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剂采购管理新模式在军队大型三甲医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1-19王军学刘珂欣崔广元李业博殷瑶瑶张晓静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采购计划评标试剂

王军学,刘珂欣,崔广元,李业博,殷瑶瑶,张晓静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学工程科,西安710038)

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2015 年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 号)中明确提出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下一阶段公立医院将重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要求“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 元以下”[1]。医院检验试剂是用于疾病诊断、医院科研、药品研发等主要业务的重要耗材[2]。目前,我国医疗单位的采购模式主要以临床科室报计划采购及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模式易造成试剂积压、过期及成本上升的现象[2]。现代医学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医学检验结果,检验试剂的消耗量不断增多,试剂成本所占医院运营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3],同时由于检验试剂规格种类多、更新换代快、质量标准高、易于损耗,给试剂有效管理增加了难度,使医院试剂成本无法精确核算[4]。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试剂管理制度是解决临床检验科室合理使用试剂的重要保障[5]。针对试剂管理存在的问题,我院自2016 年起,对各级医院试剂采购管理模式进行调研论证,探索出一种新的试剂集中采购管理模式,试行3 a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基本情况

我院为一所军队综合性三甲医院,展开床位3 300 余张,年门急诊量约210 万人次,住院收容约13.5 万人次,临床试剂使用覆盖近30 个临床科室,试剂种类主要分为测定标本试剂盒、标准品、质控品、自配试剂、放射性免疫试剂等[6]。由于检验试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专业性及复杂性,以往试剂采购以使用科室提出需求—医院网站公示—供应商报名并审查资质—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组织议价的方式进行。据统计,2013—2015 年期间检验试剂成本增长幅度为48.9%,而同期检验收入增长幅度为28.8%,检验试剂的成本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检验收费的增长幅度。而医院同期的试剂成本率[成本率=(检验试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检验收入×100%] 也由2013 年的49.3%增长至2015 年的56.9%。因此,亟待制定一种科学有效的试剂采购管理模式。

2 具体方法

2.1 建立以“人份”为单位的采购报价方法

采取“按检测项目每人份在三甲医院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分项目进行汇总式报价”的方式进行报价,主要内容包括品名、用途、规格、方法、单价、试剂注册批文、生产厂家,其中单价是指每一项检测项目所需要的试剂及其相关耗材(检验试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即每人份价格。试剂采购新旧报价方式比较见表1。

表1 试剂采购报价方式比较

2.2 确定评标标准和方法

评标采用质量评价和价格评价相结合,评价要素包括试剂的质量、价格及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信誉等,其中价格统一以“人份”为单位进行评标,且由检验专业人员逐一对检验试剂的成本进行详细估价测算后评标。通过评标或价格谈判,最后中标的品种由评标委员会签名,报医院管理部门逐级审批。

2.3 严格准入与采购流程

(1)临床科室根据需求申报拟采购的项目,经医院管理部门批准后通过官网发布招标信息。(2)医学工程科对报名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要求其证明文件具有合法性、完整性,资质证件齐全并在有效期内。(3)对投标人的质疑、问题认真答复,并对投标文件进行登记。根据标书投递顺序建立投标登记表。(4)根据开标日程安排组织评标活动,按投标顺序依次开标,并由投标人确认最终报价。(5)中标结果逐级呈报,审核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合同。

2.4 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

使用科室根据上月实际消耗量制订下月采购计划报医学工程科,医学工程科由专人审核采购项目是否在合同范围内、采购计划与同期实际消耗量是否存在较大出入,并结合试剂使用效期核查实际库存[7],对不合理、超范围、超量采购项目进行调整,并负责通知使用科室,再次审核通过后通知供应商并发送采购计划,由供应商配送至医学工程科验收并办理预入库。同时,实行虚拟一级库管理,即先供货,每月按照实际消耗量结算。

2.5 成本核算办法

采用以“人份”为单位的试剂采购,试剂单价即是每项检测项目的直接成本。根据试剂采购成本,制订每项检验收费项目试剂所占比例,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实时查看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的计费情况[8],通过收费系统可以追溯到对应的试剂使用量,与同期试剂管理系统的请领量进行对比,统计当前使用量、请领量、库存量,及时发现异常数据,确保试剂耗损在合理范围内。

3 结果

3.1 节约采购资金,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

在采购管理新模式的推动下,试剂成本率较之前有明显下降,由2015 年的56.9%下降至2018 年的39.0%,有效节约了采购资金,使采购效益达到最大化。2015—2018 年检验试剂采购成本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2015—2018 年检验试剂采购成本、检验收入比较

3.2 达到价格透明化与成本控制合理化

经过采购管理新模式的应用,96%的检验试剂及相应的耗材实现了与检验收费项目的对应关系,解决了以往难以精确核算检验项目试剂成本的问题,使成本管理更加透明化。部分检验试剂与收费项目对应关系及成本核算见表3。

表3 部分检验试剂与收费项目对应关系及成本核算

3.3 杜绝试剂积压与浪费的现象

试剂采购以“人份”为单位进行,采购计划不再按照以往经验笼统计算,而是根据上个月所消耗的“人份”量、开展的检验项目数制订采购计划,便于各级部门管理监督,杜绝了“以领代销”,避免了一笔模糊账。同时,也避免了采购计划不合理导致的试剂积压、过期、变质等问题,提高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间接增加了医院经济收益。

4 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需求的提高、检验化验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检验仪器的不断投入使用,临床诊断试剂已然成为医院成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报道[9],检验收入的试剂成本率正在大幅度增长,这与检验试剂的成本目前无相关的收费项目有关,试剂消耗量难以科学有效的控制,这就为漏收费、浪费试剂、虚假入库等提供了可乘之机[10]。如何控制检验试剂成本、规范试剂管理、节约采购成本,是各医院管理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院通过3 a 来试行以“人份”为单位的试剂采购管理新模式,使试剂采购成本更加规范化、透明化,便于准确计算成本、正常消耗量和耗损量。试行结果可见,检验试剂成本率由2015 年的56.9%下降至2018 年的39.0%,低于某军队医院报道的45%[11],也低于丁菡容等[12]报道的40%标准。同时,以往采购计划模糊及库存积压、浪费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形成了试剂采购从入库、消耗、盘点、计费、结算等步骤的全程闭环的管理供应链,得到使用科室、采购部门及监督管理部门的认可,并达到垂直监管的要求。

试剂采购与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难点,依据国家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核算试剂实际成本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控制试剂成本的途径,也为规范试剂采购与成本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但是,这种方式在价格核算方面的效果还有待验证。因此,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试剂成本与检验收费项目之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临床试剂采购价格标准才是规范临床试剂采购与管理的关键。

猜你喜欢

采购计划评标试剂
EPC项目采购计划管理优化研究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高校采购执行人管理机制的完善——以高校采购计划按期完成为目的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浅谈评标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
电力工程招标评标方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