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

2019-11-18刘茂林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师生关系家长

刘茂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是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众所周知,上世纪末,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次大战后很快挤身于世界之林,就是因为日本的决策者重视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也要警醒,要想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施教育优先这一策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界定教育的使命时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公民目标,“不能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以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为此,构建由教师、家长、 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使这三者互之间都找准自己的位置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双方良好的合作、互动又可以更好地开发这一教育资源。

第一,教师与学生家长良好的关系可以增进师长对学生的了解。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很少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情况,而学生更多的時间是在家里生活,教师就不可能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真正全面的了解,也就难以有的放失地实施教育目标。反之,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成长,都是望子成龙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也会产生诸多教育的疏漏。有的学生对家长报喜不报忧,在学习成绩、守纪情况等方面说谎、甚至逃学迷恋网络游戏家长也不了解,等家长知道情况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只有教师和家长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二,教师与学生家长良好的关系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与学校都担负着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等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另一社会活动。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前两者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对学生教育的主要方面。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都处于基石的地位,是教育内容最广泛的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学校的层次越高,往往就越是如此。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

家长的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而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所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和家长实际是教育上的合作伙伴,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在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有时候教师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家长片面认为这个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而教师有时也会对一些家长出现偏见,总是认为某某家长对子女学习上不关心,教育不严等等而造成相互之间不信任,不尊重,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在跟家长交谈时要坦率而又真诚,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的都必须虚心接受。总之,家长与教师之间在交往时应本着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原则,才更有里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建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我们教师队伍里面,依然有人把课堂当战场,,总是舌战群雄,狂吼滥炸,一节课下来,喉咙沙哑,身心俱疲。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失败的教育。早在十八世纪中期,意大利著名作家阿米琪斯就有一本教育和鼓励孩子积极进取的佳作《爱的教育》,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揭示爱的教育。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学方式真的要改善一下了。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学生虽然知之甚少,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应该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这样,不仅使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作为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使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提高智力,更是在思想上,人格上受到影响。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人格上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学生,也要理解老师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学生,众口难调,因此不能只要求老师怎样适应你,应该学会去如何适应各个老师,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适应老师的讲话风格,甚至学会去适应每个老师的性情。作为学生,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而不能去苟责老师。这就象我们今后走向社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学会适应,社会环境不会因为你一个人不适应就改变一样。所以,我们学生首先必须要有这种认识,并且要用良好的心态去看待师生关系,请同学们记住:每个老师都不会故意跟自己的学生过不去,如果你认为某个老师跟你过不去,那是因为你的狭隘,你必须改变这种观念,否则,你不是跟老师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假如老师有时真的是误解你了,你也必须换位思考:由于老师所面对的学生多,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面面俱到,出现一两次的误解你应该理解、体谅,课后坦诚与老师交流,问题也就解决了。平时要多跟老师沟通,要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不能将小事扩大化,将问题复杂化。

综上所述,少年兴则国兴,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就必须要改革,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教育并不是谁的责任,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都来关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当中,教师是主导,家长是动力,学生是主体,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会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师生关系家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家长错了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家长请吃药Ⅱ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