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农村文化直民工程的建设
2019-11-17孟卫东
孟卫东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惠民工程”,其意义在于提升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20字总要求。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现代化乡村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依托,为农村创立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当前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农村人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局面也不断好转。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文化;惠民工程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协调,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融洽。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弊端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点。
1.1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农村居民对文化建设的期待也在变。在农村文化服务结构方面,居民享受文化的途径还比较传统和单一,主要集中在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成本低的平面化文化产品上。据浙江省民意调查显示,城乡居民最想拥有的文化设施中,电视占比最高,占总调查人数的57.12%,其次是文化活动,占36.25%,想构建图书馆的人数占32.87%,想开通网络化的人数占29.17%,想浏览展示物品的人数占21.05%,想听广播的人数占18.53%。从以上数据来看,农村居民对参加大众文化活动、观看表演、参加展览等文化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和服务的期待在增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1.2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专业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目前农村缺乏人才,现有的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且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
由于给农村文化配置的专业人员过少,导致文化事业开展不顺利。(1)农村老龄化人口居多。据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市50岁以上的文化专干占总比例的40%,甚至有的退休人员仍在岗位,造成编制人员过满,无法招入新的人员,影响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2)专业性较弱。前几年乡镇事业单位在进行改革时调入的人员都不是专业的,意识不到文化管理的重要性。(3)薪资待遇过低。文化站被归为城乡管理单位后,多数乡镇因财政不足,不能按时发放农村文化专干的工资,更提供不了医保和养老保险金,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农村文化专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农村专干人员心态消极,导致文化部门的人员相继离开。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因此,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坚决做好精准脱贫的心理,还要为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3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对策
3.1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农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十分浓厚。个别村民的思想较为懒散,不想学习致富的本领,总想依靠社会,一心只想向国家伸手。这种不思进取的观念会成为农村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能有效发挥农民群体作用,国家扶持及帮助的效果是有限的。要想让每一位农民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就要将传统思想向科学的方向发展。既要利用传统的宣传形式,也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从根本上除掉传统观念,让农民欣然接受新技术、新产业、新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党、政、工、团、妇联、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协调一致,利用农村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把國家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先进的科学思想送到百姓家中,传递到农民心中。
3.2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现如今,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发展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苗头。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政府资金的缺乏,村集体经济薄弱,个别农民对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认知不全面,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缓慢。
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为了使农村在开展农村文化设施的道路上顺利前行,就必须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认知。除了要制定出相关制度以外,最重要的实施措施就是强化教育。(1)基层干部人员进行高等教育的培训学习,增强文化素质的教育水准。(2)加强各级党校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3)强化相关政策的理论知识,有效提升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