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应避免的四个误区

2019-11-18向正鹏

新闻前哨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合资源

◎向正鹏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设全媒体,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实现主流媒体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然而在实践中,平台泛滥、只合不融、为融而融等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全媒体发展和媒体融合走向深入,值得警醒。

一、媒体融合实践中的误区

1.简单相加,合和不融

媒体融合,要求媒体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渠道打通、资源整合,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它要求媒体在媒介资源、体制机制、平台渠道、运作方式、理念思维等多方面进行融会贯通,全社、全台、全域一盘棋,结束此前不同平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割据的局面,实现1+1〉2的效果。

而在很多转型实践中,尤其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多以原有架构、原班人马、原有管理模式,将电视台、广播台等现有平台进行简单合并,合署办公,有些甚至仅仅挂牌了事。在上述所有需要融合的要素中,资源、平台、业务并行,体制机制、理念思维照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间呈现出一套班子两张皮的状况,媒体融合有名无实。

2.平台泛滥,内容注水

新技术的快速迭代,更多新媒介产生,处于风口期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运作空间进一步挤压。在全媒体建设的浪潮下,各个媒体集团或宣传单位,纷纷上马新媒体项目。单位内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项目开通一个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情况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投入巨大资源,开发网站、app、客户端,摊子越铺越大。以笔者所从事的高校宣传战线来看,每个部门都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在学院里,党口、团口、学工口,外加学生组织,微博、微信平台已成标配,平均每个单位的新媒体平台多达5个。

平台多,信息资源少、人力资源匮乏和经费投入不足的短板就被放大。为了保持热度,很多媒介从业人员疲于应付,内容低质化、趋同性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新媒体平台成了纸媒的一个又一个电子版、公告栏,阅读量极少,很多平台甚至成为僵尸平台,影响力和品牌形象自然就上不去。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已经成为制约媒体发展的通病。这种现象持续得越久,耗费的资源越多,解决的难度就越大。

3.全程再造,浪费资源

媒体融合要进行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渠道打通,要让影响力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的态势。一些媒体为了抢得先机,大手笔跑马圈地,追求全程再造。从内容生产到信息推广、从技术开发到运营维护、从经营管理到用户服务,全部实现自有化,单个媒体形成了线上线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全链条。

对于一些掌握着大量资源的媒体集团来说,这样的尝试未尝不可。但现实状况是,大部分单位并不具备人力、财力、新闻资源、信息消费市场等资源,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成本高,贪大求全只会将本就不充裕的资源浪费,日常运作进入到“饱一顿饥一顿”的恶性循环。

4.流量为先,导向偏移

媒体融合提倡移动优先和受众思维,新技术的产生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倒逼媒体工作者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受众喜好。在日趋竞争的媒体竞争中,流量变现成为很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救命稻草。

当前,猎奇、虚假、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与一味追求流量变现不无关系,充当流量贩子。一些本来拥有强大内容生产能力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冲击下为了追求阅读数,放弃原创,做起了信息搬运工。在很多主流媒体的微博、微信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三俗”标题和配图,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悖,也不是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媒体融合走向深入的探索路径

尽管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融合,正经历着阵痛期,主管部门和媒体从业人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在技术、政策、环境的推动下,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新的媒体业态也会越来越成熟。针对目前的困局,几条路径可供参考。

1.优化顶层设计,创造外部坏境

从2014年至今,国家先后出台了推动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中央对媒体融合的态度、决心和要求。各部门、各省市县(区)主管部门,要围绕“建成主流舆论阵地、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打造信息枢纽”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行动路线图。

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要转变思路,提高认识:融媒体建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平台,办不好主流媒体,就做不好今后的社会治理。只有在这个高度上,媒体融合才能在政府层面获得更多发展动力。党委政府应该根据中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会同专家科学制定出一揽子扶持政策,给予媒体转型发展所需的平台、场地、资金支持。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为媒体赋予更多在资源调配、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自主权,为媒体建立或参与区域性联盟、调配或使用更广泛区域媒介资源提供制度保障。

