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11-18杨虹秀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心心肌病情绪

杨虹秀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长期持续的治疗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导致多数患者丧失信心,出现抵触治疗、恐惧等情绪反应,遵医行为差,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有学者指出,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其心功能[1]。双心护理模式指出在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除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行为、语言影响患者,改善其心理状况,进而纠正其不良行为方式,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而改善预后[2]。本研究将双心护理模式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探讨其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女15例,男20例;年龄47~75岁,平均(61.20±4.00)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3例,Ⅳ级7例。观察组女16例,男19例;年龄46~74岁,平均(62.30±3.90)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选例标准

(1)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且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患或传染性疾患;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严重高血压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含生命体征(血压、呼吸、体温等)监测、病情观察、医院环境介绍、日常饮食护理(叮嘱患者严禁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模式干预:(1)组建小组及培训。成立双心护理模式干预小组,组员主要包含护士长、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组员进行双心护理模式理论知识及心理护理技能培训、指导,提高各组员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心理护理技能。(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面带微笑、耐心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心理状况,一对一详细地为患者介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病情进展、目前治疗状况、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自身病况,使其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及疾病知识;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真实想法及疑惑,并耐心解答其内心疑惑;每项护理操作实施前向患者说明实施该护理的意义、方法及配合要点,取得其认可及配合。(3)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无异味,温湿度适宜(50%~60%湿度、20~23 ℃温度),每天通风2次,确保空气对流。(4)改善负性情绪。依据患者性格特征及兴趣喜好,为其提供幽默视频、播放其喜欢的音乐,或为其提供书籍、杂志等;若病情允许可指导其进行散步、慢跑、骑单车、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在舒缓音乐背景下指导患者想象美好事物缓解其焦虑等负性情绪。(5)调动患者积极性。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并告知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病情转归的影响,使其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与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来自家庭成员的陪伴支持对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性,叮嘱其多支持陪伴患者,与患者沟通时注意语气。

1.4 观察指标

(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越严重[3-4]。(2)采用满意度调查评估问卷(医院自制)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划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DS、SAS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急,发病后呼吸困难、濒死感等临床表现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部分患者可出现情绪反应敏感等。恐惧等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交感神经系统,促使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及促凝物质大量释放,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加重[5]。因此,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对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双心护理模式从心理角度为患者排忧解难,解除其内心顾虑,疏导其内心困惑,可增强患者自信心,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的及治疗和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陌生感,有助于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疾病及治疗知识宣教可提高患者认知,树立其自信心,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想象疗法、运动疗法等可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心理放松,进而改善其负性心理情绪。家属的支持及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可调动患者积极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此外,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可使患者身心愉悦,有利于其机体全面康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可见双心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心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双心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心心肌病情绪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做一个“双心”语文教师
“双心”并用,让孤雁归队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