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块链研究能量分布与前沿热点趋势
2019-11-19
区块链已成为继大数据、人工智能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在国内的创业领域、金融领域、风投等诸多领域都已炙手可热。区块链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学界对其研究成果逐日剧增。不过,总体看,区块链进入我国后,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成果较分散,且缺少有效地梳理与归纳。本文归纳我国区块链研究能量分布状态,结合实践领域具体应用场景,尝试提出其前沿热点趋势,以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区块链研究现状的量化分析
(一)社会关注分析
借助百度搜索引擎,使用百度指数工具对“区块链”的社会关注情况进行分析。以“区块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使用百度指数分析精准人群对“区块链”的关注情况,数据周期取2011年1月1日~2018年12月29日。总体看,“区块链”概念自2011年提出后,起初并未得到社会关注;直到2015年底,其关注度逐渐高起来;从2018年6月,其关注度又呈现大幅下滑趋势。搜索指数峰值出现在2018年1月8日~1月14日,指数平均值为55046;此外,2018年3月5日~3月11日的搜索指数、2018年5月28日~6月3日的搜索指数也较高,分别为47492和25130。
根据搜索人群画像,按照区域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东北和西北。搜索省份前十名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山东、福建、河南、湖北。搜索城市前十名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重庆。据此来看,搜索度较高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块链”研究要依托重点地区进行。从搜索人群的年龄分布看,19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分别占比1%、14%、53%、28%、4%;由此可见,30~39岁是关注“区块链”的重点人群,40~49岁是次要人群。从性别来看,男性的关注度远超过女性,分别占比为76%和24%。
(二)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1.总样本统计分析
针对所选194篇样本,进行总体情况分析。在样本中,共有8篇文献达到知网的高频被引成果标准。从年度分布看,区块链研究较早的成果是由赵赫等2015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发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采样机器人数据保护方法》一文,也是高被引成果。袁勇和王飞跃于2016年3月发表在《自动化学报》的《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一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均最高,分别是156次和19884次,也是区块链研究的较早文献。通过计算年增长率,以完整年度为基准,发现样本年增长率高达183%。从2016年起,我国区块链研究突飞猛涨,学界对区块链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实践应用得到广泛推广,2016年可视为学界的区块链元年。
2.文献学科及研究层次分布
在学科分布上,信息科技共用145篇,占比最高,即32.2%;其次是经济与管理科学,共有133篇,占比为29.5%;此外,工程科技Ⅱ辑、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基础科学的数量依次为35篇、28篇、25篇、20篇,占比分别为7.8%、6.2%、5.5%和4.4%。
根据知网平台的分类标准,分布文献大于10的学科有5类。分布最高的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110篇,占比56.7%),此外还涉及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9篇)、工业经济(8篇)、投资(7篇)、会计(6篇)、企业经济(5篇)、动力工程(5篇)等领域,其他领域较少。
文献多分布在基础研究(社科)(57篇,占比29.4%)、行业指导(社科)(31篇,占比16.0%)、工程技术(自科)(27篇,占比13.9%)、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23篇,占比11.9%),此外部分文献还涉及职业指导(社科)、政策研究(社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等。
3.来源期刊分布
总样本共涉及83种期刊。发文总数6篇及以上的期刊共8种。其中,中国金融发文最多,共11篇,占比为5.7%;会计之友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发文均有10篇,占比均为5.2%。分析可知,发文总数前5位的期刊发文量总占比为22.7%,尚不足总样本的1/4,前8位期刊发文总占比也仅有32.0%。
以CSSCI来源(含扩展版)期刊目录(2017~2018)和CSCD来源期刊目录(2017~2018)为准,对总样本进一步分类,发现这两个目录涉及期刊共50种,占总期刊数比重为60.2%,发文总量为106篇,占总发文量比重为54.6%;CSSCI期刊涉及33种(39.8%),发文总量65篇(33.5%),其中CSSCI正刊涉及21种(25.4%),发文总量32篇(16.5%),CSSCI扩展版涉及12种(14.5%),发文总量33篇(17.0%);CSCD期刊涉及17种(20.5%),发文总量41篇(21.1%),
