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历程和经验

2019-11-19

社会观察 2019年7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40年,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自身建设的丰富经验。回顾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历程,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对在新时代以“一以贯之”的态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领导核心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国梦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历程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的国家与社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建设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得到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这一时期党的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拨乱反正。一是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二是提出了在制度上建党的新思路。三是提出不但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四是提出要改革党的干部制度。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中,振聋发聩地提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是邓小平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政治交代。面对党内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举措。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写进党的报告。

党的建设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为了进一步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问题,党中央一手抓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一手抓党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最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十六大以后,我们党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使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统一起来,进一步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风险和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从不畏惧。“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中国共产党自身而言,这既是提醒,更是要求,可以起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提出了党的建设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紧迫性。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800多万到今天的8900多万,领导着13多亿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员无论是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经验

在40年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尤其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了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勃勃生机,不断续写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使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是指导思想,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法宝。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我们党在风云变幻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始终重视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事业,都离不开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选好接班人是解决组织路线的最大、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四化”方针。对于领导干部,习近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根据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又提出好干部标准,为选出好干部定了调子。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中,党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系统的干部制度,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组织路线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党、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意义重大。2018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并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三,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幸福。

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回顾历史,我们由衷地体会到,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也是党的建设目标所在。

改革开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样,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总结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做到了“三个代表”。胡锦涛强调,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就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指出: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因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我们这个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枝繁叶茂的动力源。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在改革开放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严防权力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地提出了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坚决反对和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正是考虑到权力因素在腐败现象中的原因,我们党找到了反腐败的根本思路,明确地提出了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这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苏联与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后不断探索的经验。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就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了党的建设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紧迫性,直面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这里最重要的无疑是他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他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进而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他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他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彻底改变政治生态,使之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使党能够更好地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因此,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必然要求严惩腐败分子。为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必须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第五,创建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党的工作和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离不开40年来我们党内法规和纪律的制定。这种制度建设的成效不是我们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由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决定的,归根结底是党推进改革开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党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制定了诸如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内选举、党的组织生活、党内政治生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等制度,制定了干部选举、招考、任免、考核、轮换、职务任期以及离休、退休、党的纪律、党内监督等制度,对巩固党的建设的各项成果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强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作为党的建设的一条新思路,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正式的党内“立法法”首次出台,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陆续发布,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基本依据和规范。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构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干。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也由中共中央印发,这使制度更加完善。

一以贯之地协同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

协同推进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是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的内在要求。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经验,要求我们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我们党建党以来加强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只有从根本上坚持“两个全面”,才能为执好政、掌好权奠定基础,才能完成新时代艰巨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正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我们党必须面对而不能有任何逃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因此,对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决不能消极应对,更不能逃避,必须清醒地认识、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并下大决心解决。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把党建问题与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联系起来考察,回答和解决继续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好党的问题,以及如何长期管好治好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重大课题,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丰富的内涵。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所蕴含的目的、方针、主线、布局、目标,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科学有机的整体。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协调推进、统筹推进、一体推进。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我们党发挥自我革命精神。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要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整顿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完善党的制度,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