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18杜桂珍
杜桂珍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应用病案分析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校2015级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一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其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将二班学生作为观察组,在教学中应用病案分析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 ①在考试成绩方面,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等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主观问卷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学生的中医辨证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将病案分析法应用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可充分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儿科;教学;病案分析法;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131-02
作为中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中医儿科学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及综合性。对于小儿而言,其属于稚阴稚阳之体,容易发病,且传变迅速,与成年人存在明显差异[1]。当前,对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进行充分掌握,有机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中医专业学生学好中医儿科的关键所在[2]。然而在以往的中医儿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其自我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3-4]。由此可见,探寻出一种科学有效的中医儿科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该文以该校2015级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2015级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一班学生(54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分别有30名、24名;年龄跨度为21~24岁,平均(22.8±0.7)岁。将二班学生(56名)作为观察组,其中男女分别有31名、25名;年龄跨度为20~24岁,平均(22.6±0.5)岁。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学生展开传统教学模式,也即采取口头及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采取提问题的形式来增强其理解与记忆。对于观察组学生,则在教学中应用病案分析法,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①在讲授课堂内容之前导入病案。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应认真挑选中医中药特点突出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病案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向学生简单介绍所选案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等情况。接着向学生提出该病的辨证诊断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听讲,课堂结束后再详细讲解该病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开展小儿肺炎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可选取合适的一个病例,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并介绍该患儿的临床体征及中医四诊等情况,并问学生,该患儿得的是哪种病;应采取什么诊断方式;如何进行中医辨证。待讲解完课堂内容以后,再分析并解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在提出问题、讲解课堂内容、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对所学知识也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还需总结课堂内容,梳理讲授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的重点及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认真挑选病案,注意选取的病案不可太过复杂,确保其符合教材内容以外,还应具备突出的症候特点。
②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病案。教师在讲解某一疾病之前,可向学生发放准备好的病例资料,并叮嘱学生在课前查阅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可安排学生来讲解授课的内容,组织他们分析并讨论病案。例如,在开展小儿风疹这一疾病的教学时,教师便可让学生提前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效果、名老中医关于该病的见解等情况进行认真查阅,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结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并讨论这一病例,最后老师做全面总结。
③讲解完课堂内容后再引入病案。中医儿科教师也可按照以往的方式来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及知识点,然后留下一部分的时间,将提前准备的病案介绍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基于课堂内容,分析并讨论该病例。
④在临床见习过程中通过实际病案进行复习。为获得理想的中医儿科教学效果,就应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因此,学校应安排中医专业的学生定时去医院见习。当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碰到课堂上学过的疾病知识时,带教老师就应从病案实际情况出发,对所学内容展开及时、系统地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此外,带教老师在见习过程中,还应根据学生接触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特点等情况,联系所学的知识点,详细分析实际病例與课本内容之间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知识,充分促进其对知识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采用该校统一制定的试卷来评估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的成绩,总分共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学生的成绩越好。此外,采用主观问卷调查来评价两组学生的中医辨证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各指标总分同样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能力越高/兴趣越浓厚。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
经统计,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等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x±s),分]
2.2 比较两组学生主观问卷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中医辨证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主观问卷评价结果比较[(x±s),分]
3 讨论
中医儿科是中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导致其学习热情不高[5]。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院校为充分满足现代设计对人才的需求,就应加大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创新力度[6]。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病案分析法通过典型的病案,让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在帮助开动脑筋、拓展思维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小儿常见疾病的辨病辨证思路进行充分掌握,从而将实际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临床病例资料、患儿配合度不高等问题有效改善[7]。中医儿科的学术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深奥与抽象,这就很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耐心及兴趣。而通过应用病案分析法,能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其成为课堂及各项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分析、讨论病案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内容。此外,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名老中医病案,还可让学生从医生角度出发,来分析病案,这对其客观的学习态度及责任心的培养均是非常有利的[8]。需要注意的是,病案分析法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中医儿科教师就应当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能力,提前将病案准备好,分析并总结病案的特点,在课堂上从有吸引力,且针对性强的角度切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投入到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通过将病案分析法应用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可充分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莉,蔡昌平,邓世山,等.病案教学法在系统解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2):3480-3481.
[2] 李建,汪蕾,樊惠兰.病案讨论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3,48(12):104-105.
[3] 王小君,孙娜,王艳蕾,等.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52-53.
[4] 李香玉,原晓风.典型病案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1,26(4):837-838.
[5] 张桂菊,金喻.SP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住院醫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7):69-70.
[6] 许孟霞.病例式教学在中专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33):352-353.
[7] 李恒,崔圣涛.中医儿科病案讨论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5):44-45.
[8] 罗银河.病案讨论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95-96.
(收稿日期: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