发文总数5篇及以上的CSSCI及CSCD期刊共7种。其中,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发文最多,也是CSCD期刊及CSCD核心期刊中发文最多的,共10篇,占比为5.2%。发文最多的CSSCI正刊是远程教育杂志,共5篇(2.6%);发文最多的CSSCI扩展版是中国流通经济,共7篇(3.6%)。分析可知,发文总数前7位的CSSCI及CSCD期刊发文量总占比为22.8%,尚不足总样本的1/4,其中CSSCI正刊及CSCD核心期刊共发文21篇,占比10.9%,仅过1/10。
4.作者分布
(1)高产作者分析
总样本含共同作者在内共涉及作者472人,仅统计第一作者则涉及172人。通过对第一作者分析,发文量1篇的作者有159人,发文2篇的作者有10人,发文3篇的作者有1人,发文6篇的作者有2人。最高产第一作者为李彬和许金叶,均有6篇。由洛卡特定律,国内区块链发文量1篇的作者百分比高达92.4%,这说明其核心作者群远未形成。由普赖斯定律,高产作者共13位,占总人数7.6%,累计发文35篇,占总发文量18.0%,小于50%。即: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缺少高产作者,需加强该领域研究深度。
(2)作者合作分析
在区块链中,合作度=2.43,合作率=0.665。这说明,区块链已具有一定合作规模,存在较为普遍的合作状态,但是整体合作规模不大。经统计分析,独作的研究成果共有65篇,占比为33.5%;合作成果较多的是2人合作,合作人数最多的有8位作者,此外有的成果还有7人、6人、5人合作。从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看,以高产作者李彬为首的团队、以许金叶为首的团队合作频次颇高,即李彬与曹望璋、祁兵、崔高颖合作4次,李彬与卢超、孙毅、陈宋宋合作3次,许金叶与夏凡合作3次,袁勇与王飞跃合作3次。此外,还有孙玥璠、兰梦灵、姜涛团队,邰雪、孙宏斌、郭庆来团队,乔海曙、谢姗珊团队分别各合作2次,合作比较固定。但整体看,合作频率普遍较低。
5.研究机构分布
共涉及120个一级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华北电力大学(8篇),其次是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分别发文7篇。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别发文4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别发文3篇。此外,还有23个机构发文2篇。发文1篇的机构有82个。
6.基金项目分布
通过对总样本涉及基金项目情况统计,共有71篇文献有相关基金支持,占比为36.6%。限于一些基金、项目信息表示存在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只保留一级基金信息。统计发现,71篇文献涉及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及横向基金共122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频次居于前两位,分别有26次和18次。整体上看,基金支持范围较少,且高级别基金尚少,这与区块链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匹配。
区块链研究热点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分析
采用CiteSpace V软件,Node Type 选择“Keyword”进行聚类分析,通过“Export-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可得总样本关键词频率,再结合使用Excel软件对总样本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关键词总量为722个,剔除重复关键词后共有386个,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8个,出现频次居于5~9个的关键词共有8个,出现频次居于2~4个的关键词共有35个,出现1次的关键词共有335个。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区块链”,共出现146次,占总样本的20.2%。根据词频g指数作为确定关键词个数的标准方法,可知g=17,即前17个为高频关键词。由于从第17到第23个关键词的频次均相同,其中16个关键词频次超过5,确定为高频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区块链、比特币、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互联网金融、财政金融、数字货币、能源互联网、金融机构、大数据、金融科技、银行业、区块链金融、共识机制与金融创新。这些关键词共出现频次为310次,占总样本频次的42.9%。
(二)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采用CiteSpace V软件,使用出现频率为5进行节点过滤,进行可视化分析。关键词在整个网络的作用以及对其他关键词的控制能力与其节点尺寸成正比。16个高频关键词构成了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比特币、去中心化、智能合约、互联网金融、财政金融、数字货币等关键词处于网络中间,这代表区块链的研究热点分布情况;居于边缘的关键词有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能源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银行业、区块链金融、共识机制、金融创新等,也将成为区块链未来的研究趋势。
(三)热点内容分析
