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进展及完善机制探讨

2019-11-18张坤鹏顾建钦苗豫东李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机制

张坤鹏 顾建钦 苗豫东 李红

[摘要] 实行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对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供给系统治理体系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我国有关医院职业化管理的政策沿革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三种职业化管理主要实践模式。从生成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方面,提出新时期推动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112-03

Discussion on the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in China

ZHANG Kun-peng1,GU Jian-qin2,MIAO Yu-dong3,LI Hong4

1.College of Nursing and Health,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Province, 475004 China; 2.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3 China; 3.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3 China; 4.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Center,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nd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medical service supply 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cy evolution of hospital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main modes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gener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該文在对近年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相关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在推进医院职业化管理进展中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进行分类讨论,并在职业化管理的机制建立方面给出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更加合理的就医秩序。

1  医院职业化管理内涵

所谓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把自身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以及心理上符合规范和标准[1]。

医院职业化管理应从三个维度解释,首先是个人职业化,指医院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医院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并具有一定医学背景。个人职业化要求职业化医院管理人员将管理工作作为生活来源的主要工作。其次是团队职业化,要求医院管理团队由职业化管理人员组成,注重团队合作,在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及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使医院高效运转。再次是管理职业化,要求医院管理过程中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如准入制度、考核晋升制度,生成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

2  我国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进展

2.1  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政策沿革

总体来看,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经过了人才培养与蓄积阶段、治理结构改革阶段、机制建设与完善阶段。其中,人才培养与蓄积阶段强调卫生管理专业人才与职业化管理团队的培养与蓄积;治理结构改革阶段注重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建立高效管理机制;机制建设与完善阶段则注重探索职业化管理的各类机制的建立,如长期目标考核问责制等,尤其是2018年6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了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而更加科学的医院决策、执行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医院职业化管理机制的建立。见表1。

2.2  我国推进医院职业化管理主要实践模式

①医院自建模式。医院自建模式是指医院在政府与上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合理治理结构,组建职业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对医院进行职业化管理,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应对日益增加的医疗行业竞争压力。在我国医院实行的自建模式中,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理结构备受瞩目。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的是在集团医院党委的核心领导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工会和专家委员会共同参与医院决策。同时,集团每个分院分派执行院长来执行总院党委决议[2]。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一管理结构,内部实现分权管理、有效制衡,不仅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同时也保证了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效率。

②市场化模式。市场化模式是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医院职业化管理公司,借助管理公司开展医院职业化运营管理。医院管理公司通过经营权为纽带,受托管理医院,其同时拥有投资和咨询多种功能[3]。目前我国比较知名的医院管理公司有中国凤凰医院集团、北京非尼科医院管理公司以及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管理公司对医院输出经营管理、医院管理咨询、医院管理技术培训[4]。其中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医改、医院未来业务战略等领域创立了一系列研究成果[5]。公立医院与职业管理公司合作,在不改变公立医院所有权的基础上,将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機结合,真正做到医疗质量、效率与公益性并重,这也为医院体制改革创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③第三方组织模式。第三方组织模式是指通过协会、联盟等形式组建行业第三方组织,借助第三方组织的力量,达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同时加强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其中典型的代表是2017年11月3日正式成立的中国医院职业化管理者联盟,联盟致力于培养和打造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团队,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发展和运行的战略与日常工作,以职业化管理为主,以院长为主体,提升医院院长的管理素养[6]。第三方组织的运行模式是将资源予以整合,互联互通,并在组织内进行职业化管理培训、沟通、指导、协调等工作,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及能力便可得到提升。同时,成立第三方组织也能够收集统计相关信息用以分析医院职业化进展,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3  完善医院职业化管理机制的建议

3.1  建立医院职业化管理生成机制

医院职业化管理需首先建立管理人员准入标准。新时期“看病难、看病贵”仍持续存在,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解决百姓的健康需求特别是重大疾病救治需求仍然是公立医院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化管理人员准入标准应为具有管理学学位,同时具备一定医学背景,可以称此为“刚性标准”。但由于管理学是独立的学科体系,知识覆盖面很广,在现阶段实现全部管理人员均具有管理学学位尚有一定难度,则对应还应有“柔性标准”,即“医疗+”模式:专业临床人员在转岗至管理岗位前必须进行相应管理专业的再教育和考核,如“医疗+公共政策”“医疗+工商管理”等。公立医院应由党委与院长根据医院规模及发展状况共同制定准入标准,如医教研结合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职业化管理人员准入标准应以“刚性标准”为主,在部分小规模三级医院则可实行“柔性标准”,但此类管理人员比重不宜过大。而一、二级医院因地区发展状况不同,完全实现职业化管理有一定难度。则可根据所在地区发展状况、医院长期发展需求及医院专业背景,建立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准入标准。

3.2  激励约束机制

应完善医院管理团队及其成员绩效考核机制,可在政府或上级领导单位的指导下,围绕医院发展状况、服务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及中长期规划等因素,探索完善管理团队及个人绩效考核核心指标。职业化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应跟随不同岗位管理人员任期责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并根据绩效考核方案确定岗位薪酬。同时,要打通医院职业管理人员相应管理岗位的职业发展通道,继续完善对应职称体系。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起到对医院管理人员权力制约作用。约束机制可分为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内部约束可以由院内职工代表大会,或通过工会等多种方式监督医院职业管理人员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职权和履行职责。外部监督则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围绕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发挥监督作用。新时期“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更是明确了党委在公立医院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力度,完善了党对医院职业化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为医院管理职业化提供了政策环境和可行路径。

3.3  可持续发展机制

医院职业化管理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分为两方面,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可以借助我国第三方医院管理组织、联盟的平台,与各优秀院校合作成立权威的医院管理学院,将培养对象由院长拓展为医院各岗位管理人才,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针对医院不同管理岗位的管理教育课程并予以考核。学历教育则建议在高等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可考虑设置医院管理专业,作为企业管理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交叉学科。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职业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后,要建立职业化管理人才的流动机制。具有丰富职业化管理经验的大型公立医院或第三方医院管理公司可作为受委托单位,将优秀管理团队输出至委托医院进行托管,把先进的管理业务拓展至一、二级机构。只有坚持在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做到管理人员可上可下、能进能出,让医院与管理人员双向选择。这样才能达到增加医院管理人才流动性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实现医院职业化管理。

4  结语

医院职业化管理的实现,不仅适应于新时期“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科学、创新的决策机制,还可以完善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改善我国整体医疗环境。从生成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可持续化发展机制三方面系统完善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体系,能够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为推动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荣振环.行为规范助力员工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5(14):199-200.

[2]  吴佳男.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回归”[J].中国医院院长,2018(16):27-29.

[3]  赵军.中美医院管理公司市场环境因素的对比分析—我国医院管理公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2006,17(2):117-124.

[4]  尚文娟,任仕泉.论职业化医院管理及其新型模式—医院管理公司[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4):196-199.

[5]  李则.突破医院文化壁垒专访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简棣[J].中国医院院长,2014(11):88-89.

[6]  刘文生.“中国医院职业化管理者联盟”顺势起航[J].中国医院院长,2017(24):78-79.

(收稿日期:2019-05-14)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皮革机制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