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良:在变局中构建梦想,绘制企业发展新篇章
2019-11-19
记者/邓 旭 贡 靖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来自《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或许是黄健良追求的境界。
在外界看来,黄健良在广东华劲金属铝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劲铝业”)23 年的成长岁月里,带领华劲人走出了一条几近完美的上升曲线,使华劲铝业实现了从一个小作坊到行业翘楚的大转变。历经23 年的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再生铝行业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行至不惑之年,他说自己感恩时代,懂得了人生要蓄势待发、乘势而上、随势而起,也要顺势而为。
2019 年9 月,记者踏上南行的列车来到了位于南通市通州区的华劲铝业下属公司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实地采访,黄健良也如约而至。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厂区门前,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运送废铝料的运输货车鱼贯而入,这些回收铝原料第一道工序是先被送到来料加工车间,根据类别经过分选、破碎以后,进入熔炼环节加工成铝合金液和铝合金锭输送给下游企业,以它为支撑,再生铝产业在南通市蓬勃发展。
黄健良,华劲铝业总裁,作为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的见证人,向记者介绍了华劲铝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部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坚守初心 智慧谋篇
与许多再生铝生产企业不同,2009 年后,华劲铝业陆续北上,6 家生产实体工厂分别布局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而不是中西部和偏远地区。黄健良对此表示,这正是华劲铝业的战略核心,他强调再生铝不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而是受到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华劲铝业坚持走出一条提质增效、规范创新的发展之路,避免粗放的扩张方式。
正是这种具有差异化的经营战略,使华劲铝业一直稳步发展。公司开创了铝液直供的交付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高歌猛进开拓新的业务版块。问及华劲铝业的成功秘笈,黄健良告诉记者,创新+挑战+奋发图强=华劲品牌。
一是勇于创新。将铝液配送物流半径从30 公里范围内扩大到80 公里左右,构建了铝液配送互利共赢大平台;
二是勇于挑战。为使用铝合金锭的重力、低压铸造客户提供铝合金液配送业务,实现高低压铸造铝合金液的铝液配送业务全覆盖;
三是奋发图强。与各大高校、各主机厂材料研究中心以及铝合金材料研究所强强联手,建立铝合金技术研究中心,与压铸企业共同研发新材料和改良铝合金材料,提高压铸领域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黄健良介绍,公司现已具备年产80 万吨再生铝生产能力,2017 年产量达到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 亿元。面对再生铝产业目前喜忧参半的局面,华劲铝业像每一次腾飞时期一样,坚守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审时度势、稳中求变,在变局中构建梦想,绘制企业发展新篇章。黄健良告诉记者,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变产品结构,从低端转向高端,从"红海"走向"蓝海"。
广东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创新转型 危中求变
在同行的眼中,华劲铝业的历史选择是不平凡的,它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眼前利益,而选择一条更加艰难曲折但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路径。用黄健良的话说:“想赚快钱可以,但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他想找到一条能够让企业生根发芽、根深叶茂的理性发展之路。
回顾华劲铝业发展史,两次大发展的确与众不同。成立之初,华劲铝业只是一家从事再生铝加工的小型民营企业,通过学习和吸收别人的技术和经验来生产再生铝的初级产品,向日本、韩国等地区出口销售。
但是很快,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波及国内的加工制造业。再生铝外销业务附加值较低,竞争日益激烈。为此黄健良说“那时再生铝加工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想要增加利润,只能以降低人力成本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我觉得这是违背市场规律、不可持续的,企业不能这样走下去。”
在充满危机和利润诱惑的粗放式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华劲铝业冷静地选择了转型,1998 年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市场需要好产品,而我们要做一个规范的企业,做标准的产品,这就是我们转型的动力和目标。”黄健良说。当时正赶上摩托车掀起制造热潮,华劲铝业瞄准时机,果断抛弃了原有的产品和加工模式,重新购置核心检测设备,全面改造生产线,向高端产品转型。生产的标准合金铝锭受到了客户认可,产量不断扩大,战略上的调整让公司站稳了脚跟。
然而危机又一次不期而至,使再生铝产业遭受冲击。2008 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不少企业岌岌可危。然而当大多企业陷于至暗时刻苦苦挣扎时,华劲铝业却在危机中爆发,实现了企业的第二次飞跃。
华劲铝业的决策者们发现,国内汽车行业正值迅猛发展期,当时中国市场仍以日企为主,本土的铝合金压铸企业能够直接做主机配套的很少,民营企业更少。在看似一边倒的形势下,却蕴含着产业新的生机。2005 年,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提出了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政策,尽管2009 年因WTO 相关规定该政策废止,但汽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已成大势所趋。一些大型汽配公司纷纷成立国产化科,加大国产化零部件的采购比例。华劲铝业抓住机遇,与压铸企业一起研发出了高端汽配再生铝合金液,创新了铝液直供交付模式,将企业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广东华劲金属型材有限公司
2009 年3 月24 日,广东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华劲铝业下属的第一家铝液直供工厂,也是国内第一家做铝液直供的民营企业。回想这个决定,黄健良脱口而出当下的流行语:“2009 年,我们太难了。因为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公司派人到国外学习、聘请国外的专家,真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黄健良介绍,铝合金液直供与铝合金锭的根本性区别在于,铝锭可以按照产品的需求分高中低档供应,但是铝液只能按照一个牌号中的最高档配送。因为铝液无法确定应用于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型号的压铸机上,所以必须按照最高标准生产。为了保证铝液质量,公司提出了同等不降级的要求,并通过技术改进、内控管理来消化掉由此带来的高成本投入。
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铝液直供减少了压铸企业重熔铝锭的材料烧损、天然气、电的能源耗用,更节省了企业的厂房、设备、人力等投入,排除了铝锭在库资金的压力,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华劲的铝合金液和铝合金锭的销售比例是6:4,其长远目标是将铝合金液的销售比例提高到80%以上。
鉴于铝液的产品优势及与压铸企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华劲铝业自2009 年后不断成功地复制这种模式,进入快速扩张期。2011 年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成立,2013 年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武汉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成立,2014 年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成立。
