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9-11-17潘紧珠
潘紧珠
摘要:运用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并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思维方式称为创新意识。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较多,老师先从教材内容出发,运用多种创新手段,用数学散发的思维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思维培养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人们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老师也关注从源头改变教育的现状,从源头改变教育现状的实质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散发的思维来看待数学问题,养成良好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数学是理性思维的学科。
1“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
数学由问题组成。相同的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解法,这便是数学的魅力。经调查发现,学生经过自己思考研究、不断推导出来的答案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喜悦感并对问题有深刻的记忆,会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喜悦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一题多解”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前老师可以出一道课前题目,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一题多解”的模式和情景相结合,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习“空间几何”问题时,设立一个问题情景:是否可以将特殊的几何图形在坐标轴中展现出来?是否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几何图中每个角的位置?那些特殊几何图形可以?由这些问题来引出一道题,在正方体内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标出正方体每个角的坐标,在坐标之间运用向量计算。引导学生创新地从直观角度分析几何图形,可以使学生获得另外一种解题思路。
“一題多解”的模式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就是提倡用开放、发散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
2丰富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的源泉。高中是学生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黄金阶段。因此,在黄金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统枯燥的课堂难以使学生提起积极的学习兴趣。若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数字华容道等发散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数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例如:学习“圆锥曲线”时,老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用动画的方式展现怎样截取圆锥曲线,依次引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圆锥曲线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得到的曲线?圆锥曲线包括哪几种?不同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什么?由问题引出圆锥曲线中椭圆的方程,使学生根据椭圆的性质来推导出椭圆的方程。可以加强学生对椭圆方程的理解,方便以后做题时运用方程解题。
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疑惑,激发出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对问题的疑惑,引导学生推导计算、动手操作。这种方式可以将抽象难懂的数学公式、概念转化为学生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方便学生在之后能够较好的运用知识解答题目,提高做题效率。
3因人而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必要的。老师在制作教学方案时,应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及要点内容的差异。若老师对学生一概而论,忽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但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而且给老师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使老师之后教学工作的展开受到影响。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出现老师的教学速度较快,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使学生之前的差距较大。因此,老师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能力较强者,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学一部分知识,探索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方面,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对于能力较弱者,学习新知识时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不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多样化,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以此使用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数学知识。
总之,本文围绕“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模式、因人而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实践。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应符合现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应充分利用科技、教学资源、教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抽象难懂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等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同时,还是要以理论学习为主,针对个体差异制作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