2.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动能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但媒体融合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在能否激发内生动力。媒体应该刀刃向内,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摆脱现有不合时宜的体制束缚。总的来说,既要改进舆论引领的本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公益性,又要善于把媒体的信息服务职能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让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

进行机构改革。打破传统的条块化、部门制的组织架构,打造全媒体中心或“中央厨房”,一次采写、多种产品、多平台分发。改变新闻生产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建立移动指挥、采写、编辑、审核、发稿平台和机制,保证全天候、不间断创作体系的。探索实行项目制,将新闻作品与新闻产品结合,从管理、考核、薪酬的实行全程项目制,实现管理扁平、功能集成、产品形态多元化发展。进行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打破身份限制,实行以业绩论薪酬,做到同岗同酬、优劳优酬,多平台实行有差别的绩效考核办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激发新闻从业者的创作活力。

3.盘活有限资源,善于借船出海

在长期的媒介经营中,传统媒体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这些存量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和资本,但因为行政条块分割和体制机制僵化,许多存量成了媒体转型的制约因素。如何科学去存量,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成为媒体转型过程中的重点。

通过清理分析,摸清家底,有计划地将人才资源、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资源向有利于媒体融合的方向投入,淘汰落后资本,注入新资本,进行新旧资本的融合利用。充分利用新机制,让现有可利用资源焕发新活力。

对于新上马的项目,要将资源用在最急需的地方。不必自建的项目,要善于利用合作、租用等方式,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小媒体要善于利用上级媒体的资源,同级媒体也可探索区域联盟,在平台、技术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作为媒体转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才资源,一方面要做好裁、减、并、转,推动媒体从业人员向全媒体、融媒体记者转型,一方面要利用有效措施,吸引有能力的新人,优化人才资源库。

4.内容供给侧改革,追求价值变现

内容生产上,要充分考察融媒时代媒体参与各方诉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用户至上的理念,进行内容供侧改革,做到用传播思维做宣传、做服务。

一方面,媒体要立足本地、本领域或本行业,根据受众的多元、个性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在注重新闻的同时,要在知识、观点传播方面下功夫,在新闻本土化、节目多元化、活动品牌化、产品可视化、内容定制化、信息服务化等方面多做尝试,创造出更多具有新闻、信息、服务价值的内容,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内容架构,提升信息价值。

另一方面,要拥抱新技术。利用5G、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丰富和创新内容呈现形式,以更有直观、更便捷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在减小受众获取信息成本消耗的同时,进一步利用技术红利,拓展新闻产品的边界。以目前全国比较成熟的长兴融媒集团的经验来看,其打造的“掌心长兴”,正是利用新技术,将“新闻+政务+服务”延伸至“新闻+政务+服务+互动+直播+游戏”的范畴,为媒体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内容保障,摆脱“唯流量论”“流量即销量”的怪圈,实现价值变现。

5.打造拳头产品,探索多元经营

前文探讨过,媒体融合忌盲目追求大而全,但也不能故步自封,造成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低。媒体应根据当地和本单位实际,集中大部分精力研创出适合所在区域内的爆款产品,打造拳头平台和内容,迅速占领舆论和市场的氛额。

同时,也要在多元经营上下功夫。对于有财力的媒体,要探索多元经营,利用舆情监控、文化创意、房地产等业务,盘活资本,提升媒体“造血”功能,反哺媒体的主要职能的运作,使媒体融合发展行稳致远。

三、结语

全媒体发展和融媒体建设,给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光,影响之远。虽然目前整体的融媒体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要认识到,长期传统媒体思维的影响,决定了新媒体的发展、融媒体的起步都不会一蹴而就,自上而下媒体的经营思维转变、资源配置、受众的适应等,都需要一个过程,新闻生产方式与新媒体时代要相匹配,也要经过一定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在新技术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假以时日,新的媒体业态和传播方式,定会逐渐成型。

猜你喜欢

融合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