采用CiteSpace V软件,Node Type 选择“Keyword”进行聚类分析,通过“Export-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得出中心度(Centrality)排名前 10 的关键词列表。结合以上数据可以探究我国区块链研究在2015~2018(2018年取调研时间点)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我国区块链研究热点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区块链本体研究,包括概念、特征、优劣势、技术原理及框架、产业现状、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2)区块链延伸与细化研究,主要基于区块链这一核心进行的细化或扩展研究。(3)区块链技术在一些行业进行了推广与应用,这些较早应用的行业主要有交通业、金融业、能源业等。(4)区块链技术基础层面的研究,主要探究区块链关键技术与核心知识体系,包括扩容、分布式记账、资产分布式加密、密码学、算法、信任机制等。(5)技术应用层面的研究,多表现为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信任机制在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支付优化、数据保护或共享、信任构建等。(6)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宏观效用研究,多集中在会计、金融、政府治理、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在会计财务方面,主要涉及企业财务、社会会计、财务众包等;在金融方面,主要涉及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及其交叉领域;在政府治理方面,主要涉及政府治理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基础信息协同共享等领域;在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涉及食品、医疗、电力和能源等;在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大规模学习服务系统、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在线教育评估等。除此之外,区块链研究还涉及著作权、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媒体融合和隐私保护等。
区块链研究趋势探析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综合梳理相关文献,具体可将前沿热点趋势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区块链技术本体相关研究。在区块链研究初期,相关成果多集中在区块链的概念、现状、优劣势及展望等方面。这些成果后续还进行了延伸与扩散,尤其随着区块链自身发展与应用创新,倒逼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化与创新。(2)区块链应用范围扩大并细化。区块链应用不再局限于初期的虚拟数字货币场景与随后发展的金融市场场景,而是表现在实践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且细化,这也将反向驱动学术研究领域的扩散。学术研究现已扩大到经济、管理、社会、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且具体研究更加细化,如新零售、数字作品DCI管控、实时审计等。(3)区块链引发的法律相关问题。区块链及其应用发展势必引发法律问题,作为新生事物也将产生法律方面的诸多需求,如电子取证、金融刑法风险、法律优化等。(4)“区块链+”研究范式。以区块链为驱动,与其他行业或领域或要素进行交叉融合,旨在探究二者互融的影响,如区块链+互联网、区块链+教育、区块链+互联网金融、区块链+证券、区块链+产业链、区块链+大数据。(5)区块链与其他热点交叉研究。如区块链与共享经济,区块链与跨境电子商务,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我国区块链研究处于初期,高质量成果不多,研究态势为:学科多聚焦信息科学(145篇,占比74.7%);最多的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110篇,占比56.7%);在研究层次分布上,最多的是基础研究(社科)(57篇,占比29.4%);发文作者上,194篇核心文献共涉及作者472人,一作172人,最高产一作为李彬和许金叶(各6篇,各占比3.1%);基金项目上,共有71篇获得基金支持,且分布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次,占比13.4%)。(2)我国区块链研究热点主要分为:区块链本体研究、区块链延伸与细化研究、区块链技术基础层面研究、技术应用层面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宏观效应层面研究等。(3)我国区块链研究前沿热点趋势主要包括:区块链技术本体及其创新研究、区块链应用范围扩大并细化、区块链引发的法律相关问题研究、“区块链+”研究范式、区块链与其他热点交叉研究等方面。(4)基于区块链研究的194篇核心文献数据,发现样本信息均不符合规律分布。虽有样本数量不足的局限性,但也说明我国区块链研究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研究领域、研究规模与研究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挖掘验证。
(二)研究展望
基于本文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研究展望:
(1)区块链技术的延展与创新研究,基于密码学、计算机学科等基础学科深入探究区块链本体的技术本质,以及在实践领域需求导向下的技术发展趋势。(2)区块链及其技术应用的扩散与细化,既包括技术应用层面也包括宏观效应层面,尤其关注依附于实践领域需求的研究细化与深入。(3)区块链相关的法律问题,既包括区块链本身引发的法律问题,也包括区块链应用领域引发的法律问题。(4)“区块链+”研究范式,区块链为引擎,通过“区块链+X”模式,探究“X”领域的关联交叉效应。(5)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共享经济、网络治理、新媒体等其他热点的交叉研究。此外,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政治治理、决策责任机制、互联网金融创新等方面也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