肿[4];脓肿基本完全液化,脓腔最大径线>4.0 cm,无表皮破溃及溢脓;哺乳期女性;无精神病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血液、免疫、内分泌、神经等系统严重性疾病;有恶性肿瘤、非哺乳期者;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就诊前1 个月有抗感染、抗生素、免疫等治疗史。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切开组和指导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切开组给予传统康复新液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取仰卧位、消毒铺巾、监测生命体征、麻醉等治疗前准备,取脓腔最低位行1.5~3.0 cm 放射状切口,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腔,通过手指对脓肿进行多房分隔,采用负压引流充分排除脓液及坏死组织,依次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康复新液冲洗脓腔至冲洗液基本清亮,留置引流管、加压包扎。治疗后每日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冲洗液基本清亮,每2~3 d 消毒换药、敷料等,直至脓腔完全愈合。指导组超声引导下通过动态观察乳腺脓肿图像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前准备同切开组,采用Philips-IE3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3~11 MHz)动态观察脓肿位置、大小等(如图1 所示)并标记脓腔最低点为穿刺切口,超声引导并在避开乳头及乳晕区下通过50 ml 注射器穿刺脓腔彻底抽吸脓液及坏死组织,待乳腺脓肿图像显示脓腔缩小、脓液消失后,依次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康复新液(在见液体充盈脓腔、乳房饱胀后停止灌液)冲洗脓腔至冲洗液基本清亮。治疗后处理同切开组。2 组均对脓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细菌培养,有乳汁分泌者及形成乳漏者口服回乳药物治疗,并借助吸乳器使患侧乳房乳汁排空,有感染者行药敏试验并以此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指导停止哺乳。

图1 超声乳腺脓肿图像

1.3 指标观察

比较2 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乳房外观情况。其中,并发症包括乳漏、切口血肿、乳房变形、感觉异常等;疼痛于治疗前和治疗3、7 d 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glogue scale,VAS)评估,总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5];乳房外观采用自制《乳腺脓肿引流术后乳房外观问卷》[6]评估,包括乳头乳晕复合体、移位和皮肤颜色、对称性、瘢痕长度、质地、弹性等,采用5 级评分法(1 分最低,5 分最高),共30 分,25~30 分为满意,18~24 分为基本满意,<18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 组手术情况比较

指导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 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2 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指导组术后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 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2.3 2 组VAS 评分比较

切开组和指导组治疗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和指导组治疗3、7 d 后VAS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治疗3、7 d 后VAS 评分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2 组VAS 评分比较分

2.4 2 组并发症比较

指导组术后发生切口血肿2 例,切开组发生乳漏2 例、切口血肿6 例、乳房变形1 例、感觉异常1例,指导组并发症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切开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

2.5 2 组乳房外观比较

指导组乳房外观满意30 例、基本满意20 例,切开组乳房外观满意26 例、基本满意18 例、不满意6例,指导组乳房外观满意率为100.00%(50/50),明显高于切开组的88.00%(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P=0.012)。

3 讨论

乳腺脓肿主要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术,可有效控制病情,但若治疗不及时,急性乳腺炎可迅速发展导致炎症扩散而产生全身性感染[6-7]。康复新液是一种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消肿消炎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溃疡、脓腔等创面辅助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8-9]。但乳腺脓肿的传统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为开放性术式,其切口大且定位不精确,易损伤病灶周围乳腺组织,不利于脓肿创面愈合,导致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且愈合后常易遗留瘢痕而影响乳房外观[10-11]。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微创疗法,通过超声获得乳腺脓肿图像可准确定位脓腔穿刺引流点,不仅可有效冲洗和引流脓液,还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指导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切开组;切开组和指导组治疗3、7 d 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指导组治疗3、7 d 后VAS 评分明显低于切开组,表明超声引导下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乳腺脓肿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这可能是由于在传统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中,需对乳腺脓肿患者乳房作较大的切口且定位不精确,造成了较严重的损伤,不利于脓肿创面愈合及疼痛缓解,增加了换药次数,延长了脓腔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且易导致乳漏、切口血肿、乳房变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而动态观察乳腺脓肿图像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中,通过实时观察乳腺脓肿及其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中的变化,能够有效、准确定位脓腔引流点,使穿刺针能准确到达脓腔最低位,且穿刺针直达脓腔,其切口小并能够有效避免大切口及损伤乳房无关组织,尽可能地减少对病灶周围乳腺组织的损伤。因此,在超声引导下,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对乳腺脓肿患者的手术创伤,为创面组织修复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而促进了创面的愈合,减少了换药次数,还有助于减少乳漏、切口血肿、乳房变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进一步为患者康复提供更良好的条件,更好地缓解了患者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预后转归。此外,本研究中指导组瘢痕长度明显低于切开组,乳房外观满意率明显高于切开组,此结果与既往研究[14-15]相似,表明超声引导下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脓肿患者乳房外观。这可能是由于超声引导下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能够以更小的切口进行脓液引流和脓腔冲洗,配合康复新液能够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和刺激肉芽组织生长,能够进一步促进脓腔及切口创面的愈合修复,避免了对乳房外观遗留瘢痕而提高了患者的乳房外观满意度。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进行康复新液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指导组脓腔新液
农业农村部:成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指导组莫当“知道组”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个性化避孕指导对提高瘢痕子宫重复人工流产妇女有效避孕率的效果
靓丽风景线——关工委科技指导组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