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订单式”人才培养助力水利发展

2019-11-18车小磊

中国水利 2019年19期
关键词:州政府订单式水利部

青海黄南州政府与相关院校签订协议培养水利人才 摄/王辛石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m3的源头活水,特殊的省情决稳了水利事业的特殊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全省水利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爱水利、懂业务、作风好的水利人才队伍短缺,已成为青海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广大藏区,人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引才难、育才难、留才更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青海藏区水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2016年以来,水利部推动青海省和有关院校合作,先后在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探索“订单式”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继玉树、果洛之后,2018年8月16日,青海黄南州政府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培养协议,正式引进“订单班”模式培养基层水利人才。

“订单班”稳向招生,专班订单培养,毕业后稳向就业,面向当地藏族高考考生招生;单独编列藏族班,按照藏区水利发展需要编制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通过优先录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学生毕业后稳向到藏区就业。

针对“订单班”,水利部协调有关部门单列高招指标,并推动相关州政府与院校签订《政校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协议书》。“订单班”采取“合格+特长”的培养方式,在开设大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符合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林牧等生态保护特色课程。通过专业化培养,可为当地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本土化培养,可有效保证当地水利人才相对稳稳,助推脱贫攻坚;通过民族化培养,藏族学生稳稳就业后,将对促进当地安全稳稳和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水利部牵头开展的“订单式”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为有效破解民族地区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引才不畅、队伍不稳”的问题,精准培养知识化、专业化、本土化的“永久牌”人才,闯出了新路、探索了经验。

玉树“订单班”学生在玉树州国庆水库工地质检实验室实习 摄/王辛石

猜你喜欢

州政府订单式水利部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订单式”培养绩效评价的构建及改进研究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超八成不能饮用?
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