华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成是中国再生金属行业成长的一个缩影。“从最初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引进、吸收到目前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我认为,我们的产品、技术与模式和国外已没有差别,甚至更优,这得益于国家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机遇,也是全体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黄健良表示。
呼唤政策 引领产业
和所有前行者一样,有时候黄健良也会感到迷茫。尤其是现阶段,产业定位、原料保障和废弃物出路等问题叠加,使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正在经历着转型中的阵痛期。
再生金属产业不等同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早在2012 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废金属资源再生利用是节能环保产业中资源循环利用的重点领域,这一点已经体现在最新版的行业分类里。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11 月26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行业进行分类,再生金属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 年2 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将资源循环利用列为绿色产业。
尽管如此,企业仍然能够强烈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对产业的误读。“再生铝既不属于标准产品,也不等同于垃圾,但是外界对它的认知并不明晰,全国各省的政策定位也不尽相同。”黄健良强调,多数再生铝企业家对将再生铝与冶炼和压延业划等号并非持赞同意见,将再生金属企业产能转移到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定位,对再生铝产业造成伤害,更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利。
另外,规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尽快出台国家对产业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一些废料无法说明来源,为规避风险,正规企业只能通过二手采购获得废铝料,造成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由于地方对废金属产业的定性不同,产业跨区域的恶性竞争等问题加剧。“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统一的对产业指导的政策,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维护产业健康良性发展。”黄健良呼吁。
此外,企业原料保障和铝灰处理问题也很突出。为禁止洋垃圾入境,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废料进口的管理力度。自2019 年7 月1 日起,铜废碎料等8 种废金属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并实行进口许可审批制度,要求从严审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逐年梯度式大幅削减固体废物进口数量,力争2020 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武汉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如何保障原料采购对企业来说已迫在眉睫。“减少进口、提高品质是对的。”黄健良对此表示理解,同时他认为,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废铝料进口很难避免,仅使用国内废铝料无法保证市场需求。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政府部门应多听产业的声音,不要搞一刀切,铝灰处理也如是。“希望政策和后续保障措施尽快出台,真空期太长将使企业无所适从。”他说。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行业组织正在积极协助解决上述问题。据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回收铜、回收铝等相关原料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明确区分回收铜、回收铝原料与废铜、废铝属性界定。
今年3 月份,再生金属分会已根据要求提交了《再生铜、再生铝2025 年、2035 年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有色金属资源保障问题涉及到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准确把握再生铜、再生铝资源变化趋势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国家铜铝资源可持续供应、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战略》提出了2025 年、2035 年再生铜、再生铝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提出了“十百千万”工程的设想:打造十个再生金属产业集聚区、百个产业龙头企业、千个产业配套企业、几十万职业队伍,希望以此作为国家中长期资源战略宏观决策和推进废金属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绿色华劲 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逢“8”必进的华劲铝业在经历了1998 年、2008 年两个关键发展期后,2018 年又信心满满地向再一个目标进发。
“前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为了企业生存而改变,第二次是与客户一起推动改变,而在第三个关键时期,华劲是自我求变。”黄健良详细介绍了未来企业发展的三大方向。
一是推进铝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公司铝液应用于高端的汽车零部件及5G 通信产品生产,新材料研发主要聚焦于这两个领域。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是主要途径和手段。“汽车铝合金的标准几乎都是欧美、日本制定的,中国标准占不到1%,我们的目标是在某些领域推出中国自己的标准。”黄健良信心满满地表示,华劲铝业勇于挑战、奋发图强,与各大高校、各主机厂材料研究中心以及铝合金材料研究所强强联手,设立了一家铝合金新材料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新材料和改良铝合金材料,提高再生铝的利用水平和效率,为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不断探索再生铝的保级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如果再生铝只能降级使用,那么循环利用就是个伪命题,只有通过再生铝的保级利用,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经济。”黄健良表示。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要解决横亘在路上的两大障碍:一是突破技术难点,在同质利用的前提下平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二是扭转人们对再生铝的认知误区,从源头上推进再生铝的广泛应用。“国外从工程设计就开始考虑使用再生金属,而我国情况不同。设计时基本不会考虑采用再生铝作为原料,这是观念的问题,也是困扰再生金属产业的共性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但是我们有信心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找到突破口,为了实现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黄健良说。
三是依托铝液直供模式,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再生铝产业合作平台,这也是华劲铝业目前的核心任务。“我们想联合地方政府和上下游企业,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它的优势是大幅减少再生铝的工艺环节,使产业更集中,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政府对产业的管理。”黄健良的设想是,联合铸造和压延企业,打通再生铝的冶炼、铸造等工艺环节,减少中间的重复投入,减少人力、设备、能耗及污染排放,使产业链集约化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改革性是最根本的节能方法,也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方针下企业的有益尝试,我们愿为此不断努力。”
未来已来,筑梦前行。华劲铝业在深耕再生铝领域、坚定做大做强主业、努力实现从生产型企业转变成服务型企业的高速路上一路驰骋。同时,我们看到,有更多再生金属企业像华劲铝业一样,为中国的绿水青山负重前行。他们是行业使命的践行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才充满希望,产业的明天才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