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访手记:守正创新的路

2019-11-17文/吕

中国记者 2019年4期

□ 文/吕 星

2019年3月2日晚,位于新华社新闻大厦的新华社两会报道新闻发稿中心灯火通明,楼上的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正在就即将到来的两会报道做工作部署。此前,位于新闻大厦三楼的新华社两会报道新闻发稿中心已经启用,这也预示着两会时间正式到来。曾有业内人士讨论,2019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既有成果和新技术赋能都可能成为引领。在今年两会期间,让我们也看到了记者一样的坚持和不一样创新。

一、全媒体采集报道成业内常态

北京的晚高峰,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经济日报记者常理和爱人刘瑾穿梭在拥挤的三环路上,今年他们夫妻两人都要参加两会报道。虽然可以同行,但离家35公里的距离,每天需要花3个小时在往返路途。与路途相比,更大的挑战在于报道形式的多样。刘瑾开玩笑说,今天有个委员问我为什么视频下面要留那么大空间,我向她解释后期要加二维码、LOGO等其他信息,其实我也在实验阶段。一边采访,一边拍视频,既要写新媒体稿件,又要写报纸的稿件,已经成为两会记者报道常态。为保证报道质量,不少文字记者不仅要拍视频,还要编辑、剪辑。

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各家媒体生存的必然选择,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完成全媒体采集已经成为记者适应新型媒体发展业态的首要条件。为满足采访需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为此次上会采访的记者都配发了全媒体采集包:录音笔、OSMO、照相机、摄像机一应俱全,保证前方采访的记者可以带回多种形式的素材。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也给记者提出了同样要求。在北京带队进行两会采访报道的新华日报副总编辑李扬说,每天晚上记者都要将白天采访的素材,加工成适合各种形式传播的产品,供不同的平台使 用。

创新、实验和实践在记者的工作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些彰显记者力量的报道,又有多少不是在实验、实践中得来。在各大报业集团融合转型的背景下,采集端的手忙脚乱,应该是此次参与两会报道多数记者最大的感受。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北京新闻部主任李学梅表示,当下对进入传媒领域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对记者综合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二、生产端拉长后亟须打造专业队伍

南方日报机动部主任、南方+副总编辑陈枫是第11年参加两会报道,说到变化,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做报道的时代结束了”。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学会使用更多的报道工具和编辑技能。走访各大媒体的前后方发稿中心,除了前方报道组之外,都有一个强大的后援部队。位于河南大厦的河南日报两会前方报道中心,除了演播室,还有一间专门用来写稿和进行后期工作的会议室。除此之外,各大媒体的总部也都已经实现跨越地域深度参与两会报道。

前方报道不停歇,后方保障随时在,前后方联动,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随时发现新闻,已经成为深挖报道内容、不断寻求视角突破的方法。浙江日报关于施一公委员的报道就是后方记者辗转联系,才找到了新闻报道中的捐赠者;河南日报集团推出的《总编有约》,后方随时提供技术支持,保障视频剪辑质量与速度;位于南京的新华日报大数据中心每天向编辑提供报道热点参考。在现代报业集团里,单打独斗已经不是完成战役性报道的工作模式,团队作战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团队作业就保证了生产过程的专业,但同时也要求团队成员有其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在海南日报的两会报道中心,视频剪辑和编辑记者虽然在做同一个报道,但每个人为报道贡献的内容截然不同。从全媒体采集到全媒体播发,中间的生产环节有了更多创新和创意的施展空间。

采编流程再造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编辑指挥记者直接完成采访报道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要。记得多年前,一位老师说,记者职业难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要不停地学习新东西。曾经,我们多数人认为这种新东西停留在内容层面,新思想、新写法、新技巧。而现在,这个“新”更为宽泛地表现为新技术、新工具、新方式等,涵盖一切能够为传播带来帮助和改变的事物。

三、技术驱动带来两会报道“神器”频现

两会报道历来是媒体人展示报道能力的竞技场,曾几何时,也悄然地变成了新技术应用的展示台。今年是5G技术首次亮相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追捧的热点,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传输速度加快。除此之外,新华社记者使用的智能AR直播眼镜,可以让记者在茫茫人海中迅速识别数据库对象。AI智能女主播也是新华社在此次报道中首次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民日报的“5G+VR全景”技术、AR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的4K技术等,各家媒体的新武器,让人仿佛置身于互联网科技展。

在两会新闻中心,5G体验区内,利用5G信号传输的电脑引来国内外记者使用。由于受限于硬件设备,华为公司推出的5G信号转换器,分布于两会期间的公共区域,受到大家的欢迎。位于梅地亚的两会报道新闻中心24小时向记者开放,在现场参与技术保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外国记者来这里使用和体验设备的很多,基本上都会体验多种设备。”体验新技术,也成为记者们每年在两会期间的“福利”。位于人民大会堂的代表委员通道旁,智能翻译设备可以即时将代表委员的发言转换成文字,大大缩短了记者的成稿时间,成为保证报道时效性的秘密武器。

四、新时代我们永远在路上

3月3日早上8点20分,华北宾馆驻地记者的房间内,来自中国新闻社的驻地记者朱晓颖刚从楼下结束今天的第一个采访,今年是她第三次参与两会报道。手中厚厚的材料,每一页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每位代表委员的关注领域、提问要点以及与其相关的热点话题。两会期间,作为驻地记者,她总共采写各类稿件近30条,8条短视频,18条文字稿,还有与他同事配合完成的报道,可谓是收获满满。

年轻人历来是各大媒体跑两会的主力:一方面是锤炼采编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无限创意。除此之外,前辈们则在这里给我们做了好的榜样。3月15日早晨7点一刻,人民大会堂一楼大厅的灯还没有完全打开,只有工作人员步履匆忙,一位长者挂着一台相机在大厅里走走拍拍。一位熟人上前跟他寒暄:“您这是拍什么呢?”长者回答:“随便看看。”寒暄中,那人已经转向了长者的相机,长者也毫不吝啬地展示了几张照片后,被我的到来打断了。这位长者是兰红光,他是可以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拍照的新华社记者,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照片,都出自他手。

三月的北京虽有暖意但晨夕温差加上大风,还是可以透骨的。以他多年的拍摄经验,完全不用这么早到大会堂来等待大会开始。带着疑问我继续观察,走走、看看、拍拍,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细节。看起来他更像一个记录者,用照片记录人民殿堂的每一次亮相、每一点变化、每一个角度。我在想,人民大会堂,兰红光老师也许每年都要来上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为什么还能够对其百拍不厌?也许,这就是“大国工匠”的职业素养和光荣使命。

站在大会堂二楼看兰红光老师,给我的两会报道也画上了句号。这条路上有责任有使命、有专业素养有敬业精神,更有传承与新生。记者,创新与实践的先行者,我们永远在前行的路上。