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学段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2019-11-18李鑫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段创设习惯

李鑫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老师们都说,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高高兴兴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们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种现象,在低段数学课堂中尤为突出。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有很大关系。但这也反映了我们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课堂教学本质来说是一种主体之间双向互动、多重循环的交流过程。近年来,虽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课堂形态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还在,课堂中师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学生的发言权仍然牢牢控制在教师的手中,这表现在:1.师生之间学生主动式倾听的缺失;2.生生之间主动式倾听的缺失;3.由于教师的教学指令带来的学生主动式倾听的缺失。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第二项。

我认为,造成这三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在意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中交流的目标是教师。因此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认为与自己无关,只注重自己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一句话就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进行主动式倾听。

二、倾听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项技能,是一种素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学习个体的学生来说,要能在倾听中传递数学和接收数学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理内化。如老师能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并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交流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辩论,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开展互补式的信息交流得到灵感,求得真知。可见,“听”是很重要的,“听”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意识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倾听习惯

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要从低学段抓起,而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大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上课“顽皮”,课堂上说说笑笑,对于别人的发言不善于倾听。针对以上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1.明确倾听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訴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

2.建立倾听表达的规则

低学段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天真烂漫。对于课堂上的行为,不知自我约束。但可塑性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课堂上“我该怎么做”。当然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他们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的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异性,尊重多样性,努力创设人人参与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所以我选择经过和小朋友的共同商议,确定倾听与表达的一些规则。

3.创设有趣数学情趣,使学生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新教材中引入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4.教师的引导,带出师生共同发展的局面

教师自己表达要规范,清楚到位,给学生以榜样。小到一个数字、一个符号的正确书写,一句简单的话都要细细地备,清清楚楚地教给学生,并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耐心地让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

5.实行奖励机制,恰当评价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好习惯要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与恰当的惩罚。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给与表扬。通过一阶段的努力,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也主动上进了。

6.倾听习惯的培养,耐心、恒心是关键

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都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倾听习惯亦是如此。

当教师制定好一套评价方案后,如何去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最深刻的体会。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尝试了多套培养方案,但都因为效果不明显而中途放弃了,十分苦恼。在与几位同事谈心后,自己也静下心来反思,我发觉其实方案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问题出在我这个方案的执行人身上:太缺乏耐心及持之以恒的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一不小心就会顾此失彼。

7.各学科老师之间加强配合,巩固效果

只要各学科老师都关注孩子们倾听的表现,及时加星鼓励。给孩子们一个暗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下,主动倾听他人的发言,都是一个基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再回到数学课堂,一定能让我的组织教学工作轻松不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予以培养,必须从低学段学生的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常抓不懈。

猜你喜欢

学段创设习惯
习惯
创设未来
上课好习惯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好习惯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