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
2019-11-18黄如杰
黄如杰
一个班集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风,关键不在于学生素质的高低,不在于周围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平等、坦诚、流畅的对话。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拥有平等、坦诚、流畅的师生对话,我认为要作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垂范,自省自克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直接领导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加影响,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角”——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日常生活中,我处处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好示范:地上有纸屑,我弯腰拾起,教室的扫帚、地拖乱了,我把它们一一摆放整齐,师生见面,我会主动热情向学生打招呼,每次的清洁劳动,我决不站在一旁指手画脚,而是跟学生一起拖地、抹窗,班里定下的纪律,我都严格遵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努力首先做到。当然,教师也是一个凡人,不可能完美无过,但只要做到谦虚躬行、自省自克,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谅解,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每当我做不到时,我一定向学生道歉,并说明原因,取得学生的谅解。有一天早上,下起了大雨,那天刚好轮到我值早读,尽管我很早出门,但由于回校的街道严重塞车,当我回到学校时刚好迟到了五分钟,早读结束,我马上向学生道歉,并向他们说明原因。事后有同学在周记里写道:“今天,我很感动,也觉得很意外,老师迟到居然向我们道歉,我喜欢坦诚的老师,我也要做一个坦诚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
二、爱学生,宽容其过
处于人生过度期的中学生,他们由于阅历浅,是非观念不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教师都因恨铁不成钢,对犯错的学生不分情由、不问原因就厉言疾色,批评训斥,这很容易使他们诚惶诚恐,甚至产生自暴自弃、逆反等心理,这样不仅影响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还会使他们丧失进取的信心,甚至影响班风的建设。
在我任教的2013届,有一位姓谢的男生,由于读书成绩很差,又加上长得胖,一些调皮的同学给他起了个很不雅的外号“大肥猪”,言下之意说他又胖又蠢,就像一只猪。因此,他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人也变得很敏感,每当有同学围在一起谈笑时,他都以为在嘲笑他,找机会报复那些同学。没有同学愿意跟他做朋友,他也封闭自己,不跟别人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因此,他也对老师存有很大戒心,升读我班后,无论我怎样鼓励他,也消除不了他的心理障碍,迟到现象更加严重,老是给班级抹黑,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他也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我并没有因此讨厌他、放弃他。有一次,我到他家进行家访,看见他在练毛笔字,而且写得不错。于是,我马上联系美术老师,希望她能配合我的工作,破例让他进入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当他进入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后,我经常了解他练毛笔和画画的情况,还让美术老师多给他指导,每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大力表扬他。在一次全国中学生摄影绘画比赛中,他参赛的作品获奖,我马上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为班集体争光,接着任命他为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编排板报和布置班容班貌。此时的他也找回了自信,宣传工作越做越出色,每次的板报评比都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受他的影响和鼓励,我们班掀起了勤奋好学的风气,班成绩越来越好。后来,同学们也把那个不雅的外号改为昵称——我们的“肥肥”。工作的成功促进了他学习的进步。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信赖和亲近,才能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一旦发现老师爱护和关怀他们时,不仅感到亲切、温暖,受到鼓舞,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转化了后进生,又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心育为本,以德促学
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那么德育工作就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身为班主任,决要既重“分”也要重“德”,决不能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对其不良行为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甚至纵容包庇,但也决不是用烦闷的说教和严厉的惩罚有过错的学生。
现教班级有一个女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作文,曾在不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有个别习作还被刊登在知名度较高的报刊上,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绝对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到了初二下个学期,这位女生出现了早恋现象,但我不打算严厉批评她,跟她聊了起来:“你今年多大了?”她看着我说:“我很快成年了!”我听了之后,就开玩笑的说:“想嫁人了,到时千万别忘了请我喝喜酒。”听了我这句话,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才不想那么早就结婚呢。”我问:“那你为什么有早恋的现象?”她说:“其实是好奇,玩玩罢了。”听她这么一说,我的怒气不见了。确实,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出现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决非心机不轨,而是一种盲目、无知、浅薄而又纯真的表现。于是我就跟她进行了心与心的交談,讲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烦恼和苦闷,真诚的交谈一下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后来,这位同学在周记里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里她诚垦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还写道:“老师,感谢你对我的宽容和鼓励,我一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报答你对我的关心。”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冲动地责备她,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像帮助朋友一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一定会因“善教”而“得生心”,也就一定能营造良好班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真心、真爱、真情的基础上。教师的真情是促使学生进一步向集体趋近靠拢的催化剂,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只要我们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多采取挚爱、扬长、理解、帮助的做法,我们就一定会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关怀和感化下,争着为班集体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样就一定能营造良好的班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