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参与意识

2019-11-18范振爱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方块列式小棒

范振爱

一、 巧妙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巧妙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兴奋的状态,产生学习动机,能主动参与去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应从导入新课开始。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8根小棒,每个人都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学生(1)用8根小棒摆两个小正方形;(2)用8根小棒摆一个大正方形。接着让学生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8÷4﹦2(个),8÷8﹦1(个)),然后让学生再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学生:(1)用8根小棒摆了两个三角形多出2根小棒;(2)用8根小棒摆了一个三角形多出2根小棒。师指出这多出的2根小棒可以说“余“2根,(并板书”余“)接着再让学生把摆三角形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板书,8÷3﹦2(个)余2(根),8÷6﹦1(个)余2(根)。教师引出,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后有余下的,怎样用除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操作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先生通过动手操作,由没有剩余引出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有余数的除法“来源于实际,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新知识,可以帮助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從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设疑、释疑的过程,而学生的参与,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要完成新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应用“这一过程,就必须做到教师、知识、学生三位一体,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做到人人参与,动手、动脑、动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导入新课后的第一步,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说出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长10厘米,宽5厘米)再拿出边长是1厘米正方形若干个,说出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平方厘米);第二步,让学生摆一摆。用小正方形在长方形里沿着长边摆,每一排可摆几个?(10个)沿着宽边摆呢?(可摆5个)摆满长方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需要50个,每排的个数×排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都能说出是50平方厘米;第三步,议一议,找规律。刚才我们是用数方块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如果要求操场、教室地面的面积。我们也去用小正方形摆、数方格吗?(不行)那怎么算呢?看我们能不能找出规律。(小组议论,然后汇报),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很快就能发现:(1)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2)每排摆的个数与长方形长的关系;(3)排数与长方形宽的关系;(4)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第四步,让学生应用所得公式,在课堂里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这样就得到了书面、桌面、黑板面……的面积。

至此,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设疑、激趣、点拨、解惑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尝试、发现、归纳,其主导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积极地“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的“探”,使学生知识牢固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尝试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组合。

三、适时调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创造性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并根据课堂上出现问题及时调整,使整个过程始终保持优化状态。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这样的练习,教师在白板上出示每行5个小方块,共4行。然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出图意并列出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的算式。学生答出两种:(1)是横着看,每排有5个小方块,有4排,也就是有4个5,算式是:5×4;(2)是竖着看,每列有4个小方块,共有5列,也就是有5个4,算式是:4×5。学生答后,再请学生继续看图,(教师在最后一行下面又出示4个小方块)提问:现在要计算图中有多少个小方块,怎样列式?方法越巧、越多、越好。学生答出4种:(1)列式是5+5+5+5+4(教师肯定这个方法对,但有点麻烦);(2)列式是5×4+4(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然后肯定方法好,再指出:这个算式用到以后学的知识);(3)列式是5×5﹣1(教师也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然后肯定方法好,也指出用到以后学的知识);(4)列式是4×6,移动图形还可列出6×4(教师让他们说出是怎样想的,并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对其表扬)。

这个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直观图的变化,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眼看、口说、动手、动脑,既加深了乘法的意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第一幅小方块图,要 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图意,并列出算式,一图两式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做了孕伏,提供了生长点。第二幅小方块图,则在第一幅图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延伸。教师精巧的设计,恰当的引导和点拨,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求知欲,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创造性地思维,开掘了学生智力潜能,实现了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教学目标。

总之,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巧设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让学生以疑激思,才能主动重要到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

猜你喜欢

小方块列式小棒
小小方块 玩转大课堂
涂色问题有妙招
“小方块”该退休了
巧移小棒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还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