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国际合作全面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2019-11-18王慧
国际风云变幻中,合作共赢是永恒的旋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水利国际合作紧紧围绕水利中心任务,自觉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积极推进中国水外交,以铿锵的“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奏响精彩的“中国故事”乐章,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大幅度提升了中国水利国际地位。
一路走来,中国水利国际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步伐越迈越稳,在有力支持我国水利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贡献中国治水力量。20世纪50—70年代,水利国际合作主要以落实中央部署,对外援助亚非拉国家的水利水电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为主。80年代,中国和诸多国家、地区建立了双边水利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参加了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水利技术、设备、管理经验。90年代,“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实施,在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训人员、增进交流、扩大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小浪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等国际合作项目成功实施。进入21世纪,水利国际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府间高层往来日趋增多,技术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多边合作全面加强,先进技术设备与设计咨询队伍逐步走向世界,中国水利全面登上国际舞台,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水利多双边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水利部不断深化政府高层往来,以累计签署的77份合作谅解备忘录构建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全方位合作格局。与国外水利部门建立33个双边固定合作交流机制,双边水利合作成果不断充实,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边交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世界水论坛、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等多边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多边合作。成功举办世界水理事会董事会会议、国际水利学大会、国际大坝会议等多个国际会议和国际水事活动,中国水利专家担任多个重要国际水组织领导职务,中国治水理念正在走向世界。
水利国际合作项目深入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水利行业多个领域的项目注入外资动力,获得丰硕成果。世行贷款小浪底枢纽工程及移民项目获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一、二期项目成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典范,被授予世行最高荣誉“杰出成就奖”。国际合作项目弥补了国内相关流域空白,为项目区带来显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方百姓因此受益。
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被誉为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获得2003年度世界银行“杰出成就奖”
水利“走出去”开创新局面。国际小水电中心不断扩大我国小水电的国际影响,为深化南南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泥沙领域进行合作交流的重要渠道;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让“同饮一江水”的六国水资源合作更加密切。国际泥沙研究学会、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国际沙棘协会、世界水土保持学会等的成立,打通了水利国际合作的一扇扇大门。中国水利企业的业务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辛克雷水电站将厄瓜多尔从电力短缺国扭转为电力出口国,被称作“中国人带来的工程奇迹”;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成为中巴经济走廊样板工程,中国治水力量在“一带一路”闪耀光芒。
2019年4月2日,中国—欧盟水政策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作主旨报告
水利外事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水利部已为来自112个国家的1700多名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实现了培训地点从境内到境外,培训形式从多边到多双边,培训语言从英语单语种到英、法多语种,培训级别从技术班、研修班到部长级高官班的跨越。2018年,水利部与教育部合作启动“一带一路”水利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拟培养约150名境外高级别人才。
2016年3—5月通过澜沧江景洪水库向湄公河实施应急补水
跨界河流工作扎实开展。我国已与周边12个国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跨界河流合作机制,签署了20多份有关跨界河流合作的不同层级协议,向周边11个国家提供汛期水文资料。在水文报汛与防洪、突发事件处理等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保障跨界河流沿岸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令跨界河流成为与邻国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跨界河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2018年10月,“一带一路”中国政府水利高层次人才奖学金项目开班
立于世界舞台,中国水利将继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中国水利的国际影响力,为解决世界水问题贡献